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实还是渲染

2014-09-04崔金浩

2014年21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数字时代法律

作者简介:崔金浩,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硕士。

摘要:新闻摄影在20世纪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与此同时增长的,还有对于新闻摄影记者在法律和道德曾面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新闻摄影到底面临怎样的困境,新闻摄影的未来发展之路又在何方?

关键词:新闻摄影;法律;数字时代

新闻摄影与摄影术的发生发展是相伴随的,从第一张新闻摄影图片关于德国汉堡火灾遗迹的记录到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新闻摄影无论在技术还是在理论层面都用了相当的发展,从诞生之日起,新闻摄影作为一只图像记录的技术出现,它的本质在于还原和解读新闻事件本身。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相比较银盐时代,数字时代的新闻摄影创作变得更加快速和自由,且对于专业性的要求越来越低,这也导致了新闻摄影出现了很多的困境。但是在新闻摄影作品的创作过程中经常产生失真,甚至与事实根本背离的情况,新闻摄影的地位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数字时代创造了便捷快速的新闻摄影模式,而法律和道德对于新闻行业规范的作用更加显著,受众的道德水准和法律素养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一个背大景下,本文旨在探究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困局和出路。

1.新闻摄影对于新闻事件的还原作用

新闻事件是客观的,但是在新闻事件的报道表述中或多或少地都会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文字并不能够承载所有的事实内容,新闻图片的重要性开始显现。新闻图片最初只是作为文字的作证出现,但是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新闻图片已渐渐摆脱了文字的附属品的地位,有了更为独立的地位,其在还原新闻事件的重要作用也愈加明显,新闻图片里也包含了大量的事件之外的文化符号。

1.1还原新闻事件的作用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第七卷,曾经提出了著名的洞穴之喻,我们看到的世界远非世界的本身,也许只是客观存在的某种投影,以新闻摄影的观点来解读,就是说,新闻摄影虽不能完全再现新闻事件本身,但是它是能直觀反映客观事件的“洞壁之影”,“无图无真相”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共识。最初一个新闻事件的真实总需要新闻摄影的佐证,但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不断增加,新闻摄影作品作用日益显著。纵观新闻摄影,它根本上是基于新闻事实而存在的,但新闻摄影自身必须在一定的传播要素,即摄影技术,伦理和法律的约束以及受众的心理需要。

1.2.1摄影技术

摄影技术的发展是新闻摄影的基础,新闻摄影在数字时代的革命性突破离不开摄影技术的发展,数码时代以来,从新闻摄影作品制作到传播各个环节来看,都发生了深刻显著的变化。从最初的达盖尔照相法需要半个小时的曝光,到如今可以实现快速连拍;从黑白摄影到彩色摄影,从低质量到高像素,从银盐胶片到感光元件。摄影技术的发展一直是推进摄影革命的基础,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后,新闻摄影告别了冗长的暗房操作,节约了拍摄的成本,最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拍摄和报道的效率,摄影的门槛开始较低,越来越多的非专业的新闻图片开始出现,摄影的后期技术也走出了暗房,不再神秘,如photoshop等软件的出现,图片的修改变得简单化,互联网和SNS的出现,让新闻图片的传播范围更加广阔,复制更为方便,影响力几何倍增式地增长。

1.2.2伦理和法律

新闻摄影要以伦理和法律为约束。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国著名摄影师布列松提出了“决定性瞬间”理论,该理论在新闻摄影界流传甚广,也被诸多新闻摄影师奉为圭臬,决定性瞬间强调各种因素在一张照片上刹那得到完美的融合,有不可复制和稍纵即逝的意味,许多新闻作品为了追寻所谓决定性瞬间违背道理伦理,甚至触犯法律遭致一些非议,如美国记者凯文卡特拍摄老鹰啄食饥饿的非洲小女孩的照片,他本人获得了普利策奖,却备受道德的谴责。新闻摄影要以伦理和法律为上限,不能一味追求感官刺激而放弃真实性或道德与法律。

1.2.3受众的观看欲

受众的观看欲望是摄影发展的心理动因,如果受众没有观看的欲望,则新闻摄影就没有存在的必要。每个人的生活范围都受到空间和历史的局限,一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所描绘的,新闻摄影也延展了个人的视界,让受众看到了个人经验所不曾看到的景象。好奇心和窥视欲这样的心理需求产生了新闻摄影的动因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闻摄影的问题,二十世纪,黑镜头大量出现,其对于痛苦的揭示往往能引发道德问题,但心理动因让受众渴望可到前所未见的景象,这种痛苦反而会施加给观看者。[1]

2.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困境

2.1还原的失真

新闻摄影作为“洞壁之影”往往会失真。技术革命往往是双刃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其自身不容忽视的副作用。纵观摄影诞生以来的发展,技术革命让摄影的门槛降低, 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掌握原本繁琐的摄影技术,新闻摄影中对于图片的复杂的暗房处理技术也变成了只要在一台个人计算机面前就可以完全驾驭的技艺,摄影的技能和后期操作都由专业化渐渐走向了平民化,数字技术也让新闻照片传播的各个环节都更加迅速,更具影响力,特别是互联网对于新闻图片的传播,极大地拓展了其受众范围和影响力,然而低门槛和迅速传播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对于新闻事件还原的失真。在数字时代, 利用计算机和相关软件对新闻图片中某些新闻场景的修改、部分新闻元素的添加或删除、移花接木进行多张图片的合成都将变得轻而易举, 并且在图片效果上足以乱真。[2]

还原的失真广泛存在,有人把新时代的摄影称之为“魔镜”,而不是像以往单纯的作为一种“玻璃”来反映客观事实。[3]新闻事件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新闻摄影并非事实本身,而是基于客观事实的影像的反映,但新闻摄影并非就一定能够传递客观事实的真实信息,反映和事实之间因为客观或者主观因素原因,往往会呈现出一定的偏差,即还原的失真,对于事件还原的失真并非在数字摄影时代才出现的,但在数字时代,这种失真被放大和快速传播,影响更加深远。

照片还原的失真与否,不仅仅是考研一个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更是对于一个记者法律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考验,日益增多的新闻照片侵权事件,也正因为公众的法律意识的觉醒和道德素质的提高而导致,也反映出了媒体热衷于抓住眼球而无视底线,热衷炒作,而造成了黄色新闻泛滥的后果。

2.2对新闻摄影作品编辑的底线问题

新闻摄影的失范主要体现在与法律,伦理相抵触。新闻摄影与法律伦理相违背的问题一直是存在的,究其滥觞,多为媒体或个人为了追逐利益或者引起话题而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其中最为普遍的便是新闻图片的造假问题。数字技术下新闻图片的修改更加方便,图片造假或者不实的情况有所增加,在近些年来新闻摄影作品作品修饰的底线开始有了争议,2013年度的荷赛奖年度照片《加沙葬礼》就被质疑照片存在对光线的修改,但主办方却默许了这种局部的修饰并没有改变图片的事实内容,这引起来关于新闻图片修改底线的讨论,而这个界线缺乏统一的规范,且自由度很大。事实上,出现越来越多的现象是对新闻事实的再创造和模拟拍摄,纪实和摆拍之间的界线太模糊也引起了争议,我们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新闻摄影采用在事实基础上的在创作的方式形成的,这无疑对传统的新闻摄影理念形成挑战,而摆拍在新闻摄影的历史上也不乏杰作,如《国旗插在硫磺岛上》作者就承认是战斗结束后的摆拍之作。2013年,一些政府网站纷纷爆出了官员视察的“悬浮照”,内容破绽百出,由此可见如今新闻照片修改的泛滥。如何确立新闻照片的修改底线,要以为法律和道德为准绳,而非人为来判断;有效区别事实和虚构的界线,坚守新闻的本真,已经不言而喻成为了重要的命题。遵守新闻法律法规,维护新闻人的形象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2.3 新闻摄影造成的特定的刻板映像

新闻摄影作品不是孤立的,新闻摄影作品有其背后的新闻事件作为支撑,而大量相类似的新闻摄影作品以相似的语境的出现,会形成特有的拟态环境,新闻摄影的镜头不再是简单的新闻事件的透镜,它会和新闻事件一起会形成特有的拟态环境,而这与事实有偏差的。这样的刻板映像会让解读新闻摄影作品本身就存在误区。如从2010年到2013的荷赛奖年度图片奖,内容几乎全部都是关于中东、阿富汗战等受众潜意识中认为是战乱地区的,而在我们通常见诸媒体的报道中,这些地方新闻报道也是充满了血腥和暴力的色彩,新闻图片无疑为此提供了良好的佐证。新闻作品的着眼点也往往是非常态的现象,仿佛只有这样才有卖点。事实上新闻摄影建构的环境在媒体上已经屡见不鲜,如城管暴力执法的图片中,小贩往往被塑造成弱势群体的一方;在一系列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新闻中,扶人者往往都被被塑造成了被讹诈的无辜形象,甚至还有照片中极力刻画麻木的路人,导致一种老人跌倒就是要讹钱的语境,在2013年12月2日人民网的图片新闻《北京街头外国小伙扶摔倒中年女子遭讹诈》中我们不难看到作者在标题中已经先入为主对事件的性质做了预判,而多数读者也在谴责大妈的行为,但之后的事实却显示是老外撞人在先,于是不难看出受众又被大量图片的设置的语境误导,失去了判断力。这同样也侵犯了拍被摄者的隐私权和名誉权。[4]同样在灾难性的新闻摄影作品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是灾难的惨状,却鲜有正面展示人性善良的图片,这无疑掩盖了事实的全貌。刻板的印象可能会给被拍摄主体带来权益的损失。

2.4专业新闻摄影行业与新型自媒体的困境

伴随着新兴自媒体的崛起,传统专业新闻摄影行业出现了消亡的趋势,或者说这种渐渐式微是随着整个传统媒体业的整体衰微而产生的。对于专业新闻摄影行业的冲击来自媒体自身:近些年来,传统媒体业务下滑,为了整合资源,节省成本,全媒体记者的观念甚嚣尘上,培养多媒体记者也成为媒体节约开支,提高效率的趋势,采摄一体之后,专业的摄影记者是否还有存在必要就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一些传统媒体已经开始了无奈的尝试,如美国《芝加哥太阳时报》(Chicago Sun-Times)在2013年5月30日宣布裁掉整个摄影部,28名摄影记者全部被解雇,其中还包括普利策奖的获得者。同年11月14日,法国《解放报》移除了报纸的全部配图,以此来警示读者新闻图片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

专业新闻摄影的消亡更多的是从技术层面上开始的,如今的摄影设备数字化和自动化以及普及化程度日渐发展,摄影变得不再是一项专门的技艺,人人皆可拍照、共享的时代已经来临,特别是随着移动终端手机的出现,拍照和互联网共享已经成为了日益普遍的事情,很多第一手的新闻图片往往出自非职业化的普通受众之手,如发生在2013年4月15日的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新闻中,媒体引用打得大量第一手的照片都出自现场观众之手,这样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公民记者在崛起的同时,虽然为新闻摄影拓宽了渠道,但是公民记者通常专业素养和法律意识较职业记者要低一些,这无疑也降低了新闻照片的专业性和合法性。互联网的冲击让传统的新闻摄影专业显得滞后,新闻图片的来源广泛和专业化要求低使受眾开始对于新闻照片的真实性有了质疑,这种质疑的衍生出了众多的新闻图片打假事件,受众宁可网络爆料的图片也难以信服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照片本身也往往没有数字化的,很难像网络图片那样实现快速复制和再传播。公民记者没有体制的规范,只能用法律来对其追责,而显然这个界线有时候难以把握。公民记者也应该纳入到新闻法律法规的规范范围之内,需要严格约束其行为。

2.5视频媒体的冲击

视频媒体在互联网上大量出现,媒体大量采用视频媒体来报道新闻,在新闻实践中,新闻摄影的地位也在下降,甚至一些媒体索性用视频媒体的截图来充当新闻图片,可见新闻摄影的表现力相比较而言远不如视频媒体生动、可感,一些人甚至因此断言新闻摄影终将消亡,但这显然为时尚早,新闻摄影有其独特的表达和美感,静态的表达有时候更有力量,这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必须努力把握新闻照片独特的魅力。

3.新闻摄影的未来之路

新闻摄影归根结底要以新闻事实为基础的图像还原,这是保证其真实性的先决条件。纵使新闻摄影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新闻事实是客观唯一的,这是摄影无法逾越的底线,而这势必需要道德的制约和法律的规范,也是不断完善新闻法的应有之意。

这条底线下,新闻摄影的魅力依然存在,依然是受众接触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图片打败了文字,读图时代已经来临。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新闻摄影日渐去专业化和多源化,人人皆可拍摄的时代下,将来的新闻摄影记者可能不再是一种职业而变成了人人皆可以胜任的社会角色,对于新闻摄影多源性的接纳和包容,才能让新闻摄影以及新闻报道永葆活力。

新媒体的崛起冲击了传统媒体行业,传统新闻摄影行业也同样遭受冲击,但新媒体的快速和互动性强也为新闻摄影找到了出路。新闻摄影有其独特的不可取代的表现力,无数经典的新闻图片不光能去阅读者,甚至会影响历史的进程,如越战中的《枪毙越共》一照,极大地震撼了世界,让世人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促成了反战运动。

在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摄影行业也必须和新媒体相结合,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传播,才能更好发挥其表现力,迎接一个“读图时代”的到来。

面临着日益增加的对于新闻摄影记者法律和道德要求,作为摄影记者自身也要加强自我修养,政府和新闻监察机构也要不断完善法律规范,通过多种手段来规范新闻摄影行业,让其更为规范。(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欢《从“黑镜头”图片看人文精神对于新闻摄影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

[2]高立 姜欣《试论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摄影》 《新闻界》 2008.3

[3]任悦《从“玻璃”到“魔镜”———新闻摄影的变革与后新闻摄影时代的到来》 《新闻与写作》2011.8

[4]人民网新闻《北京街头老外扶摔倒中年妇女遭讹诈》,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1/2/135708613.html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数字时代法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我国报纸在数字时代的出版转型
新媒体背景下分析新闻摄影的发展对策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研究
数字时代室内设计中绘画作品的运用
数字时代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观念的创新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档案数字化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让人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