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有效教学

2014-09-01韦红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

韦红

摘要:教育改革已实施多年,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极力深思和深刻探究的问题。随着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和演变,“有效教学”的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在实际教学运用中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12-01

课改虽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理解领会不到位,及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课堂教学出现了形式化,课堂教学层面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低效甚至无效教学。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结合我这几年来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和实践,我个人以为,在有效教学探索和推进过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升学习注意力

保证学生在课堂上不分心、少走神,集中精力参与教学过程,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是我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的基本立足点,通过丰富和改善教学形式,吸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看书讨论,增强学习兴趣。

二、坚持教学互动,提升自我学习力

传统授课形式,大多具有“单向性”的特点,老师在授课时一般不习惯于将时间放给学生,老师教授得辛苦,学生接受讲学缺乏积极性和互动性,授课结果容易出现低效甚至无效。根据考纲要求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灵活安排教学步骤,如对于高一的第二章第二节“有性生殖”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学“受精”、“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等内容,切实转变少数学生可能存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认识偏差,教师负责提供教具,并对学生学习不到位的地方要及时补充,更正错误,答疑解惑。课堂是教学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但课后也很重要,学生不可能把课上的每个知识都掌握,课后交流就起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深化学习效果的作用,针对有些学生性格内敛、主动性不足等特点,老师更需要主动与学生讨论交流。

三、关爱学生成长,提升教师感染力

对于教学方式的革新,笔者认为主要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转变教学观念,二是要对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个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始终做到三点:一是“以人为本”,将“以学生为本”作为教学导向;二是“发展”,包括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发展;三是“过程”,即学生的学习过程。这三个方面的核心是关注学生,把学生当作“教学之本”,处理好教师、学生和教材的关系。真正去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自由成长。教育不能“抓大放小”,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偏爱而是关爱优等生,不岐视而是鼓励后进生,不漠视而是重视中等生,使学生在与教师真诚交流、沟通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与尊重,在教学中,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积极引导学生培养和增强自信心,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这在活跃课堂教学氛围,集中学生的听课和学习的注意力等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运用学习技巧,提升学生领悟力

当前教师的教学条件优越,教学资源相对充裕。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利用一些新颖的方式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于某些教学内容,如“物质的跨膜运输”,“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等,可以制作一些图片动漫,配以声响音乐,不仅能吸引学生眼球,更赋予课堂授课动态化、直观化、趣味化,便于学生深刻地掌握知识。对于一些识记性的知识点,可以利用一定的想象力和技巧,来帮助提高学习效果,例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特点可以编写一些口诀来深化学习:“核膜消失显两体,形数清晰赤道齐,点裂数增均两极,两现两失重开始”。有些可以用谐音记忆法,如6种微量元素:“铁猛碰新木桶”(铁锰硼锌钼铜)。看似一些微不足道的教学小技巧,却契合了心理学、行为学的有关精神,从一定意义上看,实质上也正是对有效教学科学性特点的微观体现。

五、强化自身素质,提升个人影响力

对老师的情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对于德高望重、业务精湛、学识渊博的老师,学生自然会表露出敬仰之情,学习主观性强,愿意接纳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完成所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平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追求进步和提高,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在学生中形成了晕轮效应,学生的认可度增加,对于老师更加信服。教师的个人魅力,带来的便是对学生的影响力,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良好的课堂秩序,为有效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有效教学的目的是要实现从“组织教学”到“动机激发”,从“讲授知识”到“主动求知”,从“巩固知识”到“自我实现”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有效教学不能只体现在观念上,更要贯彻落实在行动中,不能片面地追求教学新形式、新方法,在课堂教育中为活动而活动,为故事而故事,否则不但没达到课改的目的,反而浪费了时间,与有效教学精神实质背道而驰,成了无效教学,而是要辩证地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现象的出现。教师需要从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教学质量入手,加强课堂管理,合理选用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方法,避免教学的主观随意性,避免在形式与内容关系上舍本求末,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价值导向,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特点,走优化课堂教学之路,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的性和有效性。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