APP下载

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2014-09-05胡秀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四联阿莫西林三联

胡秀娟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山西 运城 044000

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胡秀娟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 山西 运城 04400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幽门螺杆菌;三联;四联;临床疗效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胃癌等疾病的主要发生因素。本文将对我院自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前来就诊的7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给予临床研究,从而探讨幽门螺杆菌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提高此类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共选取78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给予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慢性胃炎,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40.29±2.54)岁。按照抽签方式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9例)与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例数等)具有临床可比性(P>0.05)。

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经胃窦部活检组织Giemsa染色、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确诊为幽门螺杆菌感染;②于本次研究前未进行任何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③无消化性溃疡疾病、幽门狭窄、消化道穿孔或出血等情况;④无消化道手术史;⑤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类疾病或恶性肿瘤疾病;⑥无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物或糖皮质激素史;⑦对本次研究所使用任何治疗药物均具有良好耐受性,无过敏情况;⑧无严重扥心脏、肝脏、肾脏等机体重要器官严重器质性病变;⑨未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⑩对本次研究具有知情权。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泮托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泮托拉唑(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每次口服40mg,每天给药2次,阿莫西林(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每次口服1.0g,每日给药2次,克拉霉素(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每次口服500mg,每日给药2次,连续治疗1周为宜;研究组采用泮托拉唑+胶体次枸缘酸铋+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四联疗法治疗,其中泮托拉唑、阿莫西林给药方法同对照组,胶体次枸缘酸铋(丽珠集团丽新公司提供)每次口服220mg,每天给药2次,左氧氟沙星(由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每次口服0.4g,每天给药2次,连续治疗1周为宜。记录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胃窦部取活检样本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组织病理学切片Giemsa染色,若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体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

结果

根除效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对比分析,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成功率分析[例(%)]

由表1可知,研究组根治成功率高达94.87%,对照组仅为79.49%,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根除效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具体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例(%)]

由表2可知,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72%)虽少于对照组(53.85%),但两组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研究显示[1],幽门螺杆菌感染除可引起胃肠道疾病外,还与难治性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具有显著相关性,若此类患者未获得及时的诊断及治疗措施,将增加其发生胃癌及上述非胃肠道疾病发生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其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及饮食习惯改变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研究表明[2],临床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理想方案应符合根除成功率高、疗程短、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顺应性好及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目前大多数根除方案主要为三联、四联给药,即在质子泵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或(和)雷尼替丁枸缘酸铋(ranitidine bismuth citrate,RBC)治疗基础上加入两种抗生素共同治疗。有研究显示[3],对于幽门螺杆菌在临床治疗时出现治疗失败主要原因为患者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三联疗法是目前临床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一线方案,但随着抗生素耐药性日益严重,三联疗法已无法获得满意疗效,而四联疗法可有效降低抗生素耐药性所致疗效降低等情况,且四联疗法中铋剂在胃酸作用下,形成铋盐和粘性凝结物并分布于胃粘膜表面,形成保护层并直接杀灭幽门螺旋杆菌,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临床疗效,因此四联疗法已逐渐在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过程中推广使用。

本文研究可知,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后,随着克拉霉素临床使用率上升,其对幽门螺杆菌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性现象也随之增加,此外幽门螺杆菌23S rRNA新突变位点导致其对克拉霉素耐药,且三联疗法缺乏铋剂,其根除成功率较低(79.49%),临床疗效并不理想;经四联疗法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根除成功率高达94.87%,可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与沈洲立等人研究结果相符[4]。因此提示应用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获得理想的根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5]。

[1]Glupczynski Y,Megraud F,Lopez-Brea M,et al.Europeanmulticenter surey of in vitro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Helicobacter pylori[J].Eur J Clin Microbiol Infect Dis,2013,20(11):820-823.

[2]吴叔明,张燕捷.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十二指肠溃疡的Hp根除治疗及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1,82(增刊):51-52.

[3]谢晶日,孙涛,张杨.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原因分析及新的治疗对策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2,20(5):229-231.

[4]沈洲立,陈秀英.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62例的临床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2,38(14):1779-1780.

[5]史彤,刘文忠,萧树东,等.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1,21(1):25-27.

R573

B

1009-6019(2014)08-0018-01

猜你喜欢

四联阿莫西林三联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的价值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中左肺动脉狭窄的处理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探讨果胶铋与阿莫西林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绿色四联新能源 缔造智能新家园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阿莫西林与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四联工作法”走活老促会这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