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1期参考答案

2014-09-02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14年26期
关键词:牧羊女牧羊小花

《现代诗歌两首》

一、1.辽远的秋天的背景下的两幅画。一幅是轻盈美丽的牧羊女牧羊的画面,另一幅是沉重的忧郁的诗人,看着牧羊女牧羊的画面引发回忆的画面。2.牧羊女自由自在地牧羊的美勾起了诗人心底沉重的往事,诗人的心由此陷入忧郁寒冷。诗意往往就是这样出人意料,由美的地方出发,结局却令人心酸。仿佛一首曲子,优美的音符,却惹得人伤心。此诗的美,就在人的情绪的不由自主地转换。它告诉我们,美的事物引导出的情绪并不都是绝对的愉悦,有时候反其道而行之。3.本诗是典型的触景生情小诗,语言凝练,形象鲜明。4.A(“我”并未听到牧羊女的诉说。)

二、1.这首诗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我”仿佛一下子发现了美:一朵小花竟然会那么美丽,而且它的美丽是可以长久的,可以传递的,可以珍藏的,它有那么强的生命力!2.该诗由夹在书里的一朵已经干枯的“小花”引发开来,“追根究底”,放飞想象,展开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委婉地道出内心细腻的情思,表达出作者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恋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思念。3.“小花”这一意象别具风味,它像一朵小小的紫罗兰,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吸引着读者静静地聆听作者对美好往事的倾诉;虽然作者没有直接述说相关的人和事,但“小花”这一美好的意象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给了人一种“雾里看花”的朦胧美。

《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上)》

1.(1)这篇文章构思巧妙,作者采用回忆的形式描述了父亲不平凡的一生,采用对比的手法,将当年的父亲与如今的父亲进行对比,字里行间洋溢着酸楚与感动。(2)岁月无情,将父亲变得衰老。尽管如此,他依然惦记着自己的孩子。文章在停电中开始,又在来电中结束,首尾呼应,给人一种和谐之感。

2.失误分析:深夜,你伏案读书,妈妈无私关爱,这本是一个动人的画面,可由于文章没有展示人物内心的细腻变化,于是情感也就平平淡淡了。这种平淡主要表现在讲述故事时,作者满足于寻常的叙说,而对细节缺少刻画。在这里,也正是由于缺少了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描写,于是母女之间的那份真挚的情感也就无法得到展示。

升格分析:从内容上看,升格片段借助景物(月亮)来衬托人物内心情感,很巧妙;从笔墨上看,一改原来的平铺直叙,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反映了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像“妈妈怔住了,迟疑了片刻”“那轻微而细碎的脚步声,仿佛是一把大大的铁锤”等句子,将人物的情感展现得极为真切。

《现代诗歌阅读之意象》

一、“树”象征尘世中的人,“花”象征爱情和对爱情的渴盼。

二、开头四句,用了“星”“春花”“海棠花影”“秋月”这四个意象,空中物和地上物相照应,形成一种空间上的跳跃和对比,给全诗奠定了一种空旷、飘渺的感情基调。前四句两次用了“永远的”这个词语,表明一种时间的永恒,即在这样繁星闪烁、花影斑驳的景物中,时间仿佛静止了,作者在此刻仿佛感受到了时间的永恒和美好事物存在的持久性。

《让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

1.天真(一派天真) 深沉(沉静内敛) 2.这是个过渡句,为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1)“这一刻”是指小姑娘追“我”邀宠的过程。 (2)“这一刻”是指南怀谨先生不肯说出“好书”的作者是自己的过程。4.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把拥有美好“精神目标”的人与虚妄的人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作者不热衷于廉价的恭维与褒扬、不试图寻找更多赞赏目光的那种摈弃浮华、拂去尘屑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在每一刻都说出得体的话的看重。5.A 6.(1)赞同小姑娘的做法,她天真、透明,无饰无邪。作为当代中学生,展示优点、美丽、自信,有何不可?(或:不赞同小姑娘的做法,她太张扬,尤其是邀宠的行为强人所难。)(2)赞同南怀瑾先生的做法,他特别看重生命的“庄严感”,沉静内敛,不张扬、不夸饰。(或:不赞同南怀瑾先生的做法,表达做人应坦诚,不能过于谦虚,说出实情也许更能激发年轻人读书求知的欲望。)(开放性试题,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自圆其说即可。)

猜你喜欢

牧羊女牧羊小花
苏武牧羊
Chapter 3 Back to the village 第三回 重回村庄
秋天的梦
又见“小花”
神奇的小花伞
土耳其牧羊女
砸金蛋
牧羊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