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读书郎”
2014-09-02康佩林
康佩林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外阅读;兴趣;方法;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3—0096—0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课外阅读的延伸、拓展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桥梁。那么,教师应如何针对教学实际情况,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呢?笔者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读书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那些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学生,他们一听教师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竖立,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学生就被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悬念百出,或奇特,或令人感动的情感世界里。如,笔者给学生讲《松鸡和乌龟》的故事时,讲到关键处戛然而止,然后出示《一千零一夜》,让学生读其中更精彩的故事。
2.谈读书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经常讲述自己(或组织学生讲)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用“现身说法”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教师也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找出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教育,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阅读尝试。
3.介绍读物梗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经常有目的和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断,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姑娘》《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等。
二、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1.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略读法往往是选择自己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2.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中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地读。它是由表及里地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隽永,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阅读时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做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
4.摘抄评价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和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写作提供素材。同时,学生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刊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三、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和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笔者十分注重指导学生形成并保持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笔者主要采用的方法有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活动,包括以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会”、“课本外的故事比赛”、“向你推荐一本好书”、“名人的读书格言接力赛”、“我的读书方法”等课外阅读扩展活动,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去读课外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阅读习惯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学生形成了积极、勤于阅读的习惯,其语文素养和写作水平也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以上是笔者在平时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中的几点尝试。通过努力,笔者所带的班已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良好的读书习惯,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高了不少。笔者相信,如果持之以恒,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读书郎”。
编辑:马德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