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减负”,您有什么话要说?

2014-09-01徐永晨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减负提质作业

徐永晨

“减负”,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再次谈起,是因为最近关于“减负”,又有了新的内容。据了解,近期,很多地方教育部门为加大减负力度,叫停双休日学生在校补课行为,并取消早晚课,范围包括义务阶段和高中阶段的学校,甚至毕业班也不例外。针对这一系列减负措施,学校、教师和家长们看法不一:或拍手叫好,或持反对意见。对此,您有什么话要说?

这样的减负,您怎么看?

我为这样的减负鼓与呼

泰来县第一中学 刘小波

长期以来,为了争夺重点中学、大学的“入场券”,家长拼其所有,把孩子的课外时间安排得满满的;学校采用时间战术,把早晚课及双休日安排得满满的,“月假”成了学生最奢侈的休息日;课上满堂灌、布置题海作业,成为一些教师中高考“制胜”的法宝。似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冲出重围,从而到达“胜利”的彼岸。

可是,中高考毕竟只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毕其功于一役”的功利性做法,很容易让孩子失去终身学习的乐趣、生活的情趣和幸福的“童年”。这种短视的拔苗助长的行为,让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成了“拼命三郎”:拼时间、拼补课、拼分数。

当看到教育行政部门要求所有的学校取消一切补课行为的重要举措时,我忍不住为其点赞,因为这是给教师减压、为学生减负的好政策,也是继续深化改革的信号。

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学校和教师“拼时间”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错误地认为时间=分数。于是,一场比时间的拉锯战就“你方登罢我方上场”了。而这条“减负令”颁布后,所有的学校在时间上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抢跑”就是犯规。诚如是,势必会对学生减负大有裨益。

减负可以倒逼课改。现实教育教学中,影响课改进程的因素很多,其中教师拒绝“改变”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减负提质”的大背景下,学校若想发展,就必须进行课改,教师就必须主动参与课改,以激活学生学习主体意识,释放教师自身求变、创新发展的活力。

陶行知先生曾有“教育给孩子六大解放”之说,即解放儿童的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和时间。若想达到这些“解放”,唯有“减负提质”才行。取消校内补课,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解放”学生的目的,让学生走向读书、走向兴趣、走向好习惯、走向自主发展,从而实现“不让孩子成为过早凋零的花朵,让学生成为自由成长的向阳花”的教育目的。

因此,我为这样的“减负令”鼓与呼,期待政策能持久,并落到实处,更期待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改革更深入,更有实效性。

加大减负力度的关键不是叫停补课

湖北省宜城市龙头中学王家成

从去年2月北京出台号称史上最严的“减负令”,到教育部公布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类似的“减负”话题一直在持续“发酵”,这其中所传递的信号和意义不容忽视。但是,从学校到家庭,却弥漫着对“减负”效果的怀疑,甚至是不屑一顾的情绪。这些出台的减负规定,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可执行起来效果并不好,为何?

首先,缺乏严格有力的保障执行机制。一个减负规定(或措施)颁布后,初始时还能起到一定作用,之后又回到原状,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对于违背者,没有明确的问责机制,即使有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其实“叫停双休日学生在校补课”之类不算什么新规,此前都曾出现过,如果缺乏严格有力的问责,执行的前景并不看好。

再说,“减负规定(或措施)”治标不治本,担负不了为中小学生“减负”的重任。当前,我国义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幼升小”“小升初”的择校热持续升温,在此压力下,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学小学课程,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就更大了;中高考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却没有实质性进展,学生升学还是用单一的考试分数作为选拔标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都必然被应试化,在这种每分必究的升学录取制度指挥下,为加大减负力度,叫停双休日学生在校补课行为,只能是听上去很美。即使学校能做到、能坚持,校外增负也是必然。

唯有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缓解择校热,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为学校办学和学生求学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减负才具有现实可行性。加大减负力度的关键不是叫停补课。

减负,难在哪里?

减负难,难在“推手”

江苏省东台市弶港农场农干桥学校 周国华

家庭推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力保孩子永当得分高手,让孩子赢在中考胜在高考……几乎已成为中国所有家庭的共识。家长自己充当家庭教师,给孩子加班加点者有之;违规请任课教师为孩子开小灶者有之;不惜重金将孩子送进校外培训机构者有之。为了孩子的分数,家长或千方百计地择校,或费尽心机地择班,一旦某教师教学分数有所闪失,家长便到校长室兴师问罪,导致教师、学校对分数的关注也逐渐异化。

教师推手。在强烈的需求下,有些教师禁不住利益诱惑,打起了有偿家教的擦边球。尽管各地三令五申地禁止有偿家教,但现实状况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多半是屈于家长或教师的压力,在各个家教的课堂间疲于奔命。结果却是劳“生”伤财,收效甚微。

机构推手。违规的有偿家教规模毕竟有限,社会培训机构便应运而生。于是,这个家庭看着那个家庭,你家送孩子去,我家也要送孩子去。好像谁家不送孩子补习,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结果是培训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学生们却苦不堪言。

学校推手。尽管各地早有明文规定不允许公布学校的升学率,但相关数据还是会流入社会,在民间或网络上进行比较。在有些会议上,也常能听到局长们在拿这些数据说事。因此,完全淡化分数的学校几乎不存在。于是,学校加班加点、学生作业量反弹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样看来,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第一推手当数家庭。改变家庭教育文化是“减负”工作的治本之策。当下,我们还是要从规范学校管理、机构办学和教师行为做起,然后逐步在全社会营造科学、健康的教育文化。长此以往,才能彻底治愈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教育病症。

减负,我该怎么做?

秀给你看,充盈“负”后时间

宝清县七星泡中学 王延双

作业少了,时间多了,这回放假干什么?很多学生直言不讳:“玩!”一男生更是拍手叫好,这回我不用挂机了(此生乃网游玩家)。有类似想法的学生不止一个两个。为此,上学期开学第二周,由政教处牵头,我校开展了“秀给你看”系列活动,活动分三步走:

第一步,我选我爱。本阶段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学生围绕以“发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充实自我、快乐自我”的“五个自我”为出发点,通过“爱什么干什么”“缺什么补什么”两项活动,每个学生都确定了自己的假期活动内容。许多学生还以共同的爱好为纽带,以社区为单位组成了兴趣小组,还制订了行动计划。

第二步,我行我酷。此为活动落实阶段。各班的兴趣小组五花八门。有读书的、有下棋的、有唱歌的、有绘画的、有练口才的、有炒菜的、有打篮球的、有绣十字绣的……每个小组配一名家长做导师,选一名学生做队长,按照预先计划在社区开展活动。随着活动的深入,社区内性质相同的小组还产生了良好的互动。

第三步,我型我秀。期末前某一周是“我型我秀班级展示”时间,此时段各兴趣小组集中展示;第二周是“我型我秀学校展示”时间,各班选送的活动项目会在这一时间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中展示。

从上学期的活动效果看,“我型我秀”是整个活动的高潮,内容比校园艺术节丰富,很多意想不到的活动都博得了师生们由衷的掌声。最有意思的是,每个展示活动都有奖,只是名目不同。有巧手奖、高手奖、最和谐团队奖、最佳表现奖、独一无二奖、最优导师奖……总之,就是为了激励学生把活动继续下去。

endprint

本学期的“秀给你看”活动刚刚开始,个别学生变换了小组,但热情不减。大家都在期待期末的展示活动,学生们正在为在“我型我秀”上的精彩表现而暗自较劲。

在研究与实践中“减负提质”

重庆市北碚区田家炳中学 罗晓玲

“减负”是每个人都盼望的,“提质”是大家梦寐以求的。减少“投入”增大“产出”是最好的,可是很显然,“减负”与“提质”是一对矛盾体,如何操作才能更和谐呢?学校可以从课堂和作业两方面着重进行研究与实践。

一、开展高效课堂的研究

第一,从“准、精、活”入手,奏响减负提质的协奏曲。

“准”即抓准学情、抓准定位。“精” 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活” 即教学策略活、教学活动形式活、学习方法活、练习作业活、用活学情、用活电教辅助教学。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前提,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这种“准、精、活”方式,让教师们明确方向,找准着力点,把劲使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上,实现“轻负”而“高质”的目标。

第二,以三个“特别关注”营造“轻松、轻负、高质”的高效课堂。

学校紧紧围绕“学生课业负担轻,综合素质发展好”这一主题,提出作业进课堂、培优补差进课堂、学习习惯进课堂三个特别关注。学校通过随堂听课,以“高效课堂标准”对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进行监控。评价数据现场记录,当节课后与教师见面,并且根据记录的数据与任课教师分析成败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有助于教师冷静听取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课中轻松、课下轻负,最终提质。

二、开展高效作业的研究

作业是巩固拓展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又是“减负提质”的关键环节,学校要求教师做到“五留五不准”,即留适时适量作业,留自主型作业,留分层型作业,留实践型作业,留养成型作业,不准布置超时超量作业,不准布置节日作业,不准布置机械重复性作业,不准布置随意性作业,不准布置惩罚性作业。

在学生用书方面,学校要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要求教师摒弃“题海战术”,认真精选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计作业,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和应用,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精要性,倡导分层作业。要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做、有做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及时向学生反馈、肯定成绩、督促订正,增强作业的反馈性和有效性。

学校要注重过程性的检查:检查教师的作业设计;随机检查学生作业;通过学生座谈了解减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督促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高效作业研究,可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减负提质”对学校工作起着现实的指导作用,对学生健康成长至关重要。社会呼吁素质,国家需要人才,这一切都有赖于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减负提质”的研究和实践中奉献耕耘。

减负须“多管齐下”

湖北省谷城县紫金镇中心学校刘堂刚

减负,我万分赞成。但是,并非教育主管部门出台几条新规定、喊喊口号,甚至层层的检查和督导所能解决的。因为档案可以做出来,样子可以装出来,考试的试卷却糊弄不出来。减负到底该走什么路,考试和评价的指挥棒指向何方,素质教育的梦想与现实距离到底还有多远,如何让学生轻负高效、从容愉悦地对待学习?突出减负重围须“多管齐下”。

首先是教育主管部门改革考试制度,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尤其要革新考试内容和录取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让他们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此乃减负之根本。

其次是校长、教师自觉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规范办学行为,转变观念,调整策略,提高实效,这是减负的关键。

第三是要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不单纯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不盲目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兴趣特长培训,给孩子增负,这是减负的保障。

减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单靠学校与教师来完成;不能急功近利,搞“大跃进”式的极左之举。考评的制度完善了,成人的心境高远了,学生的负担就减轻了。如此,教得精气十足,学得轻松愉快,减负将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虚无的“教育梦”。

减负,我们的期待

期待“减负”话题的终结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心学校 高杰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这为我们的“减负”带来了希望。面对党和国家“减负”的决心,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减负”不再成为话题——中低年级的学生不再参加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对学校的考核不再与分数和排名挂钩;多元化的绿色评价机制因地制宜地制定和实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被提高和强化;通过人为的、科学的人才流动方式,加大教师轮岗制的实施;逐步偏重对乡镇学校的软件和硬件投入,避免城区学校出现“名师”扎堆、家长“趋之若鹜”的现象,积极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通过教育均衡减轻“名校效应”;改变具有“指挥棒”作用的招考制度,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和成才空间,不再有“独木桥”,自然处处都是“阳关道”……

期待因情而定的减负

广西省藤县塘步镇第一中学邓善源

减负不能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社会及家庭的具体情况,应该因情而定。

对于校外公益性教育配套设施较完备、娱乐场所监管力度较严格的地区,学生课外有较多的选择,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应该彻底减负。

对于校外环境不好,没有相应配套设施的地区,许多学生放假时间不是去网吧就是去游戏厅,有的甚至跟社会上的“小混混”打交道,沾染了赌博的恶习。家长没空,忙于工作,放假时间学生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减负应减到何种程度,值得斟酌。

在一些农村地区,存在着许多留守儿童,他们的家长迫切要求有人替他们管教孩子。孩子在学校他们放心,放假时孩子不是去公路边瞎逛就是到池塘、河边戏水,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对于这种情况、这类孩子,应当如何减负?

有些家长在放假期间把孩子送到社会上的各类教育培训机构,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不为别的,就为了自己能够安心、放心。这样不但不减负,反而增加了学生与家庭的负担。社会的培训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反而会让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与全面的发展。有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参加昂贵的社会培养班,还不如放在学校让教师教导。

减负就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果减负违背了原来的初衷,甚至产生了严重的负作用,还有何意义呢?多听听社会与家长的声音,因情而减,学校与家长相互信任、理解、沟通,才能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

期待未来多样化的考试

吉林省磐石市实验中学刘冬梅

期望一:实行科学的学分制,弱化高考分数的作用。学分可进一步分为基础学分和兴趣优势学分两方面,兴趣优势学分要至少占最后总成绩的三分之一左右。未来高考如果采取平时记学分加高考成绩的模式,会使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兴趣取向,为高中以后的学习奠定发展方向,同时也能保持现行考试制度的优点。这样的考试模式难在平时学分的科学评价,需要通过改革试验积累经验,找到科学合理的学分积累模式。

期望二:实行“选餐”式的考试制度。学生根据自身特长,有选择地报考符合自身优势的某种考试内容和形式。“选餐”式的考试制度就是根据学校的类别和专业层次的差别,科学设计多种考试内容和形式,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取向自由选择考试的菜单。这既有利于学校挑选适合本校特点的学生,又能使学生找到适合自身学习发展的学校,较好地实现双向选择。这种考试模式难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考试菜单,考试部门须设计多种考试内容和形式。

期望三:取消高考,大学采取宽入严出的制度。学校对学生报考大学进行申报指导,确定大致报考范围,对于极端扎堆的个别学校,根据不同专业申报志愿情况,招生院校可以采取面试选人的办法,还可以在入学第一年实行“试学淘汰”制度,给学生重新选择的机会,对于最终留下的学生要严把毕业关,始终无法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发放只承认在本校学习过,但未能通过毕业考试的证书。这种宽进严出的人才培养模式,难在大学的人才考评办法上。

编者的话:这条“减负令”,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个信号,也是适应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需要。最近,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学术型人才的高考。终端改革必然会倒逼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学校和教师如果能提早进入改革模式,就会争取发展的主动权,就能早给学生“松绑”,并促进其更好发展。

下期互动话题:如何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那天,大海的单元检测考砸了,名列前茅到成绩中等。当他拿过试卷时,意外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看了一眼分数,然后将试卷揉成一团,放在脚下踩了几下,一脚踢到垃圾桶旁。

我默默捡起被大海蹂躏得残破不堪的试卷,转身进了办公室。

我知道,在这个时候批评他,无疑雪上加霜。还是让他静一静吧,等他接受了失败的事实,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再帮他分析。重要的是,我得让他明白,失败并不可怕。

在教学中和班级管理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吗?你有没有过手足无措的感觉?

endprint

猜你喜欢

减负提质作业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快来写作业
为城市提质而歌
人民调解提质升级见成效
作业
新疆:医保由“扩面”向“提质”转变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