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4-09-04郑莹
郑莹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护理体会
郑莹
目的 分析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进行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47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舒适占70.8%;对照组患者的高度舒适占39.1%;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舒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 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脑底部、脑或者脑脊髓表面发生的血管破裂现象, 是一种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疾病急、出血率高、突发性剧烈头痛、并发症发生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1]。因此, 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取得较好效果, 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0月收治的47例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 其中, 男34例, 女13例, 年龄39~64岁, 平均年龄(51.3±2.5)岁;病程4~9 d,平均病程(4.5±1.3)d。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 2 方法 对所有患者采取止血、抗炎、降低颅内压、中医中药以及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 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
1. 3 疗效评定标准 对患者进行治疗、护理的过程中,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舒适程度进行观察对比, 舒适度主要包括低度舒适、中度舒适以及高度舒适三个方面。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和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舒适占70.8%;对照组患者的高度舒适占39.1%;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舒适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舒适程度对比[n(%)]
3 讨论
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脑外伤及病残原因, 在重度颅脑损伤中, 发生率占据33%~40%, 在轻度颅脑损伤中占据3%[2]。患者主要伴有头痛、意识障碍、呕吐、精神症状以及脑膜刺激征等临床症状, 如不及时治疗, 将会给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影响。为有效降低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需要对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生理护理、心理护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护理以及康复护理等[3]。
3. 1 生理护理 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 这样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体力消耗, 缓慢患者体内的代谢率, 加大患者体内各脏器能量的供应, 进而加快患者康复;另外, 为患者建立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 以便能够降低不良因素带来的刺激, 如在患者床边放置污物桶、大小便器等生活用品, 并对患者的污染被褥、衣物及时更换, 减少给身体带来的不适感, 并能够极大避免发生意外情况。
3. 2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始终贯穿心理护理理念, 并保持较好的服务态度。护理人员要热情对待患者, 对患者的床位进行妥善安排;另外, 对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以及医生、护士等人员的配备情况, 并告知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对患者的病情、心理顾虑以及家庭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对其制定相应的心理疏导措施, 对患者讲解疾病发生、发展的大致过程, 让患者对治疗过程有一定的了解, 并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 放松患者心情, 缓解其内心的恐惧心理;此外, 对患者讲解与疾病相关的知识, 使其正确对待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最终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3. 3 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治疗过程中,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呼吸、心率、脉搏以及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 检查其意识变化;如重症患者发生发绀等缺氧情况时, 要给予吸氧治疗, 并对患者的血气进行监测, 监护心电, 保证吸氧治疗操作过程的准确、规范性, 保障患者吸氧安全, 对抢救效果进行准确记录;此外, 对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进行检查,对氧流量进行调节[4]。
3. 4 并发症护理 为有效预防并发症, 锻炼患者双下肢的被动性活动, 避免由于长期卧床导致发生深静脉血栓, 加快患者康复;另外, 患者长期卧床, 身体较虚弱, 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和排背, 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 保持病床床单的干净、整洁, 并对患者皮肤进行擦洗, 保证清洁,避免出现褥疮。
3. 5 康复护理 治疗后, 护理人员对患者宣讲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稳定病情后,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锻炼四肢, 确保患肢位于功能位, 避免发生关节畸形。如患者伴有语言障碍,则对其手势进行锻炼, 提高患者的交流、沟通能力[5]。
在本组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 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舒适占70.8%;对照组患者的高度舒适占39.1%;实验组患者的高度舒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对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 能够增强临床治疗效果,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1] 贾云飞.早期腰大池引流联合激素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23(01):63.
[2] 马辉.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血管痉挛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创伤杂志, 2014, 29(01):21.
[3] 李怀龙.尼莫地平治疗15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3, 13(05):658.
2014-03-20]
471000 河南洛阳,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