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诱导多种麻醉药物在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观察
2014-09-04姜万维
李 禹 姜万维
地佐辛诱导多种麻醉药物在胃镜联合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观察
李 禹 姜万维
目的 评价地佐辛诱导不同麻醉药物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150例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患者, 随机分3组: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组)。麻醉诱导前给予地佐辛3 mg静注, 麻醉诱导至BIS值降至60以下时先进行胃镜检查。记录给药前(T0)﹑BIS值降至60时(T1)﹑胃镜过会厌时(T2)﹑肠镜过脾曲时(T3)及麻醉苏醒时(T4)HR﹑MAP﹑SpO2的变化;检查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T1~T2时点P组HR﹑SpO2显著低于E+P组和E组(P<0.05)。在T1~T3时点P组MAP明显低于E+P组(P<0.05)。E组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 其体动反应发生率也较P组和E+P组有显著升高(P<0.05)。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和阿托品﹑麻黄碱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组和E+P组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E组(P<0.05)。结论 地佐辛-依托咪酯诱导丙泊酚维持麻醉用于胃镜联合肠镜检查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无痛胃肠镜;地佐辛;依托咪酯;丙泊酚
无痛纤维胃镜联合结肠镜检查麻醉时间长, 难度大, 风险高, 麻醉药物体内蓄积, 不良反应增多。本研究拟评价地佐辛诱导下几种药物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麻醉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0例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 ASAⅠ~Ⅱ级, 年龄35~65岁, 体重50~70 kg。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50例, 分别为:丙泊酚组(P组)﹑依托咪酯组(E组)﹑依托咪酯+丙泊酚组(E+P组)。
1.2 方法 患者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 常规监测HR﹑NIBP﹑RR﹑SpO2﹑BIS值。地佐辛3 mg静注5 min后麻醉诱导:P组1.5 mg/kg丙泊酚静注诱导后以6~8 mg/(kg·h)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E组0.15 mg/kg依托咪酯静注诱导后以5 ~10 μg/(kg·min)依托咪酯泵注维持麻醉;E+P组0.15 mg/kg依托咪酯静注诱导后以6~8 mg/(kg·h)丙泊酚泵注维持麻醉。待BIS值降至60先开始胃镜检查, 再行肠镜检查, 肠镜到达结肠回盲部时停药。根据BIS值调整麻醉维持药量。麻醉期间患者HR<50次/min时静注阿托品0.3 mg/次, 血压低于基础血压70%时静注麻黄碱5~10 mg/次, SpO2<90%超过30 s面罩辅助呼吸。记录给药前(T0)﹑BIS值60时(T1)﹑胃镜过会厌时(T2)﹑肠镜过脾曲时(T3)及麻醉苏醒时(T4)HR﹑MAP﹑SpO2;检查时间;不良反应(体动反应﹑低氧血症﹑肌阵挛)及麻黄碱﹑阿托品的使用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各组患者不同时点HR﹑MAP﹑SpO2比较()
表1 各组患者不同时点HR﹑MAP﹑SpO2比较()
注:a,与T0比较P<0.05;b,与T1比较P<0.05;c,与E+P组比较P<0.05
指标 组别 T0 T1 T2 T3 T4HR (次/min) 78.5±8.4 57.7±3.2ac 60.1±2.4ac 55.4±3.1a 73.4±7.6b E 75.7±9.2 78.6±2.8 79.5±9.7 74.6±4.5 81.5±2.8 E+P 76.0±7.9 72.3±3.4 70.7±2.1 69.6±3.2 74.3±5.3 P MAP (mmHg) 87.7±9.5 78.4±8.4ac 78.9±10.2ac 77.6±9.2ac 86.4±7.8b E 84.6±9.4 88.9±11.2 87.8±9.8 84.9±12.1 84.2±9.7 E+P 85.3±9.3 87.6±9.4 88.2±11.2 89.2±9.8 86.6±8.8 P P SpO2(%) 98.0±2.0 90.0±4.0ac 91.0±2.0ac 96.0±2.0b 98.0±1.0b E 97.0±3.0 96.0±3.0 97.0±1.0 98.0±2.0 98.0±2.0 E+P 98.0±1.0 97.0±2.0 98.0±2.0 97.0±1.0 98.0±2.0
2 结果
各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比例﹑体重﹑胃肠镜检查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不同时点HR﹑MAP﹑SpO2见表1。在T1~T3时点P组HR﹑MAP均明显低于T0组(P<0.05)。P组在T4时点HR﹑MAP均明显高于T1时点(P<0.05)。T1~T2时点P组HR﹑SpO2显著低于E+P组和E组(P<0.05)。在T1~T3时点P组MAP明显低于E+P组(P<0.05)。在T3~T4时点P组SpO2较T1~T2时点明显升高(P<0.05)。在T1~T2时点P组SpO2显著低于E+P组和E组(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阿托品﹑麻黄碱使用率见表2。E组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 其体动反应发生率也较P组和E+P组有显著升高(P<0.05)。P组低氧血症发生率和阿托品﹑麻黄碱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组和E+P组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E组(P<0.05)。
表2 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阿托品﹑麻黄碱使用率的比较(%)
3 讨论
地佐辛是一种新型阿片类药物, 其镇痛作用强于吗啡和可待因[1]。有研究发现, 地佐辛在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 可减少镇静药用量, 并且降低呼吸抑制风险[2]。在本研究中,丙泊酚组在麻醉诱导后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直至麻醉苏醒时才恢复, 这可能与丙泊酚对循环系统的抑制有关。依托咪酯组血流动力学稳定, 提示依托咪酯对心率﹑血压几乎无影响,并且有文献报道[3]:依托咪酯对冠状动脉有轻度扩张作用,对于不能借助冠脉血管自动调节功能而增加血供者尤为重要。采用依托咪酯诱导丙泊酚维持麻醉在血流动力学方面与单纯依托咪酯麻醉无明显差异, 可能与麻醉维持中的丙泊酚较诱导时的丙泊酚血药浓度低有关, 因为丙泊酚对循环系统的抑制效应与剂量密切相关[4]。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有:单纯丙泊酚麻醉低氧血症发生率较高并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使用阿托品或麻黄碱纠正;单纯依托咪酯麻醉肌阵挛和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增高, 尤其在肠镜经过结肠脾曲或肝曲内脏牵拉刺激过大时发生体动;依托咪酯诱导丙泊酚维持麻醉肌阵挛发生率要低很多, 说明依托咪酯引发的肌阵挛效应与依托咪酯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证实地佐辛-依托咪酯诱导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功能抑制较轻, 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患者满意度高。
[1] 候瑜, 刘保江.吗啡﹑芬太尼和喷他佐辛用于手术后镇痛的比较.山西医药杂志, 2008, 37(12):1069.
[2] 李春燕, 梅英杰.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疗效观察.中外医疗, 2013, 32(28):114-116.
[3] 庄心良, 曾因明, 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489.
[4] 陈伯銮.临床麻醉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97-301.
116001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