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窒息87例复苏后的临床护理观察

2014-09-04李文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15期
关键词:儿科学后遗人民卫生出版社

李文杰

新生儿窒息87例复苏后的临床护理观察

李文杰

新生儿;窒息;临床护理

窒息是围产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和主要的死亡原因。近年来由于复苏方法的不断改进和普及, 新生儿窒息的产房死亡率已明显降低, 因此复苏后的儿科治疗及护理观察便显得尤其重要, 正确的复苏后护理和治疗不仅可以明显降低死亡率, 更能减轻和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的器官损害, 改善预后,促进康复[1]。2012年3月~2013年8月本科共收治87例新生儿窒息患儿通过严密和系统的监护观察, 84例均得以治愈和好转, 2例死亡,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科2012年3月~2013年8月共收治87例新生儿窒息, 诊断标准符合《诸福堂实用儿科学》新生儿窒息, 全部病例中男46例, 女41例, 均在出生后1 h之内入院61例, 3 h之内入院23例, >12 h入院的3例。Apgar评分>7分26例, 3~7分42例, <3分19例。

1.2 87例患儿中复苏后并发症及器官损害情况, 见表1。

表1 患儿复苏后并发症及器官损害情况(n, %)

1.3 护理及治疗

1.3.1 复苏后心率仍<100次/min, 呼吸不规则或呼吸困难的继续予以正压通气给氧, 氧浓度100%, 直至心率>100次/ min, 肤色转红, 胸廓正常起伏, 两侧呼吸音适度且对称再改为低流量面罩吸氧。保持通畅的静脉给药通路, 给氧后仍苍白, 脉搏微弱的予以NS10 ml/kg扩容, 考虑合并有酸中毒的给5% SB, 产妇在分产程中用过麻醉剂的给予纳络酮, 适当应用抗生素及Vitk1防治感染及出血。

1.3.2 注意保暖, 维持体温在约37.5℃, 监测血糖, 尤其是早产儿糖原储备不足, 需要严防发生低血糖所致的脑损害,严密观察是否出现呼吸暂停和心动过缓;严密观察面色、肌张力、末梢循环、哭声、吸吮、抽搐抖动、神经反射、神志及大小便等。

1.3.3 严密观察呼吸, 注意口、肋间、胸腹部、剑突部呼吸深度及协调度, 有无呻吟及其程度, 做好呼吸评分, 喉部痰鸣的及时吸净痰液, 谨慎开奶, 重度窒息的适当延迟开奶,以免呕吐误吸再至窒息, 同时给予静脉营养。

1.3.4 胎儿感染易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而缺氧和复苏以及免疫功能不足又往往继发各种感染, 因此要严密观测体温, 白细胞及CRP的变化, 为防治感染提供护理依据。

2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早期最常见的严重疾病。接受复苏的新生儿在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仍有再恶化的可能, 缺氧所致的后遗损害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重度窒息或缺氧时间较长的可致多脏器损害, 尤以脑、心、肺、肾多见, 其中最敏感而且最先出现损害表现的是大脑, 常表现为缺血缺氧性脑病, 病变有脑水肿, 脑组织坏死和脑出血[2]。此外缺氧还可引起心肌损害和传导系统损伤, 导致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肝细胞损害致使黄疸加重或延迟, 肺损害主要是呼吸障碍, 羊水误吸, 继发肺炎, 而这些病理改变又反过来加重呼吸障碍和缺氧, 因此在临床护理中严密观察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表现可以及时帮助医生早期发现脏器损害, 从而能早期进行干预, 对于减少和减轻并发症是极其重要的。呻吟, 肢体抖动, 肌张力增强或减弱都是脑功能受损的早期表现, 但由于新生儿反应低下, 表现较为隐匿, 需要细心和耐心地加以观察, 才可能发现这些细微的改变。从本组病例来看心肌损伤和重度黄疸的发生率较高, 而HIE及颅内出血的远期危害则更大, 此外感染、低血糖、晚发性出血以及营养障碍都可能会成为复苏后的主要病理变化, 只有通过严密的护理观察, 才能早发现、早干预, 最大程度地促进患儿痊愈。

[1] 吴瑞萍, 胡亚美.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444-453.

[2] 邵肖梅, 叶鸿瑁, 邱小汕.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222-225.

2014-02-24]

673100 云南省怒江州人民医院儿科

猜你喜欢

儿科学后遗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带您认清带状疱疹,远离后遗神经痛——专访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壮药酒的涂擦联合药熨法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中应用观察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