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4-09-04柳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住院

柳琴

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柳琴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48例, 对照组给予临床一般护理, 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住院治疗, 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 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消化性溃疡;护理干预;一般护理;生活质量;效果观察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多发病, 是慢性溃疡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一种典型性身心疾病[1]。有研究指出, 一生中患过此病的患者约占世界人口的10%[2]。该病主要临床症状为上腹痛, 也有部分患者以腹胀、反酸、烧心为主。作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效果满意, 现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96例, 其中男性52例, 女性44例, 年龄27~54岁, 平均年龄(31.7±9.6)岁, 胃溃疡32例, 十二指肠溃疡34例, 复合性溃疡30例, 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确诊, 同时排除糖尿病患者和心、肝、肾功能不全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 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6例, 女性22例, 平均年龄(32.2±6.8)岁;对照组男性26例, 女性22例,平均年龄(31.9±8.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根据病情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瑞贝克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临床一般护理。

1.2.2 观察组 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①心理护理:由于消化性溃疡患者疗效慢、病程长、体质差、复发率高, 长此以来患者往往焦躁、悲观、沮丧, 护理人员日常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顾虑和疑问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同时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 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②饮食护理:向患者耐心讲解该病的病因、治疗方法, 帮助患者分析日常饮食习惯, 鼓励其坚持良好的习惯并纠正不良习惯, 指导患者定时进餐, 且少食多餐, 以减少胃酸、胃泌素的产生及胃窦的扩张。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食谱, 以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的低脂、高蛋白的食物为主,限制肉汤、鸡汤和鱼汤的食用。虽然牛奶可以对胃酸产生暂时性的中和, 但它在胃黏膜上依附并可刺激胃部继续产生胃酸, 因此,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适量喝牛奶[3]。③疼痛护理:细致观察病情, 记录患者疼痛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分析患者疼痛的特点和规律, 向患者讲解疼痛的原因并采取措施缓解:若患者空腹痛或午夜痛则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表现,患者可在疼痛时或疼痛前服用制酸剂、进食苏打饼干等碱性食物、局部热敷、针灸等止痛;若患者疼痛剧烈, 可根据医嘱服用镇痛药物;采取其他方法如帮助患者转移对疼痛的注意力。④睡眠及环境护理:保持房间整洁、安静、清新, 也可建议患者听催眠曲、轻音乐等, 以便更好的入睡。观察记录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睡眠时间, 针对患者失眠的原因采取护理措施。⑤出院指导:嘱患者出院时坚持定时定量服药, 健康饮食, 分别于停药1个月、半年后复查,期间若出现严重不适, 立即来院就诊[4]。

1.3 观察指标 治疗1个月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评分以1990年国内制定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试行草案》为标准[5], 选择与疼痛和心理因素相关6项内容, 分为1~5级评分, 最好为5分,最差为1分, 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疗效评价标准[5]:①痊愈:溃疡面消失且外周无炎症;②好转:溃疡面基本愈合但周围现轻微炎性现象;③有效:溃疡面<1/2且内镜下见愈合期;④无效:溃疡面缩小较小或无变化, 病情加重。总有效率=(痊愈+好转+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过住院治疗, 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 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x-±s,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慢性常见病, 多发于中年人群, 患者的身体、心理及社会因素均可引起该病的发生, 工作忙碌、过度劳累、进餐不定时、进食粗糙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均可引起该病。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护理人员与其交流, 既接受了治疗, 又增加了该病的相关知识, 使其自身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自我护理[6]。本研究通过对48例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并将治疗结果与同期采用临床一般护理的患者比较发现: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2%, 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提示, 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其他研究者[7]通过对50例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50例门诊患者不进行护理干预, 治疗3周后经过调查发现, 住院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门诊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结果与本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 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进行诊断性的护理干预, 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1] 杨凤翔,李梅,王桂荣.综合康复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 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25(13):27-31.[2] 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07.

[3] Donovan IA, Keighly MR, Grin DW, et al.The coexistence of dumping and duodenogastric reflux.Br J Surg,2008(62):154.

[4] 陈玉梅,杨慧.新型护理模式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1,26(10):940-941.

[5] 饶凤英.消化性溃疡53例临床护理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09,06(23):146-147.

[6] 王中华.消化性溃疡形成的原因及药物治疗.吉林医学信息, 2008,25(3):7.

[7] 解淑叶,王淑香,翟德翠.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24):21-22.

2014-03-13]

276600 山东省莒南县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住院
妈妈住院了
昆明市2012~2020年HIV/AIDS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都是“溃疡”惹的祸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超声诊断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探析
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59例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