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教学初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4-09-01刘春兴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1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刘春兴

摘要: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也就是学生改组自己所学知识,产生新颖成果的思维。创造性思维表现为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认识现实世界的能力,综合抽象的能力和敏锐的理解力,它能充分发挥人们从纷乱的事物中分析、研究、发现规律和寻求解决方法的潜能。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应积极投入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创新能力;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300-01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的高级形式,是指在创造活动中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的潜能人皆有之,只是在表现程度上有高有低,对于一般人来讲,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自我实现”或称“自我开发”的能力。只要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解决了本人以前未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表现。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国家之间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所以当今时代需要一大批能适应未来社会要求的创造型人才。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讲,相对于初中的其他课程,这门学科是比较抽象的。而抽象的东西对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因为人的潜力总是会在无形的事物中被激发出来。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必须从初中就注重这方面的锻炼与培养。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情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起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时,由于大气压强这个物理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物理教师应该多做些演示实验。如:将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学生: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创设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保证创新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所以,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让位于学生的学,做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而不是主宰者。宽容待人,让学生能平等地人人参与教学,使学生能克服心理障碍,大胆地质疑问难。其次,教师对学生要多肯定,少批评。对学生的独创、而与教师思维不同的表现,不要轻易加以否定,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思维方法甚至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加以压抑,不要讽刺与嘲笑,要给学生正面的肯定,并指出需待改进的方面,给学生一种“创新”的安全感,营造一片创新的土壤。

3、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必须重视“实验操作”,因此凡是教学内容能用实验操作的都安排学生去做,不仅如此,而且还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让学生实验操作。将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动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对于较好学生的分组实验,先明确实验目的,在帮助学生掌握实验原理的基础上,允许学生经过思考,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4、运用多种的教学媒体

让教学中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复杂的物理过程、模糊的物理模型通过各种教学媒体,直观、清晰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思维活动的动机。例如,在《光的折射》教学时,用一组有关《海市蜃楼》、《雨后的彩虹》的课件作为课题的引入,在情感目标上能引发学生对现象强烈的兴趣,让学生渴望积极主动思维和参与探究。

5、拓宽知识领域,形成良好认知结构、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

开拓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有了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认知结构,就更能使学生容易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受到启示,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达到认识上新的飞跃。开拓学生知识领域,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必须建立牢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课内要狠抓“双基”的教学和训练,废除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讲要精,学要透,练要巧,用要活,减轻学生那些不必要的负担,扎扎实实地让学生学好课内的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使学生有能力打开分析问题的思路。其次鼓励学生求异和发散。求异思维是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去探索不同解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再次,多开展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延续,它的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学生容易接受,非常乐意参加。开展课外活动,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还可以成立各种物理兴趣小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这些活动的核心,它不仅要求有全新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还要有把思路变成现实的本领。

总之,物理教学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思考,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戴忠恒.心理与教育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2] 许国梁.中学物理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