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儿留置针置管长度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
2014-09-02江晓声林玉丹连丽娜
江晓声,林玉丹,连丽娜
(解放军第180医院 烧伤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烧伤患儿留置针置管长度与留置时间的相关性
江晓声,林玉丹,连丽娜
(解放军第180医院 烧伤科,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研究置管长度与留置时间的关系,探索最佳留置长度,以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患儿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便利抽样选择某驻军医院烧伤科300例烧伤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即在穿刺成功后将套管全部送进血管内;观察组采用改进手法,即在穿刺成功后将套管留在穿刺点外2 mm。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和输液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留置针穿刺部位为桡静脉和足背静脉时,观察组的平均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部位输液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儿由于年龄小、好动、配合性差等特点,以及静脉留置针本身的结构状况,容易使静脉留置针的针梗与套管接头处发生曲折,从而减少留置时间;而将套管留在穿刺点外2 mm,有利于此情况的改善,从而延长置管时间,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烧伤患儿;留置针;置管长度;留置时间;并发症
烧伤患儿由于皮肤完整性受损、穿刺部位受限、体液大量丢失致血管充盈度差以及配合性不好等原因,使静脉重复穿刺非常困难[1]。因此,在安全范围内延长小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非常重要。常规留置方法是穿刺成功后,将套管全部送进血管内,用敷贴固定,再用长胶布固定留置针的软管。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部分患儿的留置针拔除原因是留置针的针梗与套管处发生曲折,导致药液滴入不畅而拔管。经长期的探索研究,我科改进留置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便利抽样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3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烧伤患儿,其中男174例,女126例,年龄12~24个月,平均年龄(17±3.26)个月。全身烧伤总面积为5%~15%,Ⅱ度烧伤,无Ⅲ度烧伤面积,烧伤程度均属于中度。按入院顺序先后分为观察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6±8.45)个月,对照组患儿的平均年龄为(17±1.24)个月,每组采用简单抽样法分为3小组,每小组各50例,穿刺部位分别为手部桡静脉、足部大隐静脉、足背静脉。两组患儿年龄、伤情、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操作方法 本组全部病例使用药物无明显刺激性,液体渗透压无明显差异性。选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第三代24G静脉留置针。选择手部桡静脉、足部大隐静脉、足部静脉。手背因部位小、易流汗、不容易固定,用此方法软针容易脱出,为患儿考虑,不做此部位的对比研究。操作者均为在烧伤科临床工作3年以上,且具有护师职称、熟练小儿静脉穿刺操作者。操作时,以穿刺点为中心消毒6 cm×8 cm,左手固定好穿刺部位,右手持留置针于血管正上方以15°~30°直刺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0.1 cm,对照组顺着血管方向轻轻将塑料套管完全送入血管中,而观察组将塑料套管留在穿刺点外2 mm。两组退出针芯后均用3 M敷贴固定留置针再用胶布固定留置的软管,调节输液速度。穿刺后常规封管[2]。
1.3 观察指标 (1)导管留置时间:如在留置针部位发生红肿、渗漏疼痛、静脉炎应立即拔管,更换穿刺部位,留置时间不超过7 d[3]。(2)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堵管、静脉炎[4]、外渗等。
2 结果
从表1可知,留置针穿刺部位为桡静脉和足背静脉时,观察组的平均留置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而留置针穿刺部位为大隐静脉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输液并发症(包括堵管、静脉炎、外渗)发生率各个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表1 两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1 各部位置管情况分析
3.1.1 桡静脉置管情况 桡静脉血管直径大,弹性好,走行直,因此平均留置时间较长。但是此部位容易出汗及油脂分泌过多,易使透明敷贴失去黏性;患儿活动又多,或者患儿哭闹时看护不当,以及留置针本身的结构状况,均容易使套管接头处发生曲折。若套管减少置入2 mm,可有效起到缓冲作用,减少套管在接头处发生打折的情况;而且,用常规方法将套管全部送入血管后,若发生套管在接头处打折,经过消毒处理后,再将套管全部送进去也是比较难的。将套管在穿刺点外露2 mm则相对简单,而且也不影响输液,对穿刺点局部情况也无明显不良反应。
3.1.2 大隐静脉置管情况 大隐静脉直径大,弹性好,平均留置时间能够达到4 d,但是由于大隐静脉是下肢静脉,穿刺处又位于踝关节附近,因此平均留置时间短于桡静脉。将套管留在穿刺点外2 mm,对观察者和对照组在大隐静脉的平均留置时间无统计学意义。笔者认为,这与该静脉管径大、置入的软管与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较少有关。另外,与大隐静脉处皮肤分泌物少、敷贴固定、很少发生套管在接头处曲折有关。
3.1.3 足背静脉留置情况 足部离心脏部位最远,且较长时间处于下垂部位,血流速度较慢,留置针在足部置管的平均留置时间较桡静脉短。特别是足背的血管通常比较细或比较弯曲,套管全部送进去后与血管内皮接触面积较大,对血管内皮的损害概率也就较大,容易发生液体渗漏,导致置管时间减短。而将留置针的套管留在穿刺点外2 mm,则能改善这种情况,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3.2 留置针置管期间的注意事项
3.2.1 健康教育 应将静脉留置针应用的目的、意义告诉患儿及其家长,让其了解有关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知识、常见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置管期间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等,预防感染、堵管、液体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5]。患儿输液肢体应与心脏平齐或稍高,穿刺静脉上方衣服勿过紧,避免影响局部血液回流。注意避免穿脱衣和睡眠不慎易使针头打折或带出。要指导患儿家长对患儿的输液肢体进行按摩,并可在保障留置针安全情况下轻微伸展肢体,以促进血液循环而预防肿胀。
3.2.2 常见并发症的预防 护士在进行穿刺时,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和护理常规,并且每日消毒穿刺部位周围皮肤。加强巡视,观察留置针局部皮肤颜色有无异常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等现象,询问患儿及家属患儿有无不适[6]。若发现敷贴粘贴不牢或因出汗污染等情况应及时更换。输液过程中要控制好输液速度,静脉推注时避免用力过猛导致血管内局部压力骤增,使管壁透性增加,从而液体外渗。如遇输液不畅时,在排除针头贴于血管壁或输液管道受压、扭曲等因素外,可用肝素钠盐水边推边吸(切忌将含微小血栓的肝素液注入血管中),防止引起远端小血管的栓塞,切忌强行推注以防栓塞发生。同时,要避免患儿输液肢体由于长时间输液保持不动导致血液循环障碍、静脉血液回流受到影响,致使血液回流不畅而发生肢体肿胀。
[1] 史巧佳.烧伤患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入抗生素的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9,6(35):98-99.
[2] 高月连.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1B):103-104.
[3] 赵顺华.小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和护理513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2,13(14):375-376.
[4] 李春华.不同部位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9A):2286-2287.
[5] 杨芳,周慧,杜春萍,等.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进展[J].华西医学,2011,26(1):149-150.
[6] 董俊芳.小儿静脉留置针498例临床护理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4):144-145.
[7] 胡海英.烧伤小儿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5):314-315.
(本文编辑:陈晓英)
2013-06-22
2014-03-15
江晓声,本科,护士,主要从事烧伤科护理工作
10.3969/j.issn.1008-9993.2014.09.023
R644
A
1008-9993(2014)09-00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