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提问设计实施有效教学

2014-09-03王坤业

课外语文·下 2014年8期
关键词:提问优化策略语文教学

王坤业

【摘要】课堂提问不仅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体现着教师的教学素养,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如能精选切入点进行整合提炼,循序渐进地分解疑难点,紧扣发散点举一反三,巧妙捕捉生成点因势利导,则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提问;设计;优化策略;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巩固所学的知识以及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观当前语文课堂中的提问,仍存在着许多美中不足之处:重复低效的“满堂问”、非此即彼的“伪提问”、蜻蜓点水式的形式化提问……低效或无效的提问与当前提倡的有效教学和高效课堂格格不入,如何优化课堂提问的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下列做法不失为良策:

一、整合提炼,精选切入点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曾提出“主问题”的概念,他认为:“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可以说,在教学中通过整合提炼,精选提问的切入点,紧扣课文的重点,设计“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问题或提问,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宁鸿彬老师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就以两个“主问题”牵起整节课的教学,生出万般精彩!在揭示课题后,宁老师首先抛出了第一个问题:“下面准备读课文。读完之后,请你们给这篇童话加个副标题,一个什么什么样的皇帝。”在学生对课文的主要人物有了一定了解后,他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谁能用一个字概括这篇童话的故事情节?或者说这个故事是围绕哪一个字展开的?”

这里,宁老师一改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字、词、句、篇面面俱到的局面,善于舍弃,在教学中抛出对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有着内在牵引力的“主问题”。这样的提问是经过高度概括、提炼的,引动了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性阅读,形成了生动活泼的学生呈主体性参与的教学局面。

二、循序渐进,分解疑难点

大多教师都曾在课堂中遭遇这样的情形:先前在教学设计中预设的问题在教学中提出时,却出现了有问无答或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此时,如若围绕此问题设计一组有层次的辅助“追问”,分解疑难点,适时帮助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开拓学生的思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必将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积极思考,从而迸发智慧的火花。

鲁迅先生的名篇《故乡》最后一段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历来是教学的难点。钱梦龙老师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他设计了这样一组辅助性的提问:鲁迅先生所指的“路”,只是简单的地上路吗?“路”和“希望”之间有何联系呢?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

上述提问由易到难,从“路”的基本义着眼,引申出“路”的比喻义,再启发学生思考“路”与“希望”之间的联系,通过追问,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了这段话的深刻哲理。

三、举一反三,迁移发散点

课堂教学目的不应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还应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教学中,通过对发散点的迁移拓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发散提问从而举一反三。通过提问,拓宽思维的广度,开掘思维的深度,并把提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打通听说读写的通道,不仅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又可以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教育。

宁鸿彬老师在教学《变色龙》时,在教学小结环节抓住小说结尾“‘我早晚要收拾你!奥楚蔑洛夫便裹紧大衣离开广场走了。”这一句话进行迁移发散提问:“后来怎样了呢?”并让学生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想象故事的后续发展情况,进行口头作文的训练。这样的提问将阅读和写作有机联系在一起,实现了将课堂知识积极向课外的拓展延伸。他抓住结尾设计提问将学生思维发散开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四、因势利导,捕捉生成点

课堂教学可以预设,但永远无法预约,教学中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状况。睿智的教师往往能敏锐地把握这些动态资源的“生成点”设计并提出问题,因势利导,使这些看似瑕疵的“点”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生长点,成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契机。

例如,于漪老师在教学《宇宙里有些什么》一文时,她让学生自由提问,当一学生问“‘这些恒星系大都有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恒星。这句话中的‘万万是多少?”这一问题时,其他学生都大笑起来,而于老师却以高超的教学机智捕捉住动态生成资源,巧妙设计了提问,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从而了解到“万万”相比较“亿”,虽然意思一样,但却是通过汉字重叠的修辞,读起来不仅响亮,还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可以说,正是因为于漪老师及时把握了这一课堂动态资源的“生成点”,引导学生对看似平常之处进行深入思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教学中,教师如能精选切入点进行整合提炼,循序渐进地分解疑难点,紧扣发散点举一反三,巧妙捕捉生成点因势利导从而设计出角度优美、形式多样、内涵深厚、激发力强的提问,必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宁鸿彬.《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上)[J].中学语文教学, 1997(5).

[2]余映潮.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J].语文教学通

讯,2003(14).

[3]宁鸿彬.《皇帝的新装》教学实录(下)[J].中学语文教

学,1997(6).

(编辑:陈 岑)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问优化策略语文教学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