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适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2014-09-04肖艳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眼科青光眼效能

肖艳林

舒适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探讨

肖艳林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分析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366例(500眼)作为观察对象, 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 常规护理组156例(200眼)和舒适护理组210例(300眼)。结果 舒适护理组青光眼患者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评价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P<0.0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信心, 从而利于临床手术治疗的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舒适护理;青光眼;自我效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和眼科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 白内障和青光眼作为眼科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也呈现明显的增高趋势[1]。青光眼主要是病理性高眼压并发视网膜、视盘、视神经纤维层损伤和视野改变的一种病变[2]。青光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伴随着眼压的变化, 患者不仅在生理上有不适应感觉, 同时心理上也可能出现负性情绪。本研究通过对本院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366例(500眼)作为观察对象, 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 常规护理组156例(200眼), 其中男86例, 女70例, 年龄41~75岁, 平均年龄(54.5±10.2)岁, 病程1~15年, 平均病程(8.2±3.0)年, 舒适护理组210例(300眼),其中男120例, 女90例, 年龄42~76岁, 平均年龄(56.2±10.8)岁, 病程2~16年, 平均病程(8.9±3.2)年。两组青光眼患者性别构成比例、年龄分布、病程长短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针对青光眼患者手术过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舒适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舒适护理措施:①术前指导:加强对患者治疗知识和治疗环境的介绍和讲解, 消除患者的陌生感, 帮助患者尽快进入治疗状态;②术中护理:加强术中护理配合可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率, 提高患者预后水平。③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加强对于患者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性措施。a.术后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加强青光眼患者的疼痛护理, 采用聊天、听轻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觉。b.术后心理疏导:针对青光眼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心理疏导, 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从而取得良好的预后。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情况:参照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两组青光眼患者对于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评价, 按1~4评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针对临床资料建立数据库,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进行分析, 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情况(s, 分)

表1 两组青光眼患者自我效能评分情况(s, 分)

注:两组比较, P<0.05

?

3 讨论

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不断发展, 眼科手术量明显增加,随着手术量的增多, 眼科护理人员面对的工作压力也逐步增大, 怎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眼科护理工作, 建立起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在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同时提高眼科工作质量, 保证患者用眼健康和安全康复, 同时降低眼科患者在围手术期不良心理情绪的出现,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提高临床手术效果, 成为科室研究的重点课题[3]。青光眼作为眼科常见的手术疾病, 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 其因年龄较大, 应变反应能力降低, 对于青光眼手术适应能力较差, 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分析选取本院眼科收治的青光眼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依据护理措施不同进行分组, 常规护理组和舒适护理组。其中舒适护理组患者进入医院后, 护理人员热情的接待患者, 给予患者宾至如归的感觉, 保持手术环境和病房治疗环境安静、舒适、清洁、适宜操作, 讲解青光眼治疗的大体过程, 介绍主管医生、护理人员及病房床位情况, 告知青光眼患者病房内的作息时间和术前饮食注意事项。青光眼患者采取平卧位, 播放柔和、悦耳音乐, 使患者身心放松。术中通过泪道冲洗和结膜囊冲洗, 进行充分的扩瞳, 通过无菌纱布对手术眼进行包扎, 对生命体征进行测量。手术结束之后, 患者送回到病房,告知患者减少头部的活动程度, 尽可能卧床休息, 睡眠时注意不能压迫手术侧眼, 注意不能揉眼, 不能对手术眼睛挤压,患者注意术后低头弯腰、打喷嚏和咳嗽等动作。患者如果局部有不适要进行及时的向护理人员反映。如果进行换药、复查, 对敷料是否有干燥感觉, 眼部的分泌物是否有增多, 并且注意协助患者进行视力检查。护理人员要正确的应用滴眼药水和应用眼膏的方法, 告知患者不要用力洗脸, 防止脏水进入眼睛和感染的发生。通过两组比较, 结果表明, 舒适护理组青光眼患者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自信心评价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 提示舒适护理在青光眼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用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信心, 从而利于临床手术治疗的恢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杨淑珍.舒适护理模式对Nd: YAG 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11):6-7.

[2] 陈文荣, 陈芳.舒适护理在青光眼患者围术期的应用研究.河北医学, 2010, 16(3):355-357.

[3] 赵重.舒适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实用防盲技术, 2013, 8(1):38-41.

2014-03-19]

441200 湖北省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

猜你喜欢

眼科青光眼效能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青光眼问答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青光眼之家”11周年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中医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新形势下如何发挥专卖内管委派制的作用和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