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十)民族主义音乐(四)
——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
2014-09-04张宝华
编/张宝华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十)民族主义音乐(四)
——普罗科菲耶夫与肖斯塔科维奇
编/张宝华
普罗科菲耶夫
肖斯塔科维奇
谢尔盖·谢尔盖耶维奇·普罗科菲耶夫 (Sergei Sergeyevich Prokofiev,1891年4月23日-1953年3月5日),苏联著名作曲家、钢琴家。自幼学习音乐,后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20岁举办首次个人音乐会,1918—1936年寄居美国、法国,从事创作和演出,1 936年回国,1 947年获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称号,1 943—1 951年,6次获苏联国家奖金,1 957年获列宁奖金(追授)。普罗科菲耶夫主要作品有7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2部小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等。1 953年3月5日逝世,享年62岁。
普罗科菲耶夫自称其作品是四条基准线合作的结果。古典线一方面来自于他对历史元素如古舞蹈的缅怀,另一方面则是他对传统的继承。但这种新古典主义的作品只有一部,就是他的《古典交响曲》。而现代线则彰显他对大胆的和声、不和谐音和新颖的和弦组合的偏好。这些作品已到达调性的底线。第三条线被普罗科菲耶夫称为动力线。他的很多作品有着紧凑的节奏和粗犷的旋律。与之相对的是抒情线。普罗科菲耶夫能够将抒情和恬静的旋律突然带到尖锐强烈的情感冲击之中。另外,他的作品中幽默和讽刺也并不少见。普罗科菲耶夫的管弦乐有着独特的音响,这全赖其独特的配器,例如部分的小提琴和大号齐奏。
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并未中断过,但还是可以从中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俄国阶段,这一时期的作品是他出走之前写下的。以普氏特有的旋律、尖锐的不协和音、挖苦式的幽默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标志。虽然此时的他已和欧洲浪漫主义泾渭分明,但是其风格仍未和传统完全脱节,遵守调性创作。这些作品中还引起过丑闻(如《斯基台人组曲》)。经过短暂的休整(1部小提琴协奏曲、3部钢琴协奏曲),他的音乐语言进入第二阶段外国阶段(从1 91 8年起),这时他的音乐更为现代,第二主线分明。这时的普罗科菲耶夫开始不理会调性。聚集的音响,旋律的突然爆发是这时期作品的特色。虽然如此,他的前卫相比起一些同僚程度还是不一样的。20世纪30年代起其风格开始转变。搬回苏联之后,他的新风格开始显露,故该时期被称为苏联阶段。普罗科菲耶夫一直相信,作曲是行使一种社会职能。这一信念可在其简化和声、写出鲜明的织体的行动中看出来。他大量运用俄罗斯民间音乐,写出不但不艰涩而且易懂的音乐。此外他还坚守调性,注重使用复调音乐。二战期间,他的音乐就更尖锐更辛辣,导致了苏共的指责。普罗科菲耶夫更进一步简化自己的音乐。他晚期的作品,就是多旋律、抒情声调、平淡的隐退和浪漫的音色的结合体。
普罗科菲耶夫被算作现代古典作曲家。他还是一名电影配乐人。电影《亚历山大·涅夫斯基》的配乐是电影音乐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他对电影配乐的发展影响甚深,可以说,20世纪末的电影音乐都有着其影子。对普氏有影响的两个人分别是雷格和同学米亚斯科夫斯基。前者在1 906年访问了圣彼得堡,并以其独特的音乐给普氏留下深刻印象。米亚斯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同学,长年保持书信来往,共同讨论作曲等话题。普罗科菲耶夫对他的意见非常重视。可以说,他的作品离不开米亚斯科夫斯基的支持。而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也以自己别具一格的魅力吸引着此后的听众。
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Dmitry Shostakovich,1906-1975),苏联重要的作曲家。生于彼得堡,11岁开始创作,1 3岁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1 925年以毕业作品《第一交响曲》引起国内外的注目。一生创作体裁广泛,数量极多。他在自己的创作中,努力将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优良传统、现实主义的内容以及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结合起来。这些特点在他的许多重要作品中反映得很突出,例如《第五交响曲》《第七交响曲》、歌剧《马克白夫人》、舞剧《黄金时代》等等。
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现代音乐中具有独特影响的作曲家,在他创作的音乐中,经常可以听到大胆新颖的和声手法和绚丽多彩的配器效果。他曾反对过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体系”,但在他的一些晚期作品中又采用了这种技法,反映出他在艺术上的矛盾性与探索性。
肖斯塔科维奇是一位多产作曲家,一生写有各种体裁的众多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两部歌剧、4部舞剧、15部交响曲、6部器乐协奏曲、11部组曲、1 5部弦乐四重奏以及电影音乐、清唱剧和大量的歌曲等。在大量的作品中,最被人们熟悉的有第一、五、七、十一交响曲,《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歌剧《马克白夫人》,舞剧《黄金时代》,清唱剧《森林之歌》等等。
(责任编辑 姜 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