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使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评价
2014-09-05陈彩云程志宏樊龙林庚蓉罗莉婷
陈彩云 程志宏 樊龙 林庚蓉 罗莉婷
门诊使用蒲地蓝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评价
陈彩云 程志宏 樊龙 林庚蓉 罗莉婷
目的 通过比较蒲地蓝口服液和干扰素门诊使用情况来评估蒲地蓝口服液在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门诊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患者随机分成蒲地蓝组和干扰素组。蒲地蓝组给予口服蒲地蓝口服液:0.3 ml/(kg·次), 最大量10 ml/次, 3次/d, 疗程为5 d;干扰素组给予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a1b 3~5 万单位/(kg·d), 疗程为5 d。观察两组患者退热天数、疱疹消退天数、使用退热药次数、治疗失败后转住院人数、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蒲地蓝组在退热天数、疱疹消退天数短于干扰素组(P<0.05), 使用退热药次数少于干扰素组(P<0.05), 治疗失败转住院患者少于干扰素组(P<0.05)。蒲地蓝组有1例不良反应, 干扰素组有2例不良反应(P>0.05)。结论 蒲地蓝口服液在门诊治疗疱疹性咽峡炎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
蒲地蓝口服液;疱疹性咽峡炎;重组人干扰素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 是1~7岁小儿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1]。疱疹性咽峡炎常年均可发生, 夏秋季是发病高峰, 常有地区流行性发病[2-5]。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疱疹为主要特征。治疗方法主要为抗病毒、对症、支持治疗。肠道病毒是RNA病毒, 目前抗病毒药物中最常使用有利巴韦林和干扰素[6,7]。但是利巴韦林和干扰素不良反应较大[8,9], 所以目前需要寻求一种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来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由蒲公英、黄芩、苦地丁、板蓝根等药物组成[10],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之功效, 临床上广泛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现将蒲地蓝口服液与传统干扰素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蒲地蓝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本院门诊就诊患者。
1.2 纳入标准 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超过38℃), 伴有咽痛、流涎, 咽部、硬腭、颊部至少一处有疱疹[11]。
1.3 排除标准 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手、足、臀部有皮疹的患者, 既往有先天性疾病患者, 或者来本院治疗前已经用过抗病毒药物的患者。
1.4 分组方法 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成蒲地蓝组和干扰素组。蒲地蓝组除了其他治疗外给予口服蒲地蓝口服液, 0.3 ml/(kg·次), 最多10 ml/次, 3次/d, 疗程5 d。干扰素组除了其他治疗外给予肌注重组人干扰素a1b, 3~5 万单位/ (kg·d), 疗程为5 d。
1.5 观察指标 退热天数、疱疹消退天数、使用退热药次数、治疗失败转入住院患者、不良反应。
1.6 统计学方法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计数资料和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有313人纳入研究, 其中蒲地蓝组157人,年龄(3.6±1.3)岁, 体重(16.2±2.5)kg, 男女比例为83:74;干扰素组156人, 年龄(3.7±1.3)岁, 体重(16.5±2.6)kg, 男女比例为81:75。见表1。
2.2 治疗效果 退热天数、疱疹消退天数蒲地蓝组均短于干扰素组(P<0.05)。使用退热药次数蒲地蓝组少于干扰素组(P<0.05)。治疗失败转住院患者明显蒲地蓝组少于干扰素组(P<0.05)。不良反应观察:蒲地蓝组有1例服药后出现胃肠反应, 住院治疗。干扰素组有2例使用药物后出现高热惊厥转住院治疗。见表2。
表1 蒲地蓝组与干扰素组患者一般情况
表2 蒲地蓝组与干扰素组治疗效果
3 讨论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病原体为肠道病毒, 病毒可经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 门诊量很多,但是多数以发热和咽痛为主, 通常给予对症治疗能好转, 但是由于无较好的抗病毒药物, 很多患者门诊治疗效果差之后转住院治疗。干扰素作为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能够有效干扰病毒复制蛋白质从而抑制病毒生长[6]。但是容易出现高热甚至出现高热惊厥[12]。在本研究中干扰素组有2例在使用干扰素后出现高热惊厥, 最终转住院治疗。而蒲地蓝口服液不良反应较少, 本研究中蒲地蓝组有1例在服药后出现胃肠反应,但是相对于干扰素引起的高热惊厥症状更容易让家属接受。
蒲地蓝口服液成分是蒲公英[13,14]、黄芩[15]、苦地丁[16]、板蓝根[17], 单种成分已经证实有抗病毒作用。动物模型中证实蒲地蓝口服液有抗炎作用[18]。本研究显示使用门诊患者使用蒲地蓝口服液效果比干扰素好。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少,不良反应也容易让家属接受。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在于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 下一步可以考虑进行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疱疹性咽峡炎病原体有柯萨奇病毒、EV71, 而病毒种类的不同会出现抗病毒药物效果不同。本研究中疱疹性咽峡炎为临床诊断, 没有进一步检测病原体, 可能在分组过程中会出现病毒种类在组间的差距。进一步研究可以在检测病原体基础上进行分组, 达到组间病毒种类的一致。
综上所述, 蒲地蓝口服液可以有效治疗疱疹性咽峡炎,能缩短病程, 服用方便, 减少门诊治疗失败转住院的风险。
[1] 曹青, 陈向前, 施学文.手足口病流行期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及临床分析.临床儿科杂志, 2013(05):429-432.
[2] 董玉颖, 孟繁岳, 储凯, 等.江苏省农村地区柯萨奇病毒A16感染所致疾病及其流行特征.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3, 47(6):575-576.
[3] Mirand A, Henquell C, Archimbaud C, et al.Outbreak of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erpangina associated with coxsackievirus A6 and A10 infections in 2010, France: a large citywide,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Clin Microbiol Infect, 2012, 18(5):E110-E118.
[4] Park S H, Choi S S, Oh S A, et al.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nterovirus associated with herpangina and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Seoul, Korea.Clin Lab, 2011, 57(11-12):959-967.
[5] Miyazawa I, Azegami Y, Kasuo S, et al.Prevalence of enterovirus from patients with herpangina and 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in Nagano Prefecture, Japan, 2007.Jpn J Infect Dis, 2008, 61(3):247-248.
[6] 刘淑芳.干扰素抗病毒的临床研究进展.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06(01):67-70.
[7] 王岳, 刘丽欣.利巴韦林临床研究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35):5542-5543.
[8] 邓培媛,张俊,闫炜.利巴韦林不良反应综述.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04(01):55-56.
[9] 李成忠, 吴金金.干扰素不良反应及其处理.世界临床药物, 2009(06):334-338.
[10] 胡正波, 卢海波, 陈路佳.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系统评价.中国药业, 2013(15):24-27.
[11] 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7.
[12] Masuyama T, Matsuo M, Ichimaru T, et al.Possible contribution of interferon-alpha to febrile seizures in influenza.Pediatr Neurol, 2002, 27(4):289-292.
[13] 谢沈阳, 杨晓源, 丁章贵, 等.蒲公英的化学成份及其药理作用.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12, 24(B12):141-151.
[14] 顾家富.蒲公英对带状疱疹的疗效.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4):66-67.
[15] 王雪峰, 刘芳, 谢彬, 等.不同提取方法的黄芩制剂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m和保护细胞作用的比较研究.中国药学杂志, 2006, 41(23):1788-1791.
[16] 陈芬, 王典瑞, 钟越, 等.苦地丁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 2002, 24(4):192-193.
[17] 刘才英, 冯小燕, 万丹, 等.板蓝根粉体抗病毒活性的研究.湖南中医杂志, 2013(6):104-106.
[18] 史国举.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解热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9):9-10.
2014-03-11]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