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的家长过来看一看
2014-09-01孟迁韩铭
孟迁++韩铭
吃完饭,三岁的凡凡开始把他的书包拿出来,翻出所有的书本,妈妈开始以为他在看书,过一会再看他,小家伙却在撕书,其实早之前小家伙就有这个举动,对他也再三教育,忍无可忍,妈妈动手打了他的小手。当时用力不大,可小家伙却非常伤心地哭了,而且一副受了莫大委屈的样子。妈妈无法理解他当时的想法,是不是在想妈妈对他的责罚是不应该的,还是在想书本其实不重要。事后,我再问小家伙下次还会不会撕书,小家伙摇头说:“不撕了,撕了妈妈打手。”
妈妈在育儿日记中感叹:对于孩子的体罚很多专家都说不应该,但是教育他又该从哪里下手?唉,真难。
您遭遇过凡凡妈妈的烦恼吗?您体罚过自己的孩子吗?您赞同体罚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吗?
事实上,对于体罚的问题在现实中是无休止的争论,在瑞士等国家立法禁止体罚孩子的同时,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体罚也闻名遐迩。
在不久前的一次演讲会上,我对到场的听众做了现场调查和讨论,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于体罚的看法与个人的童年经历关系很大,那些在小时候没有遭受过体罚的人,坚持认为:干嘛要打孩子?完全可以用其它方式解决问题呀,我的父母就从来没有打过我。那些小时候遭受过体罚的人又分为两类,一类是遭受了父母比较适当的体罚的人认为:体罚很必要呀,我很多毛病都是爸妈打了我才改正的,而且我并没有感觉受到什么心理伤害,没有任何心理阴影。另一类是遭受了不公正的失当的体罚的人认为:体罚让我感到屈辱,产生怨恨,在有小孩之前,我一直发誓有了孩子之后绝对不体罚,可是到了现在却还是禁不住打孩子,而且,不少时候并非孩子本身犯错,而只是自己当时不高兴,我自己都搞不清这是为什么。
我不认为非体罚不可,深信不体罚也可以把问题解决得很好,也不提倡体罚,但是事实上,这和父母的经历和个性以及对教育的理解有关,很多时候都是无意识中自然而然采用了某种方式。对于不体罚孩子的父母,我们另当别论。现在我们讨论一下,如果你总是忍不住使用体罚的方式,有些事情你应该了解,并且需要注意:
·亲子关系不融洽,体罚孩子是大忌
国内曾经出现过“行走学校”,行走学校崇尚行万里路,在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中教育孩子,而在这些学校中,充满了暴力体罚,北京电视台《谁在说》栏目就此采访我时,我说:孩子感到什么比我们想做什么更重要。同样是体罚,孩子们既可以从中感到父母的爱、关心和对自己的责任感,也可能理解为被压迫、被侵犯从而感到愤怒和屈辱。两者的区别来自于亲子关系的基础和具体体罚原因。亲子关系亲密融洽,才具备惩罚的情感基础,亲子关系冷漠对立,惩罚自然是雪上加霜。
如果孩子犯的错是因为无知,那么,我们应该告知孩子相关的事理;如果孩子是初次,那么我们应该提出“警告”;如果孩子是不小心而不是故意,我们应该提醒并理解……不宜轻易使用体罚,除非孩子严重伤害、妨碍别人。同时,一定要孩子服气才行,否则一定会伤害亲子之间的感情。
·8岁以后,体罚无法再给孩子震慑力
1岁多的孩子,你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因为还没有太多的自我意识,但是到了两三岁,孩子就不会那么听话了。同理,8岁以前,孩子处于“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这时孩子做了什么事,身体如果有了痛苦,以后就不会做了。所以,对于8岁以下的孩子,体罚确实能有效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的认识能力和自尊心不断增强,体罚便不再好用了。
很多父母在孩子两三岁,9岁到10岁这个阶段非常不适应,觉得孩子很难管,就是因为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经历了成长的飞跃,而父母没有跟上来。
·体罚个性强的孩子,极容易造成逆反
教育是最因人而异的,外向的孩子和内向的孩子不同,同属外向或者内向的孩子之间也不相同。内向的孩子通常不宜体罚,尤其是较重的体罚。外向的孩子也要因人制宜。大体来讲,外向的孩子分为两种,一种是敏锐而从容的,一种是莽撞急躁、经常手忙脚乱的,对于前者一般比较省心,对于后者,我们首先应该悦纳而不是苛责孩子的天性,更多提醒和帮助孩子梳理和控制自己比体罚更有效。
对于个性很强的孩子,一定要注意给他发言的机会,否则极容易造成孩子逆反。
·父母的威慑力,并非通过“打”来实现
孩子是用来爱护和引导的,不是用来让脾气不好的父母撒气的。很多父母打着体罚的名义,其实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过重的体罚会造成孩子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伤害。其实,有的父母,一个眼色孩子就怕了。有的父母严肃问几句就够了。但是有的父母却要打一顿才行。我的一个朋友说,儿时她对母亲发火,父亲只是把手郑重地放到了她的肩膀上,她马上感受到巨大的威慑,并且有所收敛。这种善用“威慑”的本事是应该学习的。
·频繁使用体罚,降低父母的威信
调查显示,对于自己体罚的经历,如果只被打过一次,那么,对于为什么挨打一定是记得清清楚楚;如果被打过很多次,那么只能记住比较特殊的几次;对于经常挨打的孩子,他们往往只记得“爸爸/妈妈总是打我”,对于为什么挨打却不怎么记得。
体罚,能不用就不用,能用其它方式代替就代替。频繁使用会“增强”孩子对体罚的适应和抵抗力,同时也降低了父母的威信。一旦孩子被“打疲了”,父母说什么、做什么都没有任何效果了,甚至能出现和父母对打的情况,孩子也很容易把暴力的方式迁移到他与同伴的相处中。哪怕父母再生气,一个月内不要超过两次体罚孩子,而且越少越好。
·做不到打完不心疼、不后悔,就别打了
假如孩子做错事,你一定要采用体罚的形式,那么请不要在打过孩子之后,当着孩子的面哭或者面露后悔的表情,孩子会认为你下次肯定不忍心再打他了,从而重犯错误。假如你在孩子哭后,去哄孩子甚至向孩子道歉,孩子就会认为错的人是你而不是他。
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常识:自相矛盾无法取得别人的信任。如果我们表现出不一致的态度,孩子就会怀疑父母会不会有问题。
如果做不到打完不心疼、不后悔、不道歉,亲,就别打了。
·“秋后算总账”式的体罚对孩子有害无益
对于孩子来说,事情的因果关系需要联系紧密才能理解,如果事情过去几天再惩罚或几件事加起来一起惩罚,孩子会不清楚自己为何受罚。这样的体罚,大部分情况是在找理由发泄自己的怒气。
·别在人前体罚孩子
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心,一定要避免在公共场合惩罚孩子,家里面有客人在或者孩子的同伴在也不适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