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探讨

2014-09-02郑媛媛

考试周刊 2014年53期
关键词:教学结构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

郑媛媛

摘 要: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文章集中分析“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结构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比较两种教育结构的特点,并阐述二者的优缺点。

关键词: 以教师为中心 以学生为中心 教学结构 人本主义

一、两种教学结构的发展历史

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及学习理论指导下,在特定环境中推进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1]。目前学校中采用的教学结构大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

在我国,教学历来以课堂形式进行——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有着悠久历史。早在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就发表了《大教学论》,文中提出班级授课制度,创造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几百年来,教师中心教学理论得到了不断发展完善。19世纪,德国的赫尔巴特在心理学基础上构建了教育学学科制度,确立了“课堂、教师、教材”的传统教育学“三中心”的教育理念,提出了“五段教学理论”——预备、提示、联系、统合、应用。20世纪,前苏联的凯洛夫在赫尔巴特的“五段论”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新的“五段理论”,即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此后,还有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美国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论”,以及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等等。这些理论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但“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导和控制教学)的宗旨未变。事实上,在19世纪末以前,西方的教育均以教师中心为主,强调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

19世纪中期,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学术界崛起。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天赋人性,要求从人的主观意识出发,从整体上解释人的动机和人格特征,从而说明人的本质特性、内在情感、潜在智能、目的和兴趣爱好,等等。人本主义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反对精神分析的无意识动机决定论,反对任何割裂整体的分析或还原[3]。人本主义心理学特别强调人的内在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主选择性,认为人能根据自己的意向,确定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些观点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奠定了基础。

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欧洲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对传统“三中心”教育理念进行了猛烈抨击[4]。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参考卢梭“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在《民主主义与社会》中提出“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从做中学”。从此,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全世界掀起了新教育结构探索的浪潮。195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层面[5]。

然而两次世界大战发生使得欧洲各国无力顾及教育的发展,欧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陷入低谷。1957年,前苏联将人造卫星送上天之后,引发了美国公众对共产主义和“红色威胁”的恐惧。美国上下共同指责“学生中心论”造成了教育质量滑坡[6]。然而“学生中心论”对那些批评不仅视而不见,而且渐渐陷入了实用主义的泥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由此走上不归路。1958年,美国政府对实用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并在《国防教育法》中强调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对实用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要求提高自然科学科目标准,系统编写教科书,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回归[8]。

20世纪6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在校人数的急剧膨胀,世界各国小、中、高学校面临教育公平、教育经费不足、女权主义运动、反对种族歧视运动等问题,“学生至上”的观念形成,使得基础教育阶段又重新开始呼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烈要求建立更具活力的中小學教育体系,营造活跃的高效学习氛围。

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得人们开始反思基础教育的纪律涣散、学校秩序不稳定、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1983年4月,美国教育部长贝尔创立的国家卓越委员会发布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严厉指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一股上涨的平庸主义,威胁着国家和公民的未来,号召美国教育重回“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然而在20世纪末,针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欧美各国教育又开始将视角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结构。1998年10月5日至9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和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观念与行动》指出:“当今是一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9]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二、两种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和特点分析

(一) 两种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奥苏贝尔的“学与教”理论,他的理论既包括学习过程所涉及的认知因素,又包括学习过程所涉及的情感因素。主要体现在他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所谓有意义学习是指希望通过学习获得对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及事物之间的关联的认识,关键只是在当前所学的新概念、新知识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某个方面之间建立起非任意的实质性的联系,只要能建立起这种联系就是有意义的学习,否则就是机械学习[10]。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延伸,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它充分肯定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强调教学中“学”的第一性,特别指出了教育要承认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影响。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教育活动中,视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11]。

(二)两种教学结构的特点分析

基于这两种教学理论,也就自然地产生了相应的两种教学结构,即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两种教学结构有其各自的特点,某些特点截然相反。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特点是: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主动的施教者,并且监控着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学生是知识传授的对象,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教学媒体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教材是学生的唯一学习内容,是学生知识的主要来源。其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注重分析和抽象,这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要并且有其合理性的,但它没能使学生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学生获得的往往只是零散的教条式的书本知识。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的特点是: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和内涵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是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教学媒体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教材不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主要通过其他途径。这种教学结构更关注学习中具体的非结构性的知识层面,并在此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总体来说,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更适合于学习的高级阶段,对于如何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走向“思维中的具体”是很有启发的[12]。它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这相对于经典学习理论是一种进步。

三、两种教学结构的优缺点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教育界提出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似乎是反潮流的。无论是教学时间,还是教育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呼声一片。笔者在中国学术文献期刊网模糊检索关键词“以教师为中心”,检索到的从2000到2014年的99,305 条记录中,没有一篇是关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的,大多是谈及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地位或者任务。“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似乎被教育者遗弃。时至今日,在学生中心的教育的冲击没有那么新鲜强烈时,当我们更冷静地看待这两种教学法之后,人们对这两种方法的态度渐渐变得温和。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长期存在,必然有其自身优点:(1)教学效率直观高效;(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教师组织、监控整个教学活动进程;(3)有利于师生互动,促进情感交流;(4)有利于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倡使用教师中心法的人们相信,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是基本技能教学(如英语、阅读、数学和自然科学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最好策略。因此,在基本技能教学中,可以由教师直地传授语法规则、阅读词汇、科学数据等[13]。其不利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1)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主宰了整个学习过程;(2)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因为按这种教学模式培养出的绝大部分是知识型和思辨型人才,而非创造型和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往往与社会和市场的现实需要脱节。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由于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因此有利于学生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有利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活动中,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但是,这种教学模式由于过分强调学生的“学”,往往忽视教师应有作用的发挥,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3]。同时由于该方法太过于关注学习过程,而对学科内容重视不够。人们渐渐认识到,学生中心教学结构并不是万灵药。有研究表明,它用于某些学科的教学效果好于其他学科。对于很多定义不清楚的学科,如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使用学习者中心教学结构的效果很好。但是,对于知识高度结构化的领域,如数学和自然科学,使用教师中心的教学结构效果会更好。另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在教学初始阶段效果较差,因为这时学生还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决定自己应该学什么及怎样学习。再者,学生中心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差异,教育者在课堂上应用时会面对比他们想象的大得多的挑战。

可以说,这两种教学结构各有特点、各有利弊,也各有自己的适应性,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四、结语

作为教学方法和结构的直接实施者,教师不应该存有偏见,而要将这两种教学结构同等对待。中国教师们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对象、目标、任务等,多方比较、综合考虑,客观地选择教学方法,将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当中,人们相信“严师出高徒”,同样推崇“因材施教”、“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洪柳.关于教学结构理论基础的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2):86-88.

[2]丁笑炯.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反思——来自西方的经验[J].全球教育展望,2006,34(11):39-44.

[3]陈坚林.关于“中心”的辨析——兼谈“基于计算机和课堂英语多媒体教学模式”中的“学生中心论”[J].外语电化教学,2006(5):3-8.

[4]朱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4):6-9.

[5]洪丕熙.以学生为中心[J].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和它的影响,1984(2):23-24.

[6]Sadovnik A R,Cookson P W,Semel S F.Exploring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M].Allyn and Bacon,1994.

[7]Ravitch D.The troubled crusade:American education,1945-1980[M].Basic Books,1983.

[8]Angus D,Mirel J.Rhetoric and reality:The high school curriculum[J].1995.

[9]徐同文.現代大学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J].中国教育报,2008:01-08.

[10]吴慧华.双主教学设计的研究与运用[D].2005.10-13.

[11]曾庆洋,李波,刘彬,等.“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理念的理论解说与践行策略[J].教书育人,2012(12):34-35.

[12]刘坚.论经典学习理论对“以教师为中心”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87-190.

[13]李亚玲.反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8(20):120-121.

猜你喜欢

教学结构人本主义以学生为中心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人本主义视域下的城市环境污染与治理
“以学生为中心”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浅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巧用情感教学,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结构
辨析判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标准应是教学质量
浅谈多媒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下的大学图书馆建设
当前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阿瑟·韦利中国古诗英译中的“人本主义”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