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创新

2014-09-03吕超

教育界·下旬 2014年8期
关键词:管理模式师资高校

吕超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教师这个行业显然已经非常重要,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学校的灵魂更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新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的师资管理模式要不断地去创新去探索,这样才能保证不在未来被淘汰。不断创新高校师资管理模式,才能提高高校师资管理水平,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笔者就本文探讨了我国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创新,简单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旨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校 师资 管理模式 创新

目前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壮大,高等教育已经慢慢地走向成熟,在经过改革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在快速的发展时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及未来,提供了一些帮助,也为高校提供了自主的空间。高校一直在面临着,该如何通过自己的改革,来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的需要,而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体与灵魂,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不断创新高校师资管理模式,才能提高高校师资管理水平,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才能去适应未来不断在变化的社会外部环境。

一、我国传统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现状

1. 管理制度僵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科学管理理论的思潮不断地快速涌入我国,由于在这股巨大的浪潮推动及影响下,我国的高校开始迈入了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模式时代。在科学管理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及进行了有目标、有计划的全面改革,在对高校教师的晋升和评价的工作中,硬性的指标及质量要求成为衡量的标准,这就意味着高校师资的管理模式已经进入了一个量化的新阶段。在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出,现在高校师资的管理模式和以往的以经验管理模式相比较,确实是有了很大的进步,使高校师资管理更具有科学性,效益明显增强,但是同时,新阶段的管理模式也存在着很多缺陷及漏洞,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大踏步的发展,显然这种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因为这种管理模式它的本质,是针对劳动者来发明的一种管理模式,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现行的师资管理制度,大部分都还是所谓的条条框框或者是理性的硬管理,忽视了教师的心理需求,缺乏对教师个体发展的关注,完全没有体现出人本主义管理思想,从而使师资管理的制度变得僵硬化。

2. 管理理念落后及方法机械化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师资管理过程中都是视人力为成本,重视的是如何降低成本,管理任务就是控制成本,以最少的人力获得最大的效益,这种管理理念对我国的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曾经起到过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快速进步,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显然存在着很多弊端和不足,因为它忽视了很多问题,比如教师的师德、教师的素质和教师的实践经验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对高校教师劳动成果考虑较少,考核的指标太过于单一化,受到科学性引导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的师资管理都过分地强调队伍的稳定性,从而导致了学校的淘汰机制和聘任机制有名无实状况发生。

我国的高校师资管理采用的方式是静态管理,好比把教师看作成一架机器,仅凭自己教学经验和以往的常识就可以操作管理,管理方式上过于简单机械化,完完全全不符合当前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由于种种原因和条件的制约,我国高校师资在改革进程上整体较为落后,这也是造成高校师资管理传统的管理方式,仍然还停留在计划的经济时代,与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完全脱轨,没有完全树立好教师的思想,对关系到教师切身利益的事情没有更好地去关注导致了严重的平等性,这种师资管理方式和方法,必定会淡化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也会影响到高校教师的积极性及创造性。

二、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改革创新

1. 改变观念

众所周知,观念会影响一切,观念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师资管理未来的发展。如果师资管理想有一个较为新的突破,首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观念,把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的人力资源,从日常的经验型事物性行政业务管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经济战略轨道上来,挖掘和培养人力资源的潜能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因此,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这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努力的确定教师是学校的主体。一个高校的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可以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创新能力的,最终决定是否会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在师资的管理中,应该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人才,合理地利用人才和优化人才,这是对高校师资管理观念的改变。

2. 提高教师的素质

在面对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更加激烈的竞争,很多人对变革后的教育产生了巨大热情和希望,高校的改革及未来的发展,给予了人们殷切的期望,与此同时也对高校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规定。高校的师资管理,是要教师在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中,能够更有效地更准确地迎接新的挑战和困难。在当代教师的队伍中,还会存在个别的文化程度低、素质教养不高的教师,这样的教师会给整个教师队伍带来不好的影响,也会直接关系到师资队伍未来的发展,所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势在必行,不管是在文化程度还是思想道德等方面上,都应该具备良好的素质,这样才能让教师的队伍更快地适应高校的现代化、科学化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提高高校教师的自身素质,是高校师资管理模式创新的主要目标,也是高校师资管理模式创新的一项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胡学群. 论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创新[J].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3):44-46.

[2]王红梅. 试论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创新[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179-181.

[3]范瀛. 国内外高校师资管理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 师资培训研究,1999(01):2-5+18.

[4]陈平. 论高校师资管理创新[D].四川师范大学,2001.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模式师资高校
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系比较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发展及创新思考
不断提高职教师资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