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愿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014-09-02刘艳芬

师道 2014年8期
关键词:咨询室愿景辅导

刘艳芬

小学生心理咨询,面对的多是学习习惯不良、不爱上学、缺乏学习自信心、学习动力不足而学习成绩落后的孩子,要有效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表明,内在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的最主要因素,很多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却因缺乏学习动机而表现平平甚至成绩较差。个人愿景是学习动机的最高层次,是支持学生为实现目标的强大的内在驱动力。本人在小学高年级学生个别心理辅导、团体辅导与班级管理方面进行探索,在运用愿景的力量提升学生学习动力上有了一些体会与收获,望与大家分享。

愿景(vision)一词源于拉丁文,其本意有“看见”的意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愿景是“一种共同的愿望、理想、远景或目标”。个人愿景是发自个人内心的,真正最关心的,一生最热切渴望达成的事情,它是一种期望的未来或意象。在对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中,运用愿景的力量,引导学生坚定心中的美好愿景,在学生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时,激发其从被动到主动,可使学生具有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动力。有愿景的引领,对学生终身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一、在个案辅导中愿景的运用

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一般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学习习惯不良,自我评价低,这些学生内在力量不足,大部分人都常常被不良情绪卡住。对个案做愿景辅导,前提是要做到无条件地尊重与接纳学生,理解学生,对被情绪卡住的学生要重视做情绪处理工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肯定与鼓励,引导学生寻找以往成功的体验,提升其内在力量。当学生内在有足够的力量时,他才敢想、敢要,才能协助其找到内心所渴望达到的状态——愿景。愿景可引领学生朝自己的目标努力,从而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协助学生提升学习能力。

1. 愿景辅导,无条件尊重与接纳是前提。作为心理教师,面对每一位来访的孩子,我们只看行为,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向上、向善的,无论孩子出现什么行为,都要善于去发现行为背后的正面意义。到学校咨询室的来访孩子有可能是自愿,也有可能是在老师的建议下来试探性寻访,他们也许有担心、焦虑或害怕情绪,或有愤怒与阻抗情绪。心理老师面对初访的孩子,首先要做到完全尊重、接纳与相信。

一天下午放学的时间,某班主任老师与教导主任一起把一位哭着的李同学领到咨询室,教导主任简单地把该生的情况向我作了说明后,就把李同学留在了咨询室。事情的起因是:李同学自升上五年级之后,情绪变化大,经常与同学发生冲突。老师找他谈话,他经常有很强烈的抵触情绪,老师跟他讲道理,他则多次用“放屁”回应老师。这一次,放学时老师跟学生交待明天的事情,该生又大声说老师放屁,令老师非常生气,严肃地批评他,并带他到教导主任处。在教导主任办公室,无论主任说什么他都不回应,只是不断地哭,最后无奈,才被带到咨询室。这位李同学是在极不愿意的情况下来到咨询室的,明显带有抗拒心理,而且只坐半个椅子,一直在哭。我知道他很想离开,但不敢走。于是我走到他坐的位置,蹲下来跟他说:“李XX同学,非常感谢你在不愿意的情况下能坐下来,刚才被老师和教导主任批评,你一定感到很委屈吧?”见他继续哭,我说:“如果愿意,你可以继续坐在这里,我知道你有委屈,你可以哭,也有权利哭,等你哭完,如果你愿意的话,我再跟你谈一谈好吗?”我说完站起来,平静地做自己的事情。当听到他的声音越来越小时,我才走过去跟他说:“李同学,哭完了会好些吧?谢谢你愿意留下来。”他没理我,只是拉了拉背上的书包。我说:“你很想回家是吗?”这时,他才抬起头。我说:“其实我也很想回家,只是主任把你交给我,我有些为难。”“主任跟我简单地讲了一点刚才发生的事情,老师没经过你同意,就把你带到主任室和心语室,你是感到有些生气与没面子,对吗?”李同学这时看着我,点点头。我说:“我理解,这说明你长大了,有自己的自尊,你期待受到别人的尊重对吧?”李同学终于开口:“是的!”得到他的信任后,他开始愿意跟我讲他的感受、事情的经过。心理老师面对来访的学生,只有在完全尊重、接纳他时,才能给予他安全感,当他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时,才会完全敞开心扉,这时辅导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

2. 及时肯定与鼓励,增强学生的内在力量。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对学习有不好的体验、对学习没信心或有不良情绪卡住的。这些学生平时受到的批评与打击比较多,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心目中评价低,对自我不认可,内在力量不足。因此,在对这些学生进行辅导时,及时肯定与鼓励非常重要。在李同学的个案中,当感到案主的情绪稳定下来后,我问:“听说班主任老师跟其他同学讲话时,你说她放屁,当时是因为你对老师讲的话不认同吗?”李同学有些尴尬地点点头。我说:“哦,原来是有原因的,那可以说说你的看法吗?”后来了解到,是因为老师提出的要求对大部分同学来讲不容易做到,而他认为其他方式会更好。于是我说:“你的想法很好,很实在,同时你善于思考,我很欣赏你。还有,很感谢你愿意跟我分享你的想法!”在得到肯定后,李同学的内在力量增强了,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其实,老师批评得对,我不应该说老师放屁,这样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会很没面子。”我马上再次肯定他能换位思考,理解老师的感受。接着,李同学表示需要向老师道歉。当进一步肯定他的勇气之后,我发现李同学的眼睛发亮,一脸的自信感。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其正面的意义,作为心理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意义,并给予及时肯定与鼓励。当孩子被理解、被肯定与欣赏时,自信自然会增强,也就开始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而改变不良行为。

3. 兴趣切入,思考个人愿景,发掘潜能。每个孩子都有各种活动的兴趣,或是文娱、体育活动,或是电脑游戏等。在咨询过程中以兴趣为切入点,能有效引导学生找到内需,思考个人愿景。来访个案:王同学,六年级,不想上学,一提到学习就头痛,班主任、家长在无法说服的情况下送他到了咨询室。经过摄入性会谈,了解到他对学习有厌烦情绪,只喜欢打篮球,以后想做职业篮球手。了解到他的兴趣之后,我就开始跟他聊篮球,不断地给予肯定与鼓励:“哇!你小学一年级就可以双手拍球了,好历害哦。双手拍球可是需要很强的协调能力哟!”“你可以连续打球四个小时,我真的很佩服你的耐力!”王同学得到赞许,讲得就更带劲了,讲他的偶像姚明,想成为姚明一样的NBA球星。我及时切入问题:“这是非常好的想法,如果你真的成为像姚明一样的职业明星,你会有什么感受?”王同学眼睛发亮,神采飞扬地说:“成为NBA球星,当然开心啦,特兴奋、骄傲与满足。”我说:“要达到你认为最理想的状态,你认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呢?”王同学说:“要够高,姚明有两米多,我要增加营养,加强锻炼。还有,我听说晚上早睡可以长得更高,我要早些睡!”我问:“非常好,还有吗?”他思考了一下又说:“我要找一个好的篮球老师,争取加入东莞市的篮球队。”“还有,打篮球需要合作,我要学会与同学团结合作。成为NBA球星要到国外去打球,我要学好英语;记者采访时要会说话,口才要好!”我问:“嗯,很好,如何才能让自己口才好呀?”王同学笑笑说:“我需要好好学语文……”最后,通过引导他思考自己有什么资源,需要做些什么才可助其实现愿景,引导他一条条列出来,制订愿景计划并努力践行。通过我的后续跟踪辅导,王同学参加了市的一个篮球训练班,同时成绩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它可以转变成动力。只要相信孩子,让孩子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孩子的潜能就将是无限的。

二、在团体辅导中愿景的运用

良好的班级,可以促使班级成员具有较强的凝聚力,班级成员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比较乐观、自信和积极向上。通过团体辅导促进班级建设,班集体互相支持、共同努力实现愿景的氛围可以对班级成员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在团队辅导课中增加有关愿景的内容,如开展《欣赏自己》、《我是宇宙能量独特的显化》、《我能行》等团体辅导课,可以让学生从学会欣赏自己与他人、提高自信心,到引导学生找内需,了解自己的特长、兴趣,制订个人愿景、班级愿景,让学生通过认识自己,加强自我认可,增强内在力量,找到自己的内在需要。根据个人愿景编写“我是谁”,如:“我是宇宙生命能量独特的显化,我是一个自信、阳光……的人”,并邀请学生每天早晚诵读,不断内化暗示,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每天获得力量,而且可以促使学生慢慢地将良好品质内化为行为。我还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引导学生共同制订班级愿景,在共同愿景的感召下,班级成员间互相支持、互相促进,为实现共同愿景共同努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希望和动力。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道滘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咨询室愿景辅导
一起向未来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愿景管理: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新理念
中小学愿景型领导的现状及改进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新年新愿景:希望会照进每个人心里
心理咨询室配套产品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