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书画史上的板桥林家“三先生”》序

2014-09-05薛永年

创作评谭 2014年4期
关键词:闽台板桥林家

薛永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美术史的写作兴起,《东北艺术史》(1992年)、《广东美术史》(1993年)、《云南艺术史》(1995年)和《闽画史稿》(2001年)陆续问世,但这些书籍多属以时序为经以区域为纬的概论式著作,已见椎轮大略,尚待细节深入。其中,梁桂元的《闽画史稿》,放眼闽台文化圈的美术,不仅对八闽画坛条分缕析,而且论及台湾画坛特别是闽籍赴台画家,给人以较深的印象。此前张金鉴的《闽台历代国画鉴赏》(1998年),则赏析闽台历代名家之作,写作对象,除福建、台湾画家外,还有闽旅台画家郭尚先、谢琯樵等,然而,很少有人专门研究闽地旅台画家。

新世纪之初,我接受台湾艺术学院(今台湾艺术大学)的邀请,来到位于台北县板桥市(今新北市板桥区)的学校客座讲学一个学期,经常路过清末兴建的林家花园,从福建漳州移民来台的林氏家族是台湾近现代史上的望族,对于开发台湾以及赞助文化事业多有贡献。遗憾的是,鉴于彼时的林家花园一直关闭修葺,以至于在我结束课程彼时学院已更名为台湾艺术大学之时,造访林家花园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但是,我在学校的图书馆,认识了一位年轻学子周明聪,他谈吐朴实,执礼甚恭,毕业于台湾师大美术系,却有志于研究美术史。第二年他便捧着罗青哲教授的推荐信来到北京,考取了我的博士研究生,研究起与板桥林家有关的谢琯樵等三先生来。

周明聪生长在台湾南部,家境并不殷实,来到北京学习,需要积极面对种种的困难,一是顺应此地的气候饮食生活习惯与热情效劳来京访问的台湾师长齐头并进,为此他付出很多努力,用去很多时间。二是美术史专业的补课与深造同时进行,学画出身的人转攻美术史,有长也有短,长在懂得艺术奥妙,了解创作甘苦,短在原来接受的训练旨在培养画家而非造就学者。为了达到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的教学要求,亦即既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能力又尽可能地开阔学术视野,把扎扎实实的研究与解决前沿学术问题结合起来,明聪为此做出了极大的努力,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以往来我校攻读博士学位的港台学子,大多选择中国美术史上的问题,而明聪选择了一个跨越两岸的很有意思的题目,这就是《板桥林家“三先生”──吕世宜、叶化成、谢琯樵之研究》。他既着眼于闽台文化圈中台湾早期书画史与旅台福建书画家的关系,又涉及了作为艺术赞助人的板桥林家与“三先生”的关系。为了做好这个题目,明聪从长计议,从海峡两岸收集“三先生”的新资料,学习文献考证和书画鉴定的方法,几次跑到福建的福州、泉州、晋江、厦门、漳州、诏安等地考察,挖掘第一手资料。并在我的嘱咐下多次回台,不断求教于林柏亭、王耀庭与罗青哲三先生,多方问学,转益多师。

他在努力广泛掌握前人成果和补充新材料的前提下,完成了两项繁难费时的基础工作:编写了《吕世宜、叶化成、谢琯樵三先生作品编年表》和《吕世宜、叶化成、谢琯樵三先生生平艺术综表》。进而,在此基础上他认真考证“三先生”的生平、师承,追踪他们游走两岸的时间、地点与交游,探索交游中的互动,以便厘清彼时“三先生”的行实、人际网络与思想艺术脉络。同时,他通过“三先生”名下书画作品的鉴定辨伪,风格分析,追根溯源,阐明其艺术发展的来龙去脉。既比较“三先生”艺术的共性和个性,给以详明的论述,又比较他们与先辈或同时书画家的特色异同,并透过历史、文化、社会的各个层面,对“三先生”继往开来的艺术成就,在台湾传播中华文化艺术的功迹与影响,给予了客观的描述与(下转第36页)(上接第34页)应有的评价,完成了博士论文。

明聪在对吕世宜、叶化成、谢琯樵的研究过程中,勤勉刻苦,集腋成裘,不仅发现了新的资料,比如吕世宜依然存世的《爱吾庐笔记》、谢琯樵的印谱《琯樵真篆》,在考证各家的生平上索引钩沉,确有新的收获;并且能校正前人的疏误,在解读诗文书画的典故以把握作品的内涵上也有突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研究以信而有征的史实具体而微地论证了台湾美术与闽地美术乃至中原美术的共同传统,无可争辩地说明,台湾文化的根脉,即是随历次移民或寓居而渡海东去的中华传统文化,台湾文化即中华文化的分支。他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继续怀着以实际行动推进两岸艺术文化交流的愿望,进入清华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在合作导师陈池瑜的指导下,完成了《1895-1945年台湾书画艺术史研究》。日前他利用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教学的余暇,对博士论文进行了修改加工,在即将交付出版前求序于我,我于是略加回忆,聊述所知如上。

猜你喜欢

闽台板桥林家
陆海之纵
闽台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
板桥善诵
板桥河
林家琪、李鸿禹作品
不同知识呈现方式下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闽台旅游业合作制约因素及其化解
林家立设计作品
有趣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