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巴生态农业启示录

2014-09-02林惠贞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20期
关键词:自给率美玲古巴

林惠贞

古巴,一个拉丁美洲的国家,但古巴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生态农业,都市居民吃的蔬菜、餐桌上的米饭,75%来自生态农场。当有机农业在全世界蔚为风潮,古巴农民早在20年前就不用农药化肥。在气候变迁日益严重、石油资源枯竭的今天,古巴用多样化的耕作方式,为全世界提供另类的粮食新解。

“在古巴,要买农药化肥只能在黑市买,而且还很难找!”专门研究古巴农业的香港乐施会国际项目总监陈美玲说。

不过古巴引以为傲的生态农业,其实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展开的。在1993年以前,他们和世界上大多国家一样奉行“绿色革命”,以大量的农药化肥换取产量。但随着苏联体制崩溃,加上美国对古巴展开的一系列经济制裁,禁止石油、各种物资外运,等同宣告机械化农业的死刑。上世纪90年代末期,古巴的块茎类作物产量下滑96%、水稻产量重挫六成,让他们不得不思索另一条出路。

1993年,古巴开始“复古”农业,学习不用农药化肥、大型农机,以传统牛只、人力耕作,农园除了种菜,还畜养各式各样牲畜,自家门口就是堆肥场,“在1993年前,古巴使用牛犁的农民大概只有70-80个,现在几乎每个村落都有牛。”陈美玲说,牛除了是重要耕作伙伴,粪便还是田里最佳的肥料来源,自然界中各种昆虫则是农民的好帮手。

古巴政府确立“生态农业”政策后,各个大学开始进行天敌防治研究,还协助农民田间交流,分享保种、抓害虫心得。经过一连串农业改革,目前古巴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达到六成以上。

不过陈美玲强调,古巴的农业政策并不强调“有机认证”,昂贵的有机认证食物,通常会出口到其他国家赚取外汇,国内则以“生态农业”为标准,让每个人都买得起干净健康的食物。

此外,古巴的生态农业也不等于零化肥,事实上,有些当地农民认为,适当的化肥可能有助于生产,但由于政府限制化肥农药买卖,农民只能在黑市交易,“只是有些连黑市都买不到,农民也认为作物被虫咬是很正常的事,不会自动使用农药化肥。”

除了生态农业,来到古巴,你可能还会看到高级的华楼大厦前,种着一排排蔬菜、玉米、花卉,每块土地至少种了20个种类的蔬菜。在台湾,这可能是都市人的休闲娱乐,但在古巴却是随处可见的景象。

陈美玲表示,古巴政府将都市周围5公里定为城市农业,10公里定为郊区农业,全面禁止农药化肥,都市居民可以到这里买菜,若有兴趣也可在自家门口种菜,食物里程超短,有些农民甚至会设置小型风力发电机、自制储水系统,实现自给自足的循环型农业。陈美玲指着自家被蔬菜淹没的民宅入口,笑着说:“自从来到古巴就被他们感染了,感觉一定要好好利用家里每一块土地。”

许多农场会有小型风力发电机和储水槽,连能源都自给自足。这种精细且多样化的种植,让古巴就算面临剧烈的气候变迁,作物也不至于全军覆没,保有一定的粮食自给率。

这些都市的零碎土地,也成为许多妇女的经济来源,他们种植花卉到市场换取现金,奇妙的是,花园旁竟然还种着一株株玉米,“用玉米把害虫喂饱,他们就不会来吃作物了。”陈美玲佩服地说,农民的智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然而,古巴的农业也面临人力短缺的问题。陈美玲说,古巴国土约有10万平方公里,其中一半都是可耕地,实际种植面积约有500万公顷,不过农业从业人口却只有9%。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古巴从事农业的收入,比公务员还要高出两三倍,即使收入高,仍然无法吸引年轻人种田。“关键还是在种田实在太辛苦。”陈美玲表示,古巴人才济济,拉丁美洲有10%科学家来自古巴,许多年轻人就算从农业相关科系毕业,也可能选择其他职业。

虽然古巴的生态农业面临挑战,但“台湾农村阵线”发言人蔡培慧认为,作为全球唯一一个经历能源危机且成功转换农业政策的国家,古巴的生态农业的确值得台湾借鉴,“台湾应该效法古巴,将农业从经济性的思维,转换为多样化的粮食生产,维持生产平衡,提高粮食自给率。”

台大农业化学系退休教授张则周也大大赞扬古巴的生态农业,他表示,台湾应舍弃农药,走向合理化施肥,并且建立循环型农业。台湾有些原住民部落已经自己养牲畜、在田间空隙种空心菜、养吴郭鱼,自给自足,面对气候变迁和粮食短缺,台湾应该尽早改革,提升粮食自给率。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给率美玲古巴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美玲:我的幸福是与萌货亲密接触
赵美玲
古巴斗鸡
春天的早晨
几家欢喜几家愁,解析欧洲各国的猪肉自给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