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4-09-01张娴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张娴

摘要: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实用性都比较强的课程。如今的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创造性能力的工具。如果教师在课堂只是在给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从而压抑了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就与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不相符的,因而,在信息技术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自主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353-01

当今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信息急剧增长时代,而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其更新速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各种硬件、软件的更新周期缩短,人们刚刚学会的软件,没过几个月就被新的、功能更强大的软件所代替,导致要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这与传统的“知识教育”的教育思想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逐渐暴露了它的不适应性和局限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被看成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教育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不应是获取有限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取学习信息技术的方法,自主获取知识的本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创设有效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自己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而且要善于利用教学中产生的课程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注重情景的创设,学生的思维才会被激活,对新知识的探索才会主动。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例如:在word文字处理的教学中,教师先展示一篇图文并茂的文章,并告诉学生学了word以后你也可以编排出漂亮的文章。这样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巧妙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

适当的问题是探究的起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与怎样提出问题,是“自主探究”方案的关键。在传统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学到了“表面的、零碎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亲身的主动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因此,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带着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这一学习环节又可以分为独立探索和合作探索。例如:在教学如何在画图中《添加文字》时,在用多媒体演示时,有的学生精力不集中,教师可以这样说:“等会儿看谁能把自己的名字打出来时?”这样就会提起学生的注意力。等到学生打出字来时,一个个孩子的脸上充满了兴奋和喜悦,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名字打在电脑里了,这足以让他们兴奋的。

由于不同的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是不同的,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探索,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应充分肯定,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应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全体学生共同发展提高。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协作共事、能否有效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的倾听他人的意见,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显得十分重要。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之间不同的见解、观点、思路进行碰撞,学生通过群体的合作讨论,可以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得到新的启发,从而使自己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

三、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的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间的互动,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一字不识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一个不会学习的人必将被现代信息社会所淘汰,因此,教师在教会学生的同时,必须让学生会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真正的喜欢学习、主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在画图中画《多边形》一节时,只须向学生介绍画花盆的步骤,不忙讲解如何画盆中的鲜花,只是提示利用“多边形”工具,请同学们自己在操作中,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来完成。接着就让学生分成小组来完成鲜花的绘画。经过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探讨、学习、合作,很快就完成了鲜花的绘画。这样的生生互动,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操作方法,而且还拓展了思维,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养成一种与人共享成功的良好品质。

四、展开多元评价,享受成功快乐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主体要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全面,既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情感和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正如苏霍拇林斯基所说的,教学和教育的艺术和技巧就在于使学生感到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组织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应注意创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在教学活动应注意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创造条件帮助他们成功。例如: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形成了“学习—成功—再学习—再成功”的良性循环。

总之,信息技术是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更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现代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
高中政治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整合的思考
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解析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