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2014-09-05冯才政李俊娜苏志辉陈素绢张文博朱志恒
冯才政 李俊娜 苏志辉 陈素绢 张文博 朱志恒
鞍结节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体会
冯才政 李俊娜 苏志辉 陈素绢 张文博 朱志恒
目的 探讨鞍结节脑膜瘤的诊断、入路及特点。方法 对1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例采用单纯额下入路, 8例采用前纵裂入路;10例肿瘤全切, 2例次全切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8例视力恢复良好, 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 额下入路和前纵裂入路能够处理绝大多数的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损伤小、视野良好、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
鞍结节脑膜瘤;额下入路;前纵裂入路;显微外科
鞍结节脑膜瘤包括来源于前颅底与鞍区移行区域的脑膜瘤, 肿瘤基蒂可能涉及蝶骨平台、视交叉前沟、鞍结节、鞍隔,侧方可至前床突甚至蝶骨小翼[1]。该区域结构重要, 空间狭小, 手术难度较大。2009年12月~2013年12月本科共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12例,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 其中2例还另行DSA脑血管造影检查。MRI显示等T1、长T2信号, 均匀强化, 肿瘤最大直径2.2~5.5 cm, 平均直径3.45 cm, 有5例患者肿瘤基蒂附着在鞍结节, 有3例患者肿瘤基蒂附着在蝶骨平台, 有3例患者肿瘤基蒂附着在鞍上或鞍旁, 有1例肿瘤基蒂附着在视交叉前沟。其中男3例,女9例, 年龄27~65岁, 平均年龄45.3岁。病程1周~5年,平均病程14.8个月。首发症状:视力下降9例, 其中6例为一眼视力下降, 3例为双眼视力下降, 伴动眼神经麻痹1例;首发症状仅有头痛的2例。
1.2 手术方法 12例患者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其中采用单纯额下入路4例, 前纵裂入路8例。作者发现前纵裂入路手术更加适合于鞍结节脑膜瘤, 肿瘤暴露好, 空间大,对周围组织损伤小, 尤其是大型鞍结节脑膜瘤(直径>3 cm)。病理学资料:12例切除的病例均送病理, 均为脑膜瘤。内皮型5例, 沙粒体型3例, 纤维型1例, 混合型3例。
2 结果
结果及预后:本组肿瘤全切10例(83.33%), 按Simpson分级标准, 其中SimpsonⅠ级切除4例, SimpsonⅡ级切除6例,次全切除即SimpsonⅣ级切除2例(16.67%)。术后肿瘤有残留的术后行伽马刀治疗。8例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恢复, 1例无明显改善, 首发症状为头痛的2例患者, 术后头痛消失,无鼻漏、尿崩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鞍结节脑膜瘤临床常见, 发病率高, 尤其是女性, 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 发病高峰年龄为40~50岁, 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首发症状常常是视力下降或视野改变, 伴有内分泌障碍时, 应注意与垂体肿瘤鉴别, 因为二者的手术入路不同。作者认为给患者行MRI强化扫描, 垂体瘤和鞍结节脑膜瘤就差别明显, 容易鉴别。鞍结节脑膜瘤由于其起源于鞍结节、前床突、鞍隔及蝶骨平台等区域, 该区域涉及脑内一些重要的血管、神经等。该区域结构重要, 手术空间狭小, 故手术全切除肿瘤困难。但是目前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方式仍是显微手术切除。手术的目的是:尽量全切除肿瘤, 减轻肿瘤对视神经的压迫并恢复视力, 减轻肿瘤对垂体、下丘脑等压迫,避免患者出现一些内分泌系统的改变, 同时要减少肿瘤复发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对本组12例患者, 作者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 其中纵裂入路8例, 额下入路4例, 效果良好。总结前纵裂入路有以下特点:①手术暴露好, 视野好, 术中可直视视交叉前间隙, 方便肿瘤的切除;②空间大, 减少损伤,显微镜下充分释放脑脊液, 降低颅内压, 借助较大的额下及纵裂间隙, 易于充分暴露肿瘤, 避免了对下丘脑、垂体的损害。作者认为手术入路, 也要考虑肿瘤基蒂附着、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向等特点。
本组尽管病例数不多, 但较高的全切率, 以及术后视力好转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表明前纵裂入路和额下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安全有效的。作者会继续加大手术例数, 总结经验, 进一步提高肿瘤的全切率, 减少并发症。
综上所述, 额下入路和前纵裂入路能够处理绝大多数的鞍结节脑膜瘤, 手术损伤小、视野良好、并发症少, 值得临床推广。
[1] 王忠诚, 于春江, 吴中学.颅脑外科临床解剖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97-99.
2014-06-12]
461000 许昌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