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思想品德课学生积极性调动的几点看法

2014-09-01方雪梅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调动思想品德积极性

方雪梅

摘要:笔者在从事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作为教师要不断探索创新,将学科教学与课程教研相结合,探究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法,只有调动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从而提高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身素质,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积极性;调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16-01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即兴趣是我们努力做好一件事的最大动力。“要我学”与“我要学”最大的区别就是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只有调动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做人,学做真人。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在思想品德课上提升学生兴趣、调动其积极性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好的导入具有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作用。情景导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在展示情景时,如果只是用文字材料情景,或只是简单的讲述,学生缺乏情境体验,效果就不会理想。便于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利用多种形式展示情景:文字材料情境、图表材料情境、漫画情景、小品演示情境、动画情境、视频情境、教师的语言渲染、生活实例列举。从而激励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体验,丰富课堂教学。

思想品德课“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与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思想品德课具有时代性特征,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化。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还要加强教学与社会与生活的融合,使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走进生活,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与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收到预期效果。

二、实事求是,精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精选,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环境的改善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有法是指教学时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我们要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特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实施合适的教学方法。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自学辅导法、引探教学法、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无定法是指在实际教学时,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不同的教师,同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师,不同的学生,同样的教师和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的教学方法各不相同,因为每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各自的优点、缺陷和适用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就不适用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作业设置,探索作业多样化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因此,新课程下的作业目标注重的是学生素质的整体发展,以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的新理念为指导。与传统作业目标相比,它更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情感和坚强意志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的道德、生活及学习习惯的养成。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从而调动其作业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四、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多媒体以其独特的魅力走进了课堂,以活泼可爱的动画、优美动听的音乐、赏心悦目的图像吸引着学生。教学中运用得法,就可为思想品德创造更广阔的新天地。小学思想品德课,在内容方面比较浅显,知识要点较少,单纯地知识性学习、灌输式讲授就比较容易达成,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却缺乏有效激发。因此,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地利用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以其新鲜、活泼、生动的形象,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思想品德课的美、体验思想品德课的乐、陶醉于思想品德课的趣,使学生从不喜欢变成非常喜欢思想品德课。

五、尊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常说 “爱屋及乌”,对于教育来说,本身也隐藏着这样的问题。不论什么课程,如果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相信老师讲授的道理,愿意学习老师讲授的知识,自然就对老师讲的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如果不喜欢,甚至害怕这位老师要想他们对这位老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是很困难的。可见,要想提学习的积极性,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参考文献:

[1] 朱爱云.教学创意让思想品德教学有效而精彩.新课程学习,2013(4)

[2] 张文亮.浅议如何增强思想品德课的吸引力.教育教学论坛,2010(23)

猜你喜欢

调动思想品德积极性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调动感官,描绘多彩的世界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