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肝清胃合剂治疗胃痛(肝胃郁热证)112例临床观察

2014-09-04胡元坤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11期
关键词:肝胃延胡索胃痛

胡元坤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7300)

疏肝清胃合剂治疗胃痛(肝胃郁热证)112例临床观察

胡元坤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山东 枣庄 277300)

目的 观察疏肝清胃合剂治疗胃痛(肝胃郁热证)的疗效。方法 将2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2例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多潘立酮等治疗,治疗组112例给予疏肝清胃合剂治疗,7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胃脘痛、胃胀、嗳气、烦躁、泛酸、嘈杂症状病例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清胃合剂治疗胃痛(肝胃郁热证)效果显著。

胃痛 肝胃郁热 疏肝清胃合剂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相当于西医的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临床上以肝胃郁热证最为常见。近年来,枣庄市峰城区中医院采用疏肝清胃合剂治疗胃痛 (肝胃郁热证)11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枣庄市峄城区中医院就诊的224例门诊患者。均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112例,男性63例,女性49例;年龄22~76岁,平均47.60岁;病程3个月至29年。对照组112例,男性67例,女性45例;年龄23~74岁,平均46.58岁;病程6个月至27年。所有病例均经临床辨证分型为肝胃郁热证,并视病情,分别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透视、B超、病理等检查,排除消化系或其他恶性肿瘤、急慢性胰腺炎、阑尾炎、胆系或泌尿系结石等引起的胃痛。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发病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疏肝清胃合剂:柴胡10 g,枳壳10 g,白芍15 g,黄连10 g,栀子10 g,苍术10 g,厚朴10 g,浙贝母10 g,陈皮10 g,延胡索10 g,炒麦芽30 g,甘草10 g。水煎提取2次,过滤后合并滤液浓缩至200 mL,灭菌分装。每次口服100 mL,每日2次,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肝郁日久、气郁化火加黄芩、大黄;肝郁气逆加旋覆花、代赭石;肝郁脾虚加党参、白术;胃酸过多加吴茱萸、乌贼骨。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500 mg(山东鲁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3034),每日3次;奥美拉唑胶囊20 mg(山东罗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33444),每日2次;多潘立酮10 mg(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10003),每日3次。7 d为1个疗程,连用4个疗程。服药期间清淡饮食,禁止饮酒、浓茶、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疗效标准 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拟定。治愈:胃脘痛及其他症状消失,溃疡愈合,疤痕形成,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正常。有效:胃脘痛缓解,发病次数减少,其他症状减轻,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X线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无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胃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胃痛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胃痛患者症状改善比较 见表2。结果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中胃脘痛、胃胀、嗳气、烦躁、泛酸、嘈杂症状病例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胃痛患者症状改善比较n(%)

3 讨 论

胃痛(肝胃郁热证)是临床常见病证,主要表现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泛酸噪杂,烦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由于本病疼痛发生于近心窝处,故古人又称为“心痛”、“心下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胃病者,腹月真胀,胃脘当心而痛”,《灵枢·厥病》说“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胃痛部位虽在胃,但与肝的关系至为密切,如《沈氏尊生书·胃痛》所云“胃痛,邪干胃脘病也……唯肝气相乘为尤甚,以木性暴,且正克也”。肝为刚脏,性喜条达,主疏泄,若忧思恼怒,则气郁伤肝,肝气横逆犯胃,致气机阻滞,而发胃脘痛。《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而痛”,说明肝气郁结是引起胃脘气机不通而痛的原由。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犯胃,则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肝胃郁热,逆而上冲,故泛酸噪杂,烦躁易怒;肝胆互为表里,肝热则胆火上乘,故口干口苦。治疗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化湿,敛酸止痛立法。方中柴胡辛散苦泄,功善条达肝气而解郁;枳壳为理气要药,长于行气宽中除胀;白芍平抑肝阳,缓急止痛;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较强的清胃热作用;栀子苦寒,具有泻火除烦,清利湿热的作用,能通泄三焦之火,尤以心、肝、胃经为主,善治肝胃郁热,心胸烦闷之证;苍术、厚朴苦温辛香,既能芳化湿浊,苦燥脾湿,以除中焦秽浊之气,又能健运脾胃,促进运化,二者相须为用,既能增强化湿之效,又能行气消除胀满之证;浙贝母苦寒,善开郁结,止疼痛,消胀满,清肝火,治胃痛吐酸;陈皮作用温和,长于行脾胃之气,调中快膈,兼能降逆止呕,燥湿健脾;延胡索辛散温通,作用温和,尤长于止痛,《本草纲目》中有以本品为末,温酒调服,治胃脘痛不可忍者的记载;炒麦芽性偏温而气香具有消食、疏肝、消胃宽膈、止吐酸吞酸之功;甘草具有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之功效。全方共奏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清热化湿,敛酸止痛之功,使肝气舒、湿热化、脾健胃和,诸证皆除。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柴胡中的柴胡粗皂苷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护肝和抗溃疡作用,对治疗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白芍中的芍药苷能抑制胃酸分泌,预防应激性溃疡;黄连、栀子、甘草、苍术、厚朴中含有的各种苷类、生物碱等均具有消炎抑菌、镇痛护肝、抑制胃肠平滑肌和胃酸分泌、抗溃疡的功效;炒麦芽含淀粉酶及维生素B,具有助消化的作用[2];枳壳镇痛、抗溃疡,对胃肠平滑肌有双向调节作用,既兴奋胃肠,使其蠕动性增强,又有降低胃肠平滑肌张力和解痉作用,可显著减少胃液分泌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3]。浙贝母具有显著的抗溃疡和抗炎、镇痛作用[4]。延胡索有效成分主要为延胡索乙素、去氢延胡索甲素和原阿片碱,能减少胃液、胃酸分泌量,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对多种原因诱发的胃溃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5]。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

[2] 李希新,苏明廉.当代中医临床应用[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9:755-780.

[3] 章斌,金剑,金芝桂,等.枳壳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展[J].医药导报,2013,32(11):1462-1463.

[4] 张明发,沈雅琴,朱自平,等.浙贝母的抗溃疡和镇痛作用[J].西北药学杂志,1998,13(5):208-209.

[5] 鲁春梅,张春森,姜立勇,等.延胡索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5):126-127.

R256.33

B

1004-745X(2014)11-2085-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11.051

2014-05-19)

猜你喜欢

肝胃延胡索胃痛
延胡索总碱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的研究
艾灸护理对脾胃虚寒型胃痛的治疗干预效果观察
疏肝和胃方合左金丸加减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及对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胃痛嗷嗷叫,“梁丘穴”是良药
四逆胃痛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木蝴蝶
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观察抑肝和胃饮治疗妊娠恶阻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中医证型与抑郁焦虑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