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石柱:实施精准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2014-09-03郑平

红岩春秋 2014年8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户精准

郑平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发展基础差底子薄,贫困范围广程度深,现有贫困村100个、农村贫困人口4.8万人,贫困发生率12.41%,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近年来,尤其是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中共石柱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委书记孙政才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贯彻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真扶贫,扶真贫,掀起新一轮扶贫攻坚热潮,着力打造扶贫开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摸清“底细”,找准“贫根”,做到精准识别

对象明,底细清,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避免“穷人帽子富人戴”现象。我们严格按照“八步四公示”要求,统一标准、遵循程序、规范操作,重点把好“四关”,准确掌握贫困人口的数量、分布、状况,建档立卡,分类指导。一是把好入户调查关。逐村逐户把贫困标准、识别程序和扶贫政策向群众讲清楚,把申报农户的基本情况及收入状况查清楚,把可能干扰识别工作的因素摸清楚,严防优亲厚友、以权谋私、暗箱操作。二是把好群众评议关。充分发扬民主,精心组织村级民主评议工作,正确引导申报农户讲实情、说真话,参评群众公开议、公正评,公道公平选准扶贫对象。三是把好公示监督关。严格落实村民小组、村(社区)、乡(镇)、县四级公示制度,公开识别结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及时调查处理群众申诉投诉意见,依靠群众做好纠偏防错工作。四是把好审核审批关。分级负责、层层把关,确保整个识别过程程序公开、办法公正、结果公平。

找准“贫根”,才能因病施治、对症下药,拿出可行的扶贫办法,选择合适的致富门路。我们着重从五个方面认真分析不同的贫困状况,找准主客观原因。调查分析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找准制约脱贫致富的外部因素;调查分析扶贫政策执行情况,找准扶贫效果不明显的主要成因;调查分析贫困群众家庭状况,找准导致长期贫困的思想和能力问题;调查分析产业发展现状,找准增产难增收难的根本症结;调查分析贫困群众生产经营情况,找准资金、技术、市场、信息等方面存在的现实困难,逐村逐户把致贫原因找准,把突出问题抓住,引导贫困群众正视困难和问题,增强脱贫信心和决心,谋划可行的脱贫致富项目,为精准扶持打好坚实基础。

选对路子,帮扶到位,实施精准扶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好规划,是实施精准扶持的先决条件。我们始终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到位”原则,科学编制“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办法”,对照“病因”开好“方子”。一是坚持因地制宜,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充分发挥贫困村资源优势,立足贫困群众现实基础,科学合理制定脱贫目标,因地制宜确定致富产业,切合实际安排建设项目。二是坚持分类指导,提高规划的针对性。“村规划”按照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要求及“七有四通三解决”标准,着力解决群众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难题;“户办法”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群众需要什么就帮扶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做到有的放矢、“精准滴灌”。三是坚持政策到位,提高规划的操作性。充分找准扶贫政策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逐村逐户对接政策、安排项目、落实资金、配套措施,保证扶贫规划可操作、帮扶措施有支撑、贫困群众得实惠。

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各项措施到村到户,是实施精准扶持的关键所在。我们紧紧围绕市委书记孙政才抓好扶贫“六件大事”的要求,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对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办法”,“照单下药”,狠抓落实。一是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坚持把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作为首要任务,力争到2017年,实现行政村通畅率达100%,乡镇客运和符合客运条件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农村安全饮用水率达到85%,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二是实施产业扶贫。坚持将财政扶贫资金的70%用于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绿色生态工业、民俗生态休闲旅游业,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至少有1项增收产业项目,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基本形成,贫困群众步入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三是实施连片整村扶贫。用好用足国家对连片特困区域发展的优惠政策,集中打造“大黄水”片区和方斗山、七曜山、西沱沿江三大片,加快推进52个整村脱贫村建设,到2017年实现100个贫困村脱贫销号,基本完成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任务。四是实施生态搬迁扶贫。到2017年,完成高山生态扶贫搬迁3.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02万人,迁出区生态修复1.49万亩。五是实施教育就业扶贫。坚持扶贫先扶智,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到2017年,农村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7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5%,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贫困群众就业创业能力明显增强。六是实施公共服务扶贫。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

“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定人定点帮扶,是实施精准扶持的根本保障。我们充分调动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贫困群众两个积极性,同心同力,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一是强化驻村帮扶。选派县管改非领导干部担任村支部书记或第一书记、县级部门中层干部担任扶贫特派员,会同乡镇驻村干部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实现贫困村 “一村一队”全覆盖,定人、定点、定责,常驻村里、常抓不懈。二是开展专业帮扶。依托“县校合作”平台,充分利用西南大学及县级部门专门力量、专业人才,组建产业、科技、市场、金融、教育、医疗等专业化扶贫工作队伍,根据贫困村、贫困户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扶贫行动。三是实施结对帮扶。实行县领导和县级部门联系帮扶贫困村、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户,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包片扶贫、结对帮扶,建立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明确、配合有力”的“网格化”精准帮扶机制。

创新机制,严格要求,强化精准管理

强化扶贫信息动态管理。一方面,建立扶贫信息管理制度。按照“信息到户、真实准确,动态调整、进出有序”的要求,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以建立贫困户动态调整机制为重点,加强扶贫对象信息管理,定期识别贫困对象、及时更新贫困户信息,实现精准识别有证可查、精准扶持有据可依,确保扶贫政策与扶贫对象始终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建立扶贫工作台账管理办法。按照扶贫对象、目标、任务、措施、时限、责任“六个明确”的要求,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台账,做到户有卡、村有簿、乡有册、县有档,加强督促检查,实施动态管理。

强化扶贫资金管理。一是确保财政扶贫投入刚性增长。坚持扶贫优先原则,加大县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年度预算增长高于同期可用财力增幅。二是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三农”工作,建立涉农资金整合投入办法,强化各种涉农资金向贫困群众倾斜、向扶贫领域投入,集中财力实施精准扶贫。三是健全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按照“严管、高效、安全”原则,健全扶贫资金审批、划拨、使用全程管理制度,大力推行扶贫资金项目公告公示制度、扶贫项目群众监督制度、专项审计制度,切实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高效使用。

强化扶贫绩效管理。建立扶贫工作绩效评估制度,对重大扶贫举措、重点扶贫项目、专项扶贫资金加强绩效评估,采取群众评议、专门检查和专业评估相结合的办法,评估效果、总结成绩、找出问题、增添措施,不断改进和完善精准扶贫方式方法。加大扶贫工作绩效考核力度,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乡镇和部门工作考核、机关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提高扶贫工作考核权重,完善考核奖惩措施,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促进精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本文作者系中共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韩西芹)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户精准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