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证以活其理
2014-09-02许友超
许友超
【教学过程】
师:昨天晚自修跟大家见面后,我对这节课非常期待。为什么期待呢?因为短短的十分钟,大家带给我很多精彩。今天早上,我再次回顾了大家写在纸卡上的经典的比喻论证,我沉浸在这些比喻论证所陈说、论证的哲理之中,久久走不出来。
戏剧化的是,宾馆的写字台上放着一本《名言有毒》,我是在大家所推荐的比喻论证所论述的哲理之中幸福地“中毒”了。
有位同学推荐了爱默生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的格言:“快乐好比香水,你不可能把它泼到别人身上而自己不沾染一些。”那么,大家把这样浓郁的幸福感泼洒给我的同时,你们是不是也感受到了一些幸福呢?
我期待今天来跟大家上这节语文课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大家推选出来的经典的比喻论证可以说是有水平、有趣味,但也有问题。有水平,值得学习;有趣味,值得分享;有问题,值得研讨。首先看一下其中经典的几例,(投影)请推荐者来为大家读一下。
生: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同时存在着。但当这个硬币旋转起来的时候,谁又能分清它是哪一面呢?
师:你为什么要推选这个段落呢?
生:因为我觉得这段文字不是简单地使用一个比喻说理,而是选择了两个喻体,而且这两个喻体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事理中的关系和硬币两面之间的关系相对应。
师:也就是说,你认为它把好与坏、善与恶之间的关系用硬币的正反面来比喻是非常贴切的。我也认为这个比喻说理的段落非常精彩,精彩在于它非常的贴切。(板书“贴切”)
我们还有同学推选了另外一段,和这一段有相似之处,(投影)我们请他来读一下。
生:死,不过是生的一个对立面,它与生的关系,仿佛是彼此映照在镜中的一个影像,彼此包括,并时时刻刻在互相观望和对峙。
师:这段文字是用镜中的影像来比喻生和死。这两位同学所推选的段落,用硬币的两面和镜中的影像很好地论证了好与坏、善与恶、生与死的理,论证了二者之间矛盾、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我们再来看下一个。
生: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的训练。简单地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人们常常在幸福的金马车驶过去很远,才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
师:给大家说说推荐的原因吧。
生:这段话谈幸福,很贴近生活。用金马车来谈,强调人们在幸福面前常常忽略幸福的存在,很贴切。
师:“贴切”现在成为了大家回答问题的一个核心词,这段比喻论证的确很贴切。我是如何看待这段文字的呢?我认为,和前面两段文字相比,这段文字的比喻论证变得丰富起来了(板书“丰富”)。首先,用需要经过训练才能欣赏音乐的耳朵来说感受幸福的心灵需要训练的理。其次,将陪伴在我们身边的幸福比作我们正在乘坐的金马车,可是,生活中太多的人,因为着意于远在天边的玫瑰园,而忽略了盛开在窗前的玫瑰花。很多时候我们身处幸福之中而不自知。幸福是一种能力,它需要训练,进而能够更好地获得。
还有一位同学,不但将目光投向教材,而且说到了很多的经典,(投影)请为大家读一下你推荐的文字好吗?
生:一是南橘北枳,论境;二是黔驴技穷,论技;三是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论器量;四是狐假虎威,论实力真假;五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说的是有实力、有准备、有雄心的人定能够抓住机会,成就一番伟业。
师:这些比喻论证都很经典。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也是出自课内的经典。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出自课内的经典比喻论证的篇目,就是大家升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大家还记得是哪一篇吗?
生:《劝学》。
师:在这一篇中,荀子为了论证“学不可以已”的观点,举了丰富并且贴切的比喻来说理。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个比喻,论说学习可以使人得到提高。之后用“煣木为轮”的比喻强调学习可以令人发生改变。本是合于墨绳测量的木材多么直,当用火加热制成车轮,纵令槁暴,也不会恢复挺直的状态,可见这种改变是多么彻底!学习可以令人提高,学习会令人发生彻底的改变,因此,学不可以已。
《劝学》中的这种比喻论证手法,我称之为“并举式的连续设喻”,也可简称做“劝学式”。看似并举的、丰富的比喻之间,有着严谨的逻辑之美。(板书“逻辑”)
我与大家分享的另外一个经典是《拿来主义》中的比喻论证。这是一篇运用比喻论证说理的精品,鲁迅将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大宅子里有鱼翅、鸦片、烟灯、烟枪,还有姨太太。它们和文化遗产是完全不同的,可是,它们之间又有相似的特点(板书“似”),那就是都有可取可舍之处。
得了这大宅子的穷青年则有“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放一把火烧光”的昏蛋、“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的废物和“占有,挑选,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的“拿来主义者”几类。先生是用大家所熟知的事,来论证很深的理,有很好的论证效果,这种论证不可谓不巧(板书“巧”)。
大家需要注意,当叙述过程与你论说的理相契合时,论证就完成了。人们常说,会说的说个理,不会说的打个比。比喻论证可以起到巧而说理的作用,所谓“喻巧则理至,神似则理明”。(在“巧”与“似”的两边补充完整板书“喻巧则理至,神似则理明”)
不过我还需要提醒大家。我们提交上来的卡片中,有三个同学所写的不是比喻论证,而是论证过程中用到了比喻修辞。二者很不一样,比喻和比喻论证就如同孪生姐妹,比喻论证是比喻作为论据存在,它要证明自己的本体,也就是你的观点。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误将论证过程中的比喻修辞当做比喻论证。
《拿来主义》所运用的比喻论证方式,我称之为“整体式的连续设喻”,可以简称为“拿来式”。
我们分享了这么多,也知道了用比喻论证说理的妙处和效果,接下来需要的是实战。
请大家看投影。当你看到这个图片的时候,你想到了哪里?
生:索契。
师:想到索契,你会想到什么事件呢?
生:冬奥会上的四环事件。
师:是的。索契冬奥会上,代表着美洲的那朵雪绒花最终没有绽放。这一事件发生后,许多人大事吐槽,表示这么重要的仪式出现这样大的疏漏,实在是不够完美。也有商家抓住机会,马上推出了索契瑕疵衫。俄罗斯人很淡定,他们在闭幕式上很好地弥补了这一不完美之处。
说到完美,有人认为要追求完美。知名管理培训专家余世维说:“细节的最高境界是追求完美。”也有人主张何必完美。法国作家法郎士说:“我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质。”关于这一问题,你持有什么样的观点呢?
下面,我们分组进行创作研讨,大家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件事,就这一话题写一段比喻论证的文字。第二件事,分享。请主动阅读组内每个成员所写的稿子,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修改的建议。第三件事,推荐。选出组中最好的文字后大家共同完善,并请组内书法最好的同学,将完善的成果写在纸卡上,之后借助实物投影为大家展示。我说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为了让活动进展得更有效,每个组要推选出负责人。为了交流方便,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离开座位。
(学生进入活动状态,教师在各组走动,了解学生研讨的情况。之后进入全班交流)
生(展示作品):完美如同还未切割完成的钻石,缺的是最后那一刀。纵使前面的切割刀刀精准无比,最后一刀若切割失败,就会抹煞所有绚烂的光彩。只有最后一刀也精准,才能折射出永恒的完美之光。
师:你们组为什么要推选她写的这一段呢?
生:首先因为她的这个比喻论证很贴切。(学生们笑)其次,她把追求完美的过程很细致地写在比喻中——这段写得也比较追求完美。(学生笑)
师:大家看一下,如果作者只是说追求完美的过程是富有价值的,在这一过程中,力求每一个细节的完美是必要的,这种说理会显得苍白。而她用切割钻石的过程来说理,这样一来,我们班里一定有一些同学在若干年后依然记得,曾经有个女生用切割钻石的过程来说“在细节上要追求完美”的理。这或许就是比喻说理所独有的一种魅力吧。下面请第二组的同学来分享。
生:完美如同切割精细的钻石(话未完,学生大笑)
师:这是引用还是巧合?
生:是巧合。(学生又笑)完美如同皎皎明月,孤独地在夜空中发光。完美是孤独的,因为完美独一无二。
师:这里面的比喻似乎是变得丰富起来了。只是,你认为皎皎明月的孤独状态是美的,让人有些费解,虽然每个人心中的完美境界会有差异,但是,这孤独的皎皎明月到底是圆月、半月还是残月,我们并不知道,也就是说作者并没有准确地呈现出自己心中的完美状态,导致比喻与所说之理脱离,因而不具有说服力。
我们请最后一组的同学来分享。
生:我们组的有点另类,就一句话。我的观点和其他人的不一样。我认为追求完美是不现实的,所以我写的是,完美是无底洞的洞底。
师:你认为我们只能向完美走去,却永远不可能到达。就是没有完美,因为无底洞的洞底是不存在的。那么,你认为追求完美的过程有没有价值呢?
生:还是有价值的。
师:这句话是你独创的吗?
生:是的。
师:你的这句话是多好的运用比喻说理的格言啊!可以称之为箴言妙语,虽然短,可是很耐人寻味。握个手吧!(学生笑)
因为时间很短,大家能写成这样,已经带给我一些惊喜了。下面,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习作。(投影)
若日光长在,黑夜无存,则日夜更替的晨昏之美何在?(劝学式)若将秦时兵俑补缺、抛光、着色,则古旧文物的岁月之美何在?(拿来式)世间事多以不完而成其美,求于完者常反失其美,于事于人当慎戒之。
师:我写得怎么样啊?(生齐声:好!教师拿着话筒走到一名学生身边)你觉得怎么样?
生:我觉得你写得很好!
师:好在哪儿呢?
生:好在“贴切”,(学生们笑)还很“丰富”。
师:谢谢你,你给作者留足了尊严。谁发现了文字中的不足?可以给我提提建议!
生:我觉得第一组比喻不见得完美。比如“日光长在”并不完美。
师:你在质疑我这段文字中的逻辑关系。你认为白天与黑夜的交替才完美是吗?这就涉及比喻论证的一个特点,它与例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都有不同,那些论证方法讲究的是事例的精准性,而比喻论证很多时候带着作者自我认知的色彩。因此,虽说比喻论证也有它的优势在,但我还是建议大家能够与其他的论证手法结合起来运用。
我自己也反思了这段文字中的问题,以第一组“劝学式”的比喻论证为例,我们说要贴切,要丰富。这第一段文字不够丰富,它多单薄啊!所以,我自己反观这段文字时做了调整,调整之后的文字是这样的。(投影)
若日光长在,天地永昼,黑夜无存,日夜更替的晨昏之美何在?若春花长笑枝头,秋叶永不凋落,冬夏不复更迭,四季交替的轮回之美何在?没有跌倒的学步少了些感怀,没有疼痛的青春少了些回味,没有皱纹的祖母少了些慈祥。体味不完美之完美吧!多一些悦纳,少一些挑剔;多一些体谅,少一些苛责。你我本不曾完美,心念一转之际,你我依然完美。
师:调整之后怎么样?
生:我感觉调整后比先前丰富了。
师:那么,有没有问题呢?
生:一定要说问题,那就是一直这样说理,不大够分量,可不可以加入具体的实例?
师:是的。比如可以考虑加入整体式的比喻论证。我自己的反思是什么呢?我认为,这段文字看起来是丰富了,但丰富的内部隐藏着单调。第一段说的是时序问题,第二段说的还是时序问题。第三段才谈及人事。所以,我对它做了又一次修改。(投影)
若日光长在,天地永昼,黑夜无存,日夜更替的晨昏之美何在?若瀚海永宁无浪,长空久晴无雨,皓月长圆无缺,自然风物的参差之美何在?没有跌倒的学步少了些感怀,没有疼痛的青春少了些回味,没有皱纹的祖母少了些慈祥。体味不完美之完美吧!多一些悦纳,少一些挑剔;多一些体谅,少一些苛责。你我本不曾完美,心念一转之际,你我依然完美。
师:还是有问题,还可以再修改。这些文字是为了拿来和大家进行研讨而写下的,它并不让我感到满意。整体式的比喻论证我也不满意,它哪里有鲁迅先生笔下“欣欣然的蹩进卧室”的那种形象感呢?所以,我让这个人开始在这里活动。修改之后成为了这样:(投影)
今有一人,得秦时兵俑。调陶泥以完其豁缺,镂雕花以美其图案,绘五彩以新其颜色。此俑完则完矣,美何在哉?然诸事尽毕后,其人自视颔首,捻须而笑,不觉其悲。
世间事以不完而成其美者众,何必劳神苦思、痛心扼首于璧之微瑕,浑不见其璧之玲珑者乎?
求于完者,常反失其美。于事于人,当慎戒之。
师:似乎好一些了,可是我认为还不够。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我刻画了一个以完好为完美的极端人物。不过这世间还有一类人,他们以残缺美为完美。因此,我要试着找到这种行为的对立面,进行思辨,以使得自己的认识更深一步。当我们的认识中出现矛盾、冲突时,思维深入一步的机会有可能就来了。所以,我在这段文字中又加入了一个人。(投影)
今有一人,得秦时兵俑。调陶泥以完其豁缺,镂雕花以美其图案,绘五彩以新其颜色。此俑完则完矣,美何在哉?
今有一人,亦得秦时兵俑。恨其太完,以损其目;忧其古意不足,而令常暴风雨。此俑残则残矣,美亦何在哉?
世间事以不完而成其美者众,以完好而成其美者亦众。何必劳神苦思、痛心扼首于璧之微瑕,浑不见其璧之玲珑者乎?
师:关于完美,同学们的主张不同。可是,在我们一遍遍锤炼、完善自己文字的过程中,文字和我们自身都发生了变化。这或许就是追求那个无底洞洞底的魅力之所在吧!非常感谢大家!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教学思考】
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常被质疑。多年来作文教学大多处在随意、无序、无效的尴尬状态之下。因了这样的背景,我做教学设计时便希望这节作文课能够体现自己一直以来的教学尝试。(1)向经典学——和学生一起,以经典为示例,学习为文之法;(2)向已知学——温故知新,从熟悉的领域中探究新知;(3)向过程学——教师参与写作实践,了解“水”的深浅、冷暖,并将自己的作文成果与作文过程和学生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实现师生共同的进步。
我一直主张“写法读中来”。学生要阅读经典,并向经典文章学习写作之法。因此,这节课在语文知识落实这一环节,我选择了课内的经典《劝学》和《拿来主义》。在选材的过程中,很多课内经典曾涌入视野,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鱼我所欲也》《庄子》中“曳尾涂中”的故事等。最终确定了这样两篇,一来这两篇都是课内经典,学生举例时提到的不少,学生相当于向已知学习,没有疏离感;二来两者的比喻论证一为典型的并举式比喻论证,一为整体式比喻论证;三来文章一古一今,希望学生可以意识到,要学为文之法是可以去经典文言文那里取经的。由于这样选例、用例,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讨已知,在此过程中走向新知,便是一个很自然的生成过程。
另外,我也一直主张“向过程学”。所说的“向过程学”,这里特别指的是教师要参与创作,也就是过去常说的“下水作文”。教师和学生一起下水作文,才可直接体验到“水的冷暖、深浅”,自身体会了写作过程中的种种,跟学生对话才不容易有隔阂。我以为:一群只会品尝不会烹饪的食客,却要去教厨师厨艺,还要故作内行地指手画脚,这是要不得的。
不过,课堂上如果只呈现教师的作品,学生虽然对老师的文章有一种近乎天成的阅读兴趣,但于教师而言,却多少有些以此示范的优越感。自然,学生也会评议一番,或是提出相应的建议,可是若只停在这一层面上,到底还是遗憾,还是有浅尝辄止的不到位、不尽兴。这节课,我在跟学生研讨、评析之后,呈现给学生我的修改结果,学生可以在修改后的文字中看到他们的建议是如何在修改稿中体现的。一次修改呈现尚觉不足,还要在二次修改之后进行第三次呈现。如果时间允许,将学生修改的教师的文字和教师自己修改的文字做个对照,会更有趣,学习效果也会更好。
对于这节课,我有两点遗憾。
第一,我习惯于半文半白的表达方式,这种语言方式学生平日里很少使用。好在这次师生研讨的着力点并不在语言上。
第二,我原本希望在跟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随处可以机智地使用比喻说理,比如用爱默生的“快乐好比香水,你不可能把它泼到别人身上而自己不沾染一些”来表达学生带给我的感受,效果还好。若能将这样的方式融化在课堂的一些细节里,那真的是一种“无言之教”,也是一种享受。然而,未能做到。
有时候觉得每节课都似一篇文章。文章写好后,回看时会有得意的笔墨,也会有遗憾。或许就如这节课上学生所说:完美是无底洞的洞底。完美课堂便是那无底洞的洞底,然而,这个走向洞底的过程本身是富有魅力的,也是有价值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中学园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