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字字落实 文意信达

2014-09-04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4年5期
关键词:北苑东郭先知

【考点梳理】

翻译是一种综合性的考查方式,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文意和翻译句子的能力。综观2013年全国各地的语文高考试题,翻译是文言文阅读试题中的重头戏,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并且绝大部分翻译题的分值在10分左右。

断句能力的高低,已成为判断文言文阅读能力高低的一个标准。近几年来,广东卷、江苏卷、北京卷、浙江卷和重庆卷基本上没有间断对文言文断句的考查;这两年湖南卷、湖北卷也针对这一考点进行了考查,其中湖南卷还采用了选择题的形式。

【解题技巧】

一、翻译

翻译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关键词语。一个句子的主要意思往往凝聚在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语(实词、虚词)里,只要结合语境准确解释这几个关键词语,整个句子的翻译就迎刃而解了。

2.特殊句式。文言文中常见一些特殊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和省略句式等。翻译时,考生要将语序倒置的还原,省略的补出,判断句要加“是”,被动句要找出标志词并翻译成“被”字句。

3.固定结构。古代汉语中有些词语经常连用或配合使用,从而形成一种比较固定的格式。对于这些“习惯句式”的翻译,考生要特别注意翻译准确。如,“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得无……乎”是文言文中表示推测语气的惯用句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该不会……吧”。

4.文言修辞格。在古文中经常出现一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排比、互文等,考生在翻译时要把原文的意义表现出来,把原文人物的神态、事情的细节性状反映出来,做到形象生动。如,“金城千里”中的“金城”,就不能译为“用金子(或金属)修筑的长城”,而要保留比喻,直译为“钢铁般的城墙”;若不保留比喻,可直译为“坚固的城墙”。又如,“方与将军会猎于吴”(《赤壁之战》)中的“会猎”意思不是“会合打猎”,而是“要和对方打一仗”。

5.偏义复词。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较为常见,要将其准确识别出并加以准确翻译。其中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翻译时要省略,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异”“同”意义相对,“同”无义,“不宜异同”是说“不应该不同”。又如,“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公”为衬字,翻译时要省略,应译为“不管做什么都顺着婆婆,一举一动哪敢自作主张”。

二、断句

断句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理清文章大意。熟读文章,理清大意是正确断句的前提,因为读不懂就点不断,不理解就点不好。通过熟读文章,大体上弄清这篇文章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意思,是什么结构,属于什么文体等。尤其是不同的文体往往侧重不同的表达方式,使用不同的表达顺序,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使用不同结构的句式。弄清这些,对断句有很大帮助。

2.寻找文言虚词。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考生在备考中要掌握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如,句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等前面可断句;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都可断句;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面可断句;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苟”“纵”“是故”“于是”“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常在句首的时间词“顷之”“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等,一般前面可以断句。

3.分辨各种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如,判断句式“……者,……也”的标志词;表示判断关系的词“为、乃、即、则”等,都可以为我们断句提供帮助。“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还有“如……何”“况……乎”“何(以)……为”等固定句式的标志词都是我们断句时很好的“帮手”。另外还要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这样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答题误区】

一、翻译

1.文白夹杂。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往往有个别的词翻译不彻底或者不翻译,导致文白夹杂,不伦不类。

2.今义古义不分。社会的发展导致很多词语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有的已扩大,有的已缩小;有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有的词义已经转移。因此,考生在翻译时应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分清其今义与古义,切忌盲目替代。

3.脱离语境。有的考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时脱离语境,误译词语。

二、断句

1.把意义上相连的词点破。文言文中多单音节词,有些单音节词的构词能力很强,断句时要看它与上下文哪个词结合起来句意才通顺。

2.该断不断。本来是上下两句的内容,应该断开,但是考生由于没有理解文意,没有断开。

【同步突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北苑茶

□沈 括

建茶之美者,号北苑茶。今建州凤凰山土人相传谓之北苑言江南尝置官领之谓之北苑使。予因读李后主文集有北苑诗及文苑记知北苑乃江南禁苑在金陵非建安也。江南北苑使,正如今之内园使。李氏时有北苑使善制茶,人竞贵之,谓之北苑茶,如今茶器中有“学士瓯”之类,皆因人得名,非地名也。丁晋公为《北苑茶录》云:“北苑,里名也,今曰龙焙。”又云:“苑者,天子园囿之名。此在列郡之东隅,缘何却名北苑?”丁亦自疑之,盖不知北苑茶本非地名。始因误传,自晋公实之于书,至今遂谓之北苑。

(选自《梦溪笔谈》)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氏时有北苑使善制茶,人竞贵之,谓之北苑茶,如今茶器中有学士瓯之类,皆因人得名,非地名也。

译文:

(2)丁亦自疑之,盖不知北苑茶本非地名。始因误传,自晋公实之于书,至今遂谓之北苑。

译文:

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1)今 建 州 凤 凰 山 土 人 相 传 谓 之 北 苑 言 江 南 尝 置 官 领 之 谓 之 北 苑 使。

(2)予 因 读 李 后 主 文 集 有 北 苑 诗 及 文 苑 记 知 北 苑 乃 江 南 禁 苑 在 金 陵 非 建 安 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知实篇(节选)

□王 充

孔子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億则屡中。”罪子贡善居积,意贵贱之期,数得其时,故货殖多,富比陶朱。然则圣人先知也,子贡亿数中之类也。圣人据象兆原物类意而得之其见变名物博学而识之巧商①而善意广见而多记由微见较②若揆之今睹千载所谓智如渊海。孔子见窍睹微,思虑洞达,材智兼倍,强力不倦,超逾伦等耳,目非有达视之明,知人所不知之状也。使圣人达视远见,洞听潜闻,与天地谈,与鬼神言,知天上地下之事,乃可谓神而先知,与人卓异。今耳目闻见,与人无别;遭事睹物,与人无异,差贤一等尔,何以谓神而卓绝?夫圣犹贤也,人之殊者谓之圣,则圣贤差小大之称,非绝殊之名也。何以明之?

齐桓公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桓公怪之,问管仲曰:“与仲甫谋伐莒,未发,闻于国,其故何也?”管仲曰:“国必有圣人也。”少顷,当东郭牙至,管仲曰:“此必是已。”乃令宾延而上之,分级而立。管曰:“子邪,言伐莒?”对曰:“然”。管仲曰:“我不伐莒,子何故言伐莒?”对曰:“臣闻君子善谋,小人善意,臣窃意之。”管仲曰:“我不言伐莒,子何以意之?”对曰:“臣闻君子有三色:欢然喜乐者,钟鼓之色;愁然清净者,衰绖③之色;怫然充满手足者,兵革之色。君口垂不唫④,所言莒也;君举臂而指,所当又莒也。臣窃虞国小诸侯不服者,其唯莒乎!臣故言之。”夫管仲,上智之人也,其别物审事矣。云“国必有圣人”者,至诚谓国必有也。东郭牙至,云“此必是已”,谓东郭牙圣也。如贤与圣绝辈,管仲知时无十二圣之党,当云“国必有贤者”,无为言“圣”也。谋未发而闻于国,管仲谓“国必有圣人”,是谓圣人先知也。及见东郭牙,云“此必是已”,谓贤者圣也。东郭牙知之审,是与圣人同也。

贤圣之知事宜验矣贤圣之才皆能先知其先知也任术用数或善商而巧意非圣人空知神怪与圣贤殊道异路也。圣贤知不逾,故用思相出入;遭事无神怪,故名号相贸易。故夫贤圣者,道德智能之号;神者,眇茫恍惚无形之实。实异,质不得同;实钧,效不得殊。圣神号不等,故谓圣者不神,神者不圣。东郭牙善意,以知国情;子贡善意,以得货利。圣人之先知,子贡、东郭牙之徒也。与子贡、东郭同,则子贡、东郭之徒亦圣也。夫如是,圣贤之实同而名号殊,未必才相悬绝,智相兼倍也。

(选自《论衡》)

[注]①巧商:善于巧妙地推算。②较:通“皎”,显著。③衰绖(cuī dié):衰,生麻布制的丧服。绖,麻制的丧帽和腰带。古人丧服胸前缝缀粗麻布叫衰,围在头上的散麻绳叫绖,缠在腰间的散麻绳叫腰绖。这里用来表示丧事。④唫(jìn):闭口。

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圣人达视远见,洞听潜闻,与天地谈,与鬼神言,知天上地下之事,乃可谓神而先知,与人卓异。

译文:

(2)夫圣犹贤也,人之殊者谓之圣,则圣贤差小大之称,非绝殊之名也。何以明之?

译文:

(3)谋未发而闻于国,管仲谓“国必有圣人”,是谓圣人先知也。及见东郭牙,云“此必是已”,谓贤者圣也。东郭牙知之审,是与圣人同也。

译文:

(4)东郭牙善意,以知国情;子贡善意,以得货利。圣人之先知,子贡、东郭牙之徒也。与子贡、东郭同,则子贡、东郭之徒亦圣也。

译文: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圣人据象兆/原物类/意而得之/其见变名物博学而识之/巧商而善意广见而多记/由微见较若/揆之今睹千载/所谓智如渊海。

B.圣人据象兆原物/类意而得之/其见变名物博学而识之/巧商而善意/广见而多记/由微见较/若揆之今睹千载/所谓智如渊海。

C.圣人据象/兆原物类意而得之/其见变名物/博学而识之/巧商而善意/广见而多记/由微见较/若揆之今睹千载/所谓智如渊海。

D.圣人据象兆/原物类/意而得之/其见变名物/博学而识之/巧商而善意/广见而多记/由微见较/若揆之今睹千载/所谓智如渊海。

(2)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贤 圣 之 知 事 宜 验 矣 贤 圣 之 才 皆 能 先 知 其 先 知 也 任 术 用 数 或 善 商 而 巧 意 非 圣 人 空 知 神 怪 与 圣 贤 殊 道 异 路 也。

猜你喜欢

北苑东郭先知
宋代福建北苑茶盛行的历史动因及影响探论
有趣的颜色
春江水暖鸭先知
倒霉还是幸运
不一样的吃饭
小黑熊受骗
我不是什么先知
春天的小先知(外两首)
文人大宅的礼赞——海航·豪庭北苑
春江水暖鸭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