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安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2014-09-04张蕾华
□张蕾华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
【教育教学研究】
论公安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张蕾华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太原 030021)
案例教学是公安传统教学过程中有益的补充和创新,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它具有生动仿真、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实现教学相长的优势。在案例教学法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加强教学理论学习,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总结教改经验,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公安教育;案例教学;教学理论;教学实践
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兰德尔首次提出了案例教学的方法,他编著了世界上第一本案例教学法教科书——《合同法案例》。20世纪20年代,哈佛商学院开始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1]目前,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公安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教学任务,案例教学是公安传统教学过程中有益的补充和创新。公安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警务人员执法程序规则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的方法更具有优势。但是在公安教学实践中,案例教学有一个瓶颈,通常会有大量来源于公安实践的真实案例,但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满足教学培训的需要。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真实案例进行选择和编撰,这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技能。
一、案例教学法的优势所在
(一)生动具体、仿真直观
案例教学最大特点是它的真实性,案例元素来源于公安工作实践,采用的是多媒体这种形象、直观、生动的形式,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由真实的案例引出具体的教学内容,使学员耳目一新,有很大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
教学中,改变了以往教师“一言堂”的教学形式,学员大脑兴奋点不断转移,注意力能够得到及时调节,有利于学员精神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三)能够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师,而且也是学员。一方面,教师是整个教学的主导者,掌握着教学进程,引导学员思考、组织讨论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另一方面,在教学中通过共同研讨,不但可以从学员那里得到大量感性材料,而且也可以发现自己的教学思想缺陷。
二、案例教学法的实施
(一)根据教学主题,选择教学案例类型
运用案例教学法教学,首先确定教学主题,我要讲什么,是侦查程序还是现场勘查,这个教学主题中要求学生掌握什么,是程序规则还是实务操作,确定了主题之后,再根据这个主题选择恰当的案例。根据教学主题的不同,选择和应用案例的角度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公安专业教学中的案例应用有以下三种:
评述型教学案例。教师授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案例,对整个案情过程进行陈述后作出总结或者评述性分析,让学生从该案例中深入理解教师所讲内容,也从中学到一些分析方法或者经验,最好能够使用多媒体进行案情回放,边看边讲评,这种评述型案例比较适合于理论和实践经验不足的本科生或者专科生使用。使用这种教学案例,教师讲授的理论知识不再枯燥无味,而变得丰满鲜活易于理解。
讨论型教学案例。教师对课程内容全面讲述后,为巩固加深学习效果,可以提出一个案例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与评述型教学案例不同,讨论型教学案例要求教师只陈述发案情况,不对侦破过程和结果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评论。教师用多媒体、文字题板将发案情况再现,同学们开始围绕案例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就会涉及到教师先前所讲授的理论内容。教师应鼓励学生作发散式思维,不要囿于案件本来的侦查过程和结果。这种教学案例适合于有一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学员,比如研究生或在职民警的培训,通过讨论和思维启发达到学习的目的。
操作型教学案例。这种案例通常用于实训操作,适合操作性规范或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比如治安学中的窗口接警、入户走访,侦查学中的现场勘查或侦查措施的运用。在实训基地借助实验场所搭建一个模拟的情景现场,让学生在这个模拟的情景中进行实地演练和操作。警务人员职业技能的获得主要靠实践操作而不是理论学习,这种教学案例体现了“把一线搬进课堂”,使学生感觉身临其境,强化了公安职业技能训练,集理论向导、执法规范、操作运用于一体,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的持续中得以强化。
选择原始案例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
目的性。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要使学生明确一定的问题,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能。所以,选择案例要带有明确的目的,所选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典型性。案例必须是典型的事件,具有典型意义,而且应该与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有直接的联系,还能带来一定的启示和体会。案例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具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不是现实中根本不会发生的案例。典型的案例往往涉及的关系比较全面,涵盖的法律知识较多,有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对所学理论加以验证,从中得出正确结论。
(二)结合教学内容,编撰教学案例
公安工作中各种案件层出不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天天都有,但是,从这些纷繁的案件中找到一个非常适合教学的典型案例却不容易,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敏锐的鉴别能力,需要对原始案例进行必要选择和编撰,选择的案例要典型、生动,编撰的内容要具体、合情合理,同时要注意将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案例事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体来讲,编撰教学案例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案例要素真实可信。案例当中所描述的基本情况和要素都是来自现实社会,真实可靠的。案例一定要注意真实的细节,让学员有身临其境之感,这样学员才能认真地对待案例中的人和事,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认真地分析各种数据和错综复杂的案情,得出自己的结论。
对原始案例进行必要的编撰和设计。每个案件都有核心部分和枝节部分,每个案件在侦破过程中都可能出现过僵局和歧路,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对案例过程要素进行取舍,注意重点把握案例的核心部分,把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枝节删掉,来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案例本身)及彼(教学内容)、由表(案例表象)及里(知识内涵)”的改造,使之带有条理性和科学性。这就需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明确的教学内容,同时能够提炼出教学案例的主题,使教学案例能够很好的贴合教学内容具体问题,学员能够通过这一案例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探索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三)课堂组织,实施教学
准备好案例之后,要精心备课,进行课堂教学时要通过这个案例设置一个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将理论知识点一一列出。
提出案例。案例需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等,将基本的案例要素描述清楚。描述的同时提示同学们思考相关的问题,如:这是一起什么类型的案件,以前是否见过,我们应该怎样处置这起案件。要注意引导学生思维走向。
确定“演员”。每一起案例中都有案件相关人,包括受害人、作案人、知情人,还有破案的警察。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比如说教学内容是现场勘查,那么学生扮演的角色应有现场保护人员、现场访问人员、现场勘验人员、见证人、被访问人员,要求每种角色各司其职,完成现场勘查。
点出问题。案例教学应当是案例给出了情境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学习解决问题。在事先模拟好的案件现场,安排好了各种角色,教师这时要提出本堂课的主题,比如说怎样进行现场勘查。在学生演员实地勘验操作的时候,要求旁观的同学进行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适时提出。
解决问题。在学生演员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分阶段适时讲解教学知识点,提示操作人员进行正确规范的操作,同时鼓励旁观的同学进行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出本堂课的知识点:现场勘查操作程序、六先六后操作原则。
总结评价。学生演员操作完毕后,要求他们对自己的操作进行自我评价,旁观的同学也要提出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析,再次总结本次课的教学重点内容。
(四)课后反思,改进教学
课后,教师要对这一案例教学过程进行回顾,“照镜子”,“过电影”,将自己的教学过程一一再现,进行严格的自我审视、客观评价、反复分析: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对于教学过程利弊得失,包括教学的内容、过程、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等,都要进行分析和总结。教师编撰的教学案例,就是教学内容细化了的材料。从教学案例的线索引申开去,教师引导学员进行评析、讨论和操作,对教师来讲,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发现某些教学规律,特别是解决某些教学问题的规律,从而促使教学创新。对学员来讲,通过案例能够对所学知识认识得比较深刻,找到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总之,案例教学是这样一个过程(如下图),教师围绕授课中心选择编撰设计一个案例,在课堂上向学员展示,或教师评述、或学生讨论、操作,课终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得出本堂课的理论知识点。课后,教师需要进行必要的反思,从学员的反应和教学的效果进行总结,提高案例教学水平。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情形,激发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 改进和加强案例教学
(一)加强教学理论学习
教师设计、撰写教学案例进行教学,需要运用教学理论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带着实际问题深入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教师通过其编撰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对学生而言,教学理论和知识就不再是抽象、空洞、干巴巴的教条,而成为非常有用的思想和方法。这样教师通过案例教学,提高了教学理论水平,内化了教学理论知识,又可以通过教学理论的指导,使教学行为科学合理;学员通过案例教学,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对将来的公安业务工作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
(二)提高公安实践能力
教师设计、撰写教学案例,既是教学研究,也是公安实践研究,教学中既是研究者,又是行动者。搞好案例教学,需要把教学案例涉及的问题披露出来,深入分析研究,取得清晰的认识,用于解决具体教学问题。教学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了某种倾向,是教师对公安实践案例的选择和锤炼,敏锐地发现典型案例,找出案例当中解决同类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作为公安院校的教师应该与实践部门密切联系,深入实践,亲身经历,不断采集各种真实案例,形成案例资料库,反哺课堂教育,做到课程内容和岗位职责“零距离”对接,这样才能高效地进行案例教学。
(三)总结教学经验
教学案例的设计和编撰是对公安实践的反思,从公安实战工作中选择适当的实例用于教学,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公安工作中哪些做法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取得了成功?哪些做法效果不够理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不良效果?通过反思和评价,提炼出相关的教学内容知识点,形成一定的公安教学理论知识反哺学员,从而更有效地指导今后的公安实践。教学过程中,观察学员对案例教学的反应,分析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案例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案例教学体现一定的教学规律。教师进行案例教学深层次的认识积累多了,就能够从个别到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感悟教学的规律,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思维方式、高效的工作方法、良好的工作习惯,使之达到一种“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减少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提供了一个典型的教学情境,这样,教师“教”和学生“学”就有了一个载体。案例教学能够使学员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快速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对于提高公安院校学员的职业工作能力和业务工作水平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1]李波阳,李 栋.“刑事案件侦查”实践教学模式思考[J].公安教育,2011(9).
[2]马忠红,井小龙.侦查学案例教学法新探[J].公安教育,2009(6).
[3]程 平.案例教学在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6).
(责任编辑:黄美珍)
ApplicationofCaseMethodintheTeachingofPublicSecurityMajor
ZHANG Lei-hua
(ShanxiPoliceAcademy,Taiyuan030021,China)
Case method is helpful supplement and innovation in traditional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Comparing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it is advantageous in vivid simulation,inspiring the initiative of the students and achieving teaching benefits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alike.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learning teaching theory,improve teaching ability,summarize experience on teaching reform and make students connect theory with practice by case method.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case method;teaching theory;teaching practice
2014-03-15
张蕾华(1974-),女,山西稷山人,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侦查系讲师。
D631.15
A
1671-685X(2014)03-0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