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临床研究

2014-09-04路旭辉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6期
关键词:副反应利培脑外伤

路旭辉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临床研究

路旭辉

目的 研究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91例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46例, 对照组45例, 实验组采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 对照组采用利培酮单独治疗, 治疗时间为8周, 并在实验前、实验第4周、实验第8周根据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表(PANSS)对患者病情严重情况进行评分, 根据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不良反应评测。结果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的实验组显著有效率为71.7%, 利培酮单独治疗的对照组显著有效率为5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15.2%, 对照组2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对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疗效较单独采用利培酮治疗显著有效率高, 安全性无差异。

利培酮;丙戊酸钠;精神障碍;脑外伤

脑外伤后患者常常发生精神障碍, 利培酮是临床中常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其稳定心境的作用已经得到了临床实践的检验[1]。丙戊酸钠也是常用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本院研究发现两者联合使用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本院在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后精神障碍患者91例, 录入标准为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 并且在实验前未接受其他抗精神病治疗, 随机分为实验组46例, 其中男28例, 女18例, 平均年龄(43.5±5.9)岁, 对照组45例, 男26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44.7±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实验方法 实验组采用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 利培酮初始计量为1 mg/d, 2周内逐渐加至2~6 mg/d, 同时给予丙戊酸钠, 初始计量200 mg/d, 2周内逐渐加至800~1200 mg/d,对照组单独给予利培酮, 初始计量为1 mg/d, 2周内逐渐加至4~6 mg/d, 两组疗程为8周。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前、治疗第4、8周根据PANSS进行病情评分, 并计算减分率, 减分率>75%为痊愈, >50%为显著进步, >25%为进步, ≤25%为无效, 显著有效率为痊愈与显著进步的总有效率。在治疗第8周根据TESS进行副反应监测。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用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平为α=0.05,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疗效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n, %)

两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 χ2检验显示实验组治疗显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治疗显著有效率(χ2=8.49, P<0.05), 显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利培酮的治疗。

2.2 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根据TESS评分显示,实验组46例患者中发生副反应7例, 发生率15.2%;对照组45例患者中发生副反应9例, 发生率20.0%, 两组间副反应发生率采取χ2检验, 经计算得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 P>0.05)。

3 讨论

临床工作中, 患者在发生脑外伤后常导致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发生不但影响正常脑外伤的治疗, 而且精神障碍患者对家属及周围人的安全也造成严重威胁, 所以对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治疗常是众多临床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但是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尚不清楚[2,3]。临床中常使用利培酮治疗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 利培酮可以阻断多巴胺D1和D2受体, 同时提高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浓度, 可以很好的治疗患者精神障碍的症状, 其治疗效果较好, 但镇静作用较弱, 无法快速控制患者的病情。

丙戊酸钠作为精神疾病另一种常用药物, 能够快速控制精神障碍患者的兴奋异常, 其作用靶点为中枢的5-羟色胺递质系统, 可以提高5-羟色胺的浓度, 同时还可以抑制γ-氨基丁酸氨基转移酶, 提高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的含量, 抑制中枢的过度兴奋, 减少脑外伤后受损中枢组织的过度放电。本实验中实验组显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 P<0.05), 同时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15.2%;对照组20.0%,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6, P>0.05)。

临床工作中利培酮作为脑外伤后发生精神障碍的首选治疗方案, 但本实验研究发现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的疗效显著高于单独应用利培酮治疗的有效率,在常规应用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丙戊酸钠可以很好的提高中枢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含量及血液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 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精神障碍症状, 对临床治疗的安全顺利进行提供了充分保证, 还可以减少对家人及接触者可能造成的威胁, 在临床工作中拥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 张富松.奎硫平与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钠治疗躁狂发作的临床对照研究.中国医药导报, 2011,08(18):92-93.

[2] 祝云龙.奥氮平合用丙戊酸钠治疗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分析.实用医学杂志, 2009,25(20):3489-3491.

[3] 邱智.利培酮联合丙戊酸钠治疗急性躁狂症疗效及安全性.中国民康医学, 2010,22(7):817-818.

2014-03-17]

050500 河北省石家庄市灵寿县医院外一科

猜你喜欢

副反应利培脑外伤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动物免疫副反应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认知行为与利培酮联合治疗精神分裂症残留型的临床疗效分析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22例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甘露醇治疗脑外伤致急性肾损伤及阿魏酸钠的治疗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