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课堂闪动智慧的灵光

2014-09-01柳瑞华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求知欲关注朴素

柳瑞华

摘要:新课程呼唤开放性的课堂,呼唤一个充满生命力,充满希望与信任,充满人文关怀更能时刻闪烁智慧的课堂。尊重学生,双向互动是平等对话的基本保障。只有在每个教师的内心深处真正把学生当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才能充分发挥出一个“引导者”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才能在课堂上听到这样发自内心的平等交流。只有生动活泼、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才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关键词:主体;尊重;朴素;有效;关注;求知欲;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46-01

课堂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不断发现的教学,它更多地关注课堂生成的新情景(问题)、新内容、新方法、新过程,更多关注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化、创造性的生命活动。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如何做到朴素而有效呢?首先作为教师本身应该学好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立足课堂又要超越课堂。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实践者、实施者。课程具有生成性、开放性、动态性等特点。文本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与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的载体,文本的内容、价值取向等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过程的推进,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课堂是表现,不是表演”,这是课堂上教师角色的理性定位,是打造朴素课堂的基石。因为:“表现强调的是一贯性、真实性,注重的是自然流露和内在感受,课堂应成为师生智慧、个性、情感、认识发展和表现的舞台。表演关注的是一时性,它是一种作秀行为,注重的是外在的评价和效果。”有效的课堂关注是学生实实在在的认知收获、生命成长、情感体验。

记得在一次小学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用 “活泼 ”一词造句,学生甲站起来说:“XX同学性格开朗,在体育课上表现得很活泼。”老师点评道:“很好。”学生乙站起来说:“河里的水很活泼。”老师想了想说:“说水‘活泼' 很好,这个造句贴切。”学生乙微笑地坐下了。学生乙的造句很富有生气,也符合 “活泼”一词的含义,正反映了学生乙具有丰富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善于观察和想象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是儿童智力健康发展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乙的造句给予了积极的肯定,必然会更加促进学生乙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发展。教师注意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只有这样,学生长大后,才能具有蓬勃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仔细分析起来,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更多的细节被教师关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教育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体现在教师敏锐地捕捉教育细节,科学地处理教育细节上。

课堂上的教师要有一种极具舞台感的,充盈的教学自信心,饱满的精神状态,从容、缓急有度的语言,生动,恰当的肢体动作,有效地调控课堂教学,巧妙地化解知识的难点。“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新课标》告诉我们,跳出备课预设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批评,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课堂会因生成而变得美丽。

因为尊重,学生的想象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幼稚可笑的东西,就会觉得不幼稚;许多错的东西,就会觉得往往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尊重,学生思维火花激烈碰撞,课堂在师生心灵交汇的平台上,许多不曾预约的精彩,许多智慧的灵光就纷至沓来。生成也变得水到渠成,变得灵动而厚重。

在《床头上的标签》这一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床头上的标签”中来理解李比希这位“化学史上的巨人”,具有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突然,一向不爱发言的XX同学站了起来问:“老师,没有标签化学家李比希就不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吗?”面对突如其来的提问,是我始料不及的。我灵机一动,说:“XX提的问题很有挑战性,大家讨论一下:是那样吗?”孩子们兴致高昂,一时教室像烧开的水沸腾起来。

学生畅所欲言,接下来引导学生肯定了李比希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我庆幸自己及时关注了课堂的教学细节,我庆幸自己能尊重学生的看法,我庆幸自己捕捉了这个生成的信息,从而让课堂洋溢起生成的活力和激情。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预设是它的基本要求;然而在教学中,可以说没有一节课是风平浪静的,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预料不到的事,很多问题无法预设。因为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存在,他们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面对这些临时出现的情况,我们就要把握时机,加以引导,切不可置之不理,更不能粗暴对待。因此教育心理学要求教师要具备敏感、迅速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够随机应变,灵活机智地处置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面对学生的突如一问,灵机一动,就使学生多了一次习作的机会,而且在学生看来是那么“顺理成章”,那么不露斧凿痕迹。“灵机”不是别的,说到底就是“有心”,在有心者眼里,随时都能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东西,用来服务于教学。

布卢姆说得好,“我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是呀,就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有师生互动的生成创造,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才会闪动智慧的灵光。让我们永远追寻生成的美好境界,让我们永远期待生成的精彩时刻。”让我们在朴素的课堂中进行有效的教学并乐在其中吧。

猜你喜欢

求知欲关注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奥朗德“关注”锦江增持雅高
美国宗教自由报告“关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