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记叙散文阅读之叙事艺术
2014-09-02刘金山鲍亚明
刘金山 鲍亚明
【例题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书山东河工事
□[清]张惠言
嘉庆二年,河决曹州,山东巡抚伊江阿临塞之。伊江阿好佛,其客王先生者,故僧也,曰明心,聚徒 京师之广慧寺,诖误士大夫,有司杖而逐之,蓄发养妻子。伊江阿师事之谨。王先生入则以佛家言耸惑巡抚,出则招纳权贿,倾动州县,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河工调发薪刍夫役之官,非王先生言不 用也。不称意,张目曰:“奴敢尔,吾撤汝矣!”其横如此。
内阁侍读学士蒋予蒲,王先生广慧寺之徒也,以母忧去官,游于山东,伊江阿延之幕中,相得甚,奏请留视河工,有旨许之。巡抚择良日筑坛于公馆之左,僧道士绕坛诵经者数十人,巡抚日再至,蒋学士、 王先生从。及坛,蒋学士北面拜,巡抚亦北面拜。王先生冠毗卢冠,加沙①偏袒,升坛坐。学士、巡抚立坛下,诵经毕,乃去。如是者数月。河屡塞。辄复决。其明年正月,王先生曰:“堤所以不固,是其下有孽龙,吾以法镇之,某日,当合龙,速具扫②。”巡抚曰:“诺。”先期一日,扫具,役夫数百人,维扫以须。巡抚至,王先生佛衣冠,手铁长数寸,临决处,呗音诵经咒。良久,投铁于河,又诵又投。三投,举手贺曰:“龙镇矣!”巡抚合掌曰:“如先生言。”明日,水大甚。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扫下,数百人皆死。居数日,王先生又至,投铁者又三,扫又下,死者又数百人,堤卒不合。
张惠言曰:余居江南,辄闻山东河工事,未审。及来京师,杂询之,多目击者。呜呼!佛氏之中人,至此极哉!书其事,使来者有所儆焉。
王先生既蓄发,名树勋,以资入待选通判。本扬州人,或曰常州之宜兴人。当其为僧时,故有妻子也。 僧号嘿然。嘿然者,亦其未为僧时号。伊江阿谪戍伊犁,王先生送之戍所。闻其将归谒选③云。
(选自《敬柯文集》三编)
[注] ①加沙:“袈裟”,佛教徒的法衣。②扫:通“埽”,治河工程中用以护堤和堵口的器材,预先以柳、草等捆扎而成,大者杂以土石。③谒选:去吏部等候选派。
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巡抚伊江阿昏聩无能的一项是( )
①伊江阿好佛 ②王先生入则以佛家言耸惑巡抚 ③官吏之奔走巡抚者,争事王先生 ④巡抚择良日筑 坛于公馆之左 ⑤巡抚合掌曰:“如先生言。” ⑥巡抚命下扫,众皆谏,不许
A.①②④ B.②④⑥ C.①③⑤ D.②③⑤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先生过去当过和尚,曾经因为贻误了一些士大夫而被驱逐,但巡抚伊江阿却十分相信他,对他 像对待老师一样恭谨。
B.蒋学士本是王先生的徒弟,后来被伊江阿请来治理黄河,师徒二人互相勾结,不但没治好黄河, 反而使好几百河工枉送了性命。
C.伊江阿由于昏聩无能,听信王先生和蒋学士的耸惑,多次治理黄河无功,因而被贬谪戍伊犁,但当王先生送他去时又听说他将要回来等候吏部选派。
D.本文叙事简洁,选材精当,略写王先生的出身及其专横表现,详写其故弄玄虚用所谓佛法治黄河 的丑态,使文章的讽刺意味大大增强。
解析:《书山东河工事》写的是清代时治理山东黄河决堤的事,揭露了清代统治者凶残任性而又昏聩无能的丑态。文章叙事简洁,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昏聩而又专横的山东巡抚伊江阿和他的帮凶王树勋的丑恶形象。文章先介绍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主要人物山东巡抚伊江阿,接着马上揭示出伊江阿好佛的特点,以引出另一主要人物王树勋。在重点介绍王树勋的耸惑巡抚和专横之后,又带出第三人蒋学士。主要人物全部登场后详写他们治河的事,把王先生和蒋学士、伊江阿的丑态尽显出来。最后作者又直接站出来写几个人的结局,不仅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还使读者对清朝政治的腐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答案:1.①的“好佛”和②的“筑坛”都不是“昏聩无能”的表现,⑥表现的是专横,所以选D。2.文中是写王先生将要回去等待吏部选派,而不是伊江阿回去等待吏部选派,所以选C。
【技法指津】
叙事类古代散文与记人类古代散文不同,它主要通过叙事,或体现人物品格,或表达作者情感,或反映某种哲理。因此同学们在阅读时,除了要注意事件中人物的言行心理之外,更要注意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局,看事件是在什么背景、什么环境中发生的,在事件的过程中有些什么人加入进来、有些什么事发生,事件的结局又是怎样,努力从中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悟出事件所蕴涵的哲理。而所有这些,都需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得出,不认真仔细地阅读是难以理解到位的。
具体阅读方法如下:
1.认真阅读,梳理好层次。
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是非常讲究层次的,所以在阅读时要注意它的层次性。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军,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的说辞,有条有理,分析利害关系透彻精辟,历代评论家十分赞赏。《荆轲刺秦王》,结构层次清晰: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第三部分——高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本文写得沉雄悲壮,叙事中有着很强烈的抒情笔触。这样梳理文章层次,有助于我们从中提炼如“剪裁恰当,详略有序;铺陈夸张,讲究修辞;善用神话和寓意说理”等这些叙事特点。
2.概括要点。
一句话概括内容,把握文章脉络,分析人物形象。
《烛之武退秦师》重点写烛之武的言辞,表现他的机智,其中也有对秦穆公的老谋深算以及晋文公的冷静沉着的表现。《荆轲刺秦王》记叙了荆轲刺杀秦王的全过程,再现了当时血染秦庭的壮烈场面,塑造了荆轲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鸿门宴》展现了项羽与刘邦的激烈斗争,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樊哙、张良、范增……
3.鉴赏语言艺术。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的叙事传统和语言艺术对史传文学、散文和小说创作的滋养,尤为明显。
叙事是要说话的,因此要特别注意说话人说话的态度、切入点、内容以及结果。说话人的态度主要因听话的对象不同而变化,同时说话人的性格也决定了说话人的态度,能说出“杀去东京,夺了鸟位”的只有李逵,林冲、吴用等情形再急也不会有这语言。谈话的切入点也非常重要,如果触龙也和其他大臣一样去劝说赵太后,结果肯定是遭“唾面”,而触龙从不爱吃饭、宠爱幼子入手,最后才说到正题;烛之武选择“夜缒而出”的方式,打消秦伯的戒备之心,使说辞得以完成。古代先秦散文中记叙的人大多长于辞令,或机智幽默,或生动有趣,或言辞犀利等,从这些方面分析人物,更能把握人物特点。
【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初见秦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东破宋,西服秦,中使韩、魏,地广而兵强,战克攻取,诏令天下。齐之清济、浊河,足以为限;长城、巨防,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迹无遗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东服于陈。当此时也,随荆以兵,则荆可举;荆举,则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弱齐、燕,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复与荆人为和。令荆人得收亡国,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
……
且臣闻之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何以知其然也?昔者纣为天子,将率天下甲兵百万,左饮于淇溪,右饮于洹溪,淇水竭而洹水不流,以与周武王为难。武王将素甲三千,战一日,而破纣之国,禽其身,据其地而有其民,天下莫伤。知伯率三国之众以攻赵襄主于晋阳,决水而灌之三月,城且拔矣。襄主钻龟筮占兆,以视利害,何国可降。乃使其臣张孟谈。于是乃潜行而出,反知伯之约,得两国之众,以攻知伯,禽其身,以复襄主之初。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秦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可兼而有也。
臣昧死愿望见大王,言所以破天下之从,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大王诚听其说,一举而天下之从不破,赵不举,韩不亡,荆、魏不臣,齐、燕不亲,霸王之名不成,四邻诸侯不朝,大王斩臣以徇国,以为王谋不忠者。
(选自《韩非子·初见秦第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战克攻取,诏令天下(克服)
B.荆王亡走,东服于陈(归附)
C.武王将素甲三千(带领)
D.大王诚听其说(如果)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随荆以兵,则荆可举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B.以视利害,何国可降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C.右饮于洹溪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淇水竭而洹水不流 蟹六跪而二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国向南攻破了宋国,向东打败了楚国,向西征服了秦国,在中部使韩、魏两国臣服,但最后却因一次战斗失败而亡国。
B.秦国与楚国发生战争,大破楚国,可是秦国的谋臣们却没有将战争进行到底,而是引军后退,重新与楚国讲和。
C.商纣王拥兵百万,周武王只有士兵三千,但只战斗一天,周武王就攻破了商纣王的国都,占据了他的土地并统治了他的人民。
D.赵襄主在城池即将被攻克的时候通过占卜预测吉凶,并派张孟谈打破了韩、魏与智伯的约定,最后与韩、魏联手打败了智伯,恢复了自己原来的地位。
4.文中,韩非子主要陈述的观点有哪些?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