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语言测试中的反拨效应及研究方向

2014-09-01刘戈

高教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效应考试影响

收稿日期:2013-03-20

作者简介:刘戈,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外语系讲师,应用语言学硕士。(广州/510303)摘要:近年来,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考试会对课堂教学、教育系统和社会产生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考试的“反拨效应”。从范围上说,反拨效应有微观和宏观两种。从性质来分,有正面的和负面的效应。此外,研究者们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对反拨效应的运行模式进行了多维的描述。目前在对反拨效应的研究上主要存在着三个问题:(1)如何较好地收集基准数据和测后数据;(2)对环境因素在反拨效应中的作用研究不足;(3)仍然需要大量的实证研究来证明那些受考试影响的因素也会对考试产生影响。

关键词:考试;反拨效应;教育系统;环境因素考试历来都不是一个中立的过程,它总是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考试所产生的最直接的结果之一就是它会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待教与学的态度,从而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学生更加努力学习。如果把考试当做是一个促进教学革新的手段,那么它的影响范围除了教师和学生外,还包括学校的管理者、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写和出版者甚至是教学的研究者。这种考试影响教育过程的现象在应用语言学领域被称为考试的反拨效应(washback effect)。对反拨效应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877年。Latham(1877) 认为考试不仅仅影响了教师、学生、家长和教材的编写者,还影响了公众对教育的看法。[1]从此之后,许多研究者开始研究考试对教学甚至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考试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一些直接跟考试有关的内容上,而忽视那些不直接跟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考试还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学习考试技巧而忽视真正的语言学习。这些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在某些研究者看来是负面的。与此同时,不少研究者发现了考试的正面影响。Morris(1972)指出考试是确保教学大纲实施的一个必要措施[2]。Wall & Alderson(1993)发现考试促使了新教材被引进教学领域[3]。由此可见,考试对教学的影响是双向的。为此,本文在借鉴近期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范围、性质和运行模式三个方面对反拨效应进行考察,并提出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反拨效应的范围

从微观的范围来看,反拨效应是指语言测试对课堂教学的影响[4]。对教师来说,如果知道考试的内容和方式,他们会基于这些内容和方式开展教学并积极改进教学方式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考试。同样,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会因为要通过考试或想在考试中取得高分而更加努力学习。考试对教学的影响在高风险(high-stakes)的外部考试(external test)(如中国的高考,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日本大学入学考试,香港的英语证书考试,以色列的大学入学英语考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并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Buck(1988)在描述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的影响时说:“当一个考试对学生的前途很重要,而且考试的通过率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果的时候,教师和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改变他们的教学内容以接近考试的要求。”[5]这样的反拨效应既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除此之外,外部考试还是一种强有力的机制,政府和政策的制定者可以利用外部考试的这种权威性来达到推行新大纲、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法的目的。因此,除了会不可避免地对考试的参加者(学生)和教师带来影响外,外部考试还可以改变一些与考试有关的人的行为。这些人包括学校的主管人员、教育行政部门和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由此可见,考试的影响范围远不止于课堂教学。这就是反拨效应的宏观范围。

从宏观的范围来看,反拨效应不仅包括考试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还包括考试对教育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6]考试对教育系统的影响包括考试对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教育政策的影响。考试是一个推动教学大纲改革和实施的工具。考试的设计者使用考试来推动大纲的实施是为了促使学校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相应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做可以确保教与学不偏离大纲的范围,并且推动师生们在正确的教学目标下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考试会促使出版商出版大量与考试内容相关的教材和帮助学生准备考试的练习册,教师和学生会依赖这些针对考试而编写的教材和练习册来开展教学活动。这种考试对教材的反拨效应(textbook washback)在许多研究中得到了证实。Wall & Alderson (1993)在研究斯里兰卡进行的英语O-level考试的反拨效应中发现,因为此项考试的实施,新的教材被引入教学领域,这个结果与考试的设计者要加强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目的是一致的。[7]考试还会对社会产生影响。Bachman & Palmer(1996)认为反拨效应是一个远比考试对教学的影响更复杂的现象。评价一项考试所产生的影响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许多环境方面的因素,比如社会整体的价值观,使用考试的教育系统以及考试有可能产生的结果。[8]中国是一个很重视考试和考试结果的国家,一些高风险考试(例如:高考,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不但对教学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反拨作用,而且对社会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为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最初制定和颁布四六级考试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实施状况。由于四级考试是我国目前由权威部门授权和推行的,在大学阶段进行的大规模测试,很多高校都把考试的通过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水平以及与其他院校进行教学成果对比的重要指标。在社会上,四级考试的合格证已经成为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能力的重要证件。许多单位在招聘员工时都明确表示不录用没有四级合格证的毕业生。因此,为了顺利毕业以及毕业后能找到一份较好的工作,许多大学生把通过四级考试当成了大学阶段学习的首要目标。这项考试不但对大学英语教学,而且对社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它从1989年推行至今引起了教学机构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二、反拨效应的性质

•学科与专业•论语言测试中的反拨效应及研究方向 (一)正面的反拨效应

正面的反拨效应是指考试给教学带来的有益影响。首先,考试能确保教学大纲和课程的实施[9]。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考试的内容和大纲里的教学目标要一致[10]。因此,考试的构念效度越高,能紧密地将教学目标和测试能力相结合,正面的反拨效应就容易出现。这样的考试就能使教学活动不偏离大纲的要求,能促使教师教授大纲里的知识并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如果考试和教学活动之间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将有助于产生正面的反拨效应[11]。考试和教学活动之间应该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关系,好的考试将会促使有益的教学活动的产生,同样,好的教学活动也可以作为考试的一种方式。考试能促使课程和教学上的改变,这些改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而这些认知技能又包含在考试的范围之内。Messick(1996)认为教学与准备考试的活动之间的衔接应该是紧密的、无缝的。一旦这两种活动之间不一致, 正面的反拨效应就很难产生。[12]同时,考试还是一个可以促使变化产生的杠杆[13]。改变考试能让学生们迅速地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因此,课程和教学上的革新可以通过考试来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考试不再是一个依附于教学的工具,而是一个引领者。

(二)负面的反拨效应

负面的反拨效应是指考试对教学产生的负面影响。第一,课程内容因为考试而被缩小。教师和学生把教学内容、目标和教材都集中在与考试有关的方面,而忽视那些不直接跟考试有关的教学内容或只是使用一些旨在帮助学生通过考试的教材。考试机制变成了教学机制,这是对教学大纲的一种歪曲。它造成了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从教授和学习语言转移到了教授和学习考试技巧, 其表现是师生在课堂里大量地做模拟题而不是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这是典型的由考试所引发的应试教学,它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时间。辜向东(2007)发现了有的学校缩短课时或是停课准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现象。它严重地干扰了正常的教学而导致教学计划不能按时完成。[14]应试教学还会使得教学目的变成了通过考试而不是学习语言。亓鲁霞(2007)发现高考英语考试设立短文改错题型后,学生们并没有像考试的设计者所期待的那样去对自己的作文进行修改。相反,他们更愿意去学习针对该题型的考试技巧和开展大量的备考活动[15]。这些现象反映了师生们更看重考试的结果而非学习和理解知识。同时,一些高风险考试使得部分教师失去了选择课程的自主权。因为考试,教师要非常谨慎地对待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会降低他们的适应和创造能力。

endprint

第二,如果考试的内容和技巧与教学目标不一致,负面的反拨效应就会出现。[16]Alderson & Wall (1993)指出某项考试产生负面的反拨效应的原因之一就是该项考试所测试的内容并不是师生愿意教和学的东西。这样的现象说明该项考试没有很好地体现教学原理和课程目标。[17]Buck(1988)认为课堂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建立在对教学目标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的,而考试的作用就在于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18]因此,如果考试有较高的构念效度,能很好地反映出教学目标,那么就容易出现正面的反拨效应;反之,考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就有可能是负面的。因此,有的研究者倾向于把反拨效应与考试的效度联系起来。Heaton(1990)认为好的考试就会对教学产生正面的反拨效应,不好的考试就会产生负面的反拨效应。[19]Morrow(1986)和Frederiksen & Collins(1989)建议,通过考试所产生的正面的反拨效应程度来衡量考试的效度。[20][21]然而,反拨效应与考试的效度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呢?在以下考分污染的问题中会探讨这一点。

第三,考分污染(test score pollution)也被看成是考试的负面效应。考分污染指的是任何影响考试分数真实性的因素[22]。Haladyna 等人(1991)认为考分污染有可能会导致考分提高或降低,但是这种分数的变化与考试本身的结构是没有关系的。[23]学校帮助学生准备考试的活动是导致考分污染的原因之一。这些活动包括教授学生考试技巧、缩小教学的范围、教授那些跟考试有关的内容来提高学生在考试中的分数。除此之外,考试的管理方式也会导致考分的污染。这主要包括考试的管理人员更改考生的答卷,在考试当天不让一些成绩差的考生参加考试,干扰考生的答题(给考生提示或者告诉考生答案)。考分污染的现象说明了因为反拨效应是由考试引起的“一系列与人和环境有关的现象”[24]。考试只是这种现象中的一个因素,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也会影响反拨效应。因此,考试的效度与反拨效应之间不一定存在着必然的关系。那些试图在反拨效应与考试的效度之间建立必然关系的看法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观点。

第四,考试给师生们造成了高度的焦虑感也被看作是负面的反拨效应,其表现在:首先,如果学生的考试分数要在公众场合公布的话,教师就会感到高度的焦虑。这种现象在年轻的、教学经验不是很丰富的教师当中尤为明显。其次,如果考试的结果对学生很重要,那么,考试就会引起学生的高度焦虑。Ferman(2004)在研究中发现中等水平的学生所经历的焦虑度是最高的,因为他们在准备考试时所付出的努力最多,对考试的期望也最高。[25]考试的风险度会增加学生的焦虑度。Shohamy等人(1996)在调查了以色列的英语考试的反拨效应后发现对于此项考试,学生们都表现出了高度的焦虑感,因为考试的结果将会决定他们是否能上大学甚至能否找到工作。[26]

三、反拨效应的运行模式

纵观近二十年来研究者们提出的反拨效应的各种运行模式,它们经历了一个从静态到动态,从单向到双向甚至是多向的过程。

Alderson & Wall(1993)采用了二分法提出了15点有关反拨效应的假设。[27]在他们的假设中,反拨效应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主要过程是教与学,研究的重点是考试对课堂教学的影响。这个假设是在反拨效应微观的范围内提出来的,它是一个相对静态的模式。Hughes(1993)用三分法建立了反拨效应的运行模式[28]。他认为有必要将反拨效应的参与者、过程和结果这三者区分开来,因为考试有可能对这三方面产生影响。同时,他扩大了参与者、过程和结果这三方面的范围,认为参与者不仅仅包括Alderson & Wall(1993)在反拨效应的假设中提到的教师和学生,还应包括学校的管理人员、大纲和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者、教学的研究人员以及所有可能受到考试影响的人。反拨效应的过程就是参与者采取的任何有利于学习的行为,如教材的出版、大纲的编写、教学法的变化、学习和使用考试技巧。反拨效应的结果是指学生的知识、技能或学习质量的提高(例如语言的流利度或准确度的提高)。很显然,这个模式包括了Bachman & Palmer(1996)所说的反拨效应宏观(教育系统和社会)和微观(教学)的范围[29]。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Hughes(1993)建立了一个反拨效应的运行模式[30]。首先,考试的性质将影响参与者们对教学的态度,这些态度又会影响他们的教学过程,这些教学过程包括学生开展的跟考试有关的学习活动。这些学习活动会影响教学的结果。整个运行过程是:考试→(参与者的)教学态度→教学过程→教学结果。这是一个单向运行的动态模式。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Beiley(1996)用图表的方式建立了以下反拨效应运行的模型[31]。

图1反拨效应运行模式图

在图1里有一个观点是Hughes(1993)没有提过的,即图中那些受到考试影响的人员也会对考试产生影响。从图1来看(即箭头1,2,3,4所表示的),教师、教材的编写者、大纲的制定者和研究人员都是会反过来影响考试的因素。这个观点是Beiley(1996)对Hughes(1993)提出的单向运行的反拨效应机制的一个补充。图1中显示了两个运行模式:一个是考试对教学和社会的影响,即反拨效应;另一个是教学和社会对考试的影响。这是一个双向运行的动态模式。

黄大勇(2011)也提出过一个双向运行的模式[32]。他认为不仅效应引入方(考试结果的使用者)会通过效应媒介(考试)来影响效应接受方(如教师、学生、出版商和社会上的考试培训机构),而且效应接受方也有可能通过效应媒介来影响效应引入方。在这个双向运行模式中,黄大勇(2011)提到了环境因素对效应引入方、考试和效应接受方的影响。

四、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展望

国内外对反拨效应研究的历史非常久远,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现阶段反拨效应的研究还存在着几个方面的不足。首先,如何较好地收集基准数据和测后数据。这主要牵涉到收集这两类数据的时间。基准和测后数据是指考试实施前后的内外部环境的特征和情况。因为反拨效应属于比较研究,所以只有将这两类数据进行比较才能证明反拨效应存在的真实性以发现考试与教学变化之间的关系。Alderson & Wall(1993)发在一篇名为《反拨效应真的存在吗?》的文章里认为,在各种有关反拨效应的研究过程中,反拨效应被当成一种理所当然存在的现象,以致于很少有人会质疑它存在的真实性。因此,他们认为证实反拨效应在某个教育环境中存在的真实性是开展深入研究的基础。[33]这就涉及基准数据和测后数据的收集和比较的问题。在对斯里兰卡的OLevel考试的研究中,他们就较好地收集和对比了基准数据与测后数据。这种研究方法确保了研究结果的信度,因为如果不对这两类数据进行比较就无法确定教学上的变化是由于考试而非其它因素引起的。收集基准数据需要研究者在时间上有一定的把握,应该是在某一项考试实施前进行收集。但由于目前很多反拨效应的研究都是在考试实施后才进行的,这就给收集较为纯正的基准数据增加了难度。因为在考试实施后,那些跟考试相关的因素已经开始或是正在发生变化。因此,反拨效应的研究者不但要与考试的实施部门和考试的设计者保持良好的联系,还要与相关的教学机构进行沟通以确保能在考试实施前收集到相关的基准数据。收集测后数据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收集数据的时间点的把握。如果考试实施的目的是课程革新,那么其反拨作用的过程则是缓慢的。因此,研究者应该在考试实施后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再去收集测后数据以研究考试是否有达到预期的反拨效应。这样收集的测后数据要比在考试实施后立刻收集的数据更能反映反拨效应的作用。其次是收集测后数据的时间长度。Shohamy et al.(1996)在研究阿拉伯语考试和英语考试在以色列环境中的反拨效应时发现,随着时间的发展,前者的反拨效应变强而后者则变弱。[34]我国的英语高考在实施的早期就取得了较好的反拨效应[35],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对教学的反拨效应就非常有限[36]。这些研究说明一个考试的反拨效应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的,所以收集测后数据的时间不应太短。

endprint

反拨效应是一个由考试引起的“一系列与人和环境有关的现象”[37]。人是环境的一部分。考试对人,尤其是对那些考试风险的直接承担者的影响跟环境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研究环境因素在反拨效应中的作用将最终有利于我们理解考试对人产生各种影响的原因。环境性因素分为内部环境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指的是一些直接跟教学有关的因素,如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和经历、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结构和学习策略、教学大纲的制定者、教材的编写者和出版商以及专门从事教学研究的人员。外部环境指的是一些不直接跟教学有关的因素,它包括使用考试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的整体价值观和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运作的教育系统。这两个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和影响的关系,即实施考试的社会环境将影响和决定考试的使用和对考试结果的解释。教育系统将决定教学环境和考试的制定者和设计者对待考试的态度和理念。这些因素会对内部环境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内部环境中的大部分人员都是考试风险的直接承担者。因此,目前的反拨效应的研究大部分都聚焦于内部环境,涉及内、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研究较少。这样不利于揭示这两种环境性因素在参与反拨效应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进而弄清反拨效应产生的最终原因。

除此之外,反拨效应的运行模式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Beiley(1996)和黄大勇(2011)都认为反拨效应是一个双向运作的模式[38][39],即不仅考试会对教学和社会产生影响,教学和社会也会影响考试。Green(2007)指出考试的风险度将影响教师和学生对待考试的态度。同时,教师和学生对考试和教学之间的认识和看法也将影响反拨效应的性质。[40]这是对一个考试与教学之间发生双向影响的描述。这样的双向影响也体现在我国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四级考试对社会产生的一个比较大的影响在于它成了社会上用人单位衡量毕业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学生们想通过四级考试的强烈愿望导致了各种作弊行为的出现。社会上甚至还出现了帮助学生通过四级考试的专业作弊机构。针对这样的现象,四级考试委员会改变了以往只使用A、B两种试卷,改用在一个考场里使用多套试卷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杜绝作弊现象。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考试先影响社会,社会又反过来影响考试形式的例子。现阶段大部分对反拨效应的研究依然停留在探讨考试对各种教学因素和社会产生影响的层面上。而关于一些受考试影响的因素是如何对考试产生影响的实证研究还很少。这就意味着目前对反拨效应的研究大部分都是聚焦于反拨效应双向运作系统的一半。而对另外一半的研究还有待进行。只有比较具体地描绘出这个双向系统的运作模式后,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反拨效应的本质,进而探索出一条有效减少负面反拨效应,提高正面反拨效应的途径,真正达到以考促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Latham, H.On the Action of Examinations Considered as a Mean of Selection[M].Cambridge:Deighton, Bell and Company,1877:6.

[2]Morris, B.Objectives and Perspectives in Education: Studies in Educational Theories[M].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2:71.

[3][7]Wall, D.& Alderson, J.C.Examining Washback: The Sri Lankan Impact Study[J].Language Testing, 1993, 10 (1): 41-69.

[4][17][27][33]Alderson, J.C.& Wall, D.Does Washback Exist[J].Applied Linguistics, 1993,14 (2):115-129.

[5][18]Buck, G.Testing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in Japanese University Entrance Examinations[J].JALT Journal, 1988, 10 (1):12-42.

[6][8][29]Bachman, L.F., & Palmer, A.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47-89.

[9]Andrew, S.The Washback effect of Examinations: Its Impact upon Curriculum Innovation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J].Curriculum Forum, 1994,(1):44-58.

[10][16]Hughes, A.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2:23-30.

[11][12]Messick, S.Validity and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 1996, 13(3): 241-256.

[13]Pearson, I.Tests as Leaves for Change.ESP in the Classroom: Practice and Evaluation[M].London: Modern English, 1988:34-46.

[14]辜向东.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对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效应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2007(4):119-125。

[15]亓鲁霞.高考英语的期望后效与实际后效——基于短文改错题的调查[J].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0):43-50.

[19]Heaton, G.B.Writing English Writing Tests[M].Second edition: London: Longman, 1990:102.

[20]Morrow, K.The Evaluation of Test of communicative performance.Innovations in Language Testing[M].London: NFER/Nelson, 1986:103-105.

[21]Frederiksen, J.P.& Collins, A.A System Approach to Educational Testing[J].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9, 18 (1): 27-32.

[22][23]Haladyna, T.M., Nolen, S.B., Hass, N.S.1991.Raising Standardized Achievement Test Scores and the Origins of Test Score Pollution[J].Educational Researcher, 20/5: 2-7.

endprint

[24][37]刘晓华,辜向东.国内外反拨效应实证研究二十年回顾[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3(1):4-17.

[25]Ferman I. The washback of an EFL National Oral Matriculation Test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A].In: Cheng L.,Watanabe Y. & Curtis A.(Eds) .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Contexts and Methods[C].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191-210.

[26][34]Shohamy, E., DonitsaSchmidt, S., Ferman, I.Testing Impact Revisited: Washback Effect over Time[J].Language Testing, 1996,13 (3): 298-317.

[28][30]Hughes, A.Backwash and TOEFL 2000.Unpublished manuscript[D].University of Reading,1993:37-42.

[31][38]Bailey, K.M.Working for Washb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 1996, 13 (3):257-279.

[32][39]黄大勇.构建语言测试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J].现代外语, 2011, 34(3):296-302.

[35]Li, X.How powerful can a language test be?The MET in China[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990, 11(5):393-404.

[36]亓鲁霞.愿望与现实:中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语言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0]Green, A.IELTS Washback in Context: Preparation for Academic Writing in Higher Educ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19.

(责任编辑陈志萍)

endprint

[24][37]刘晓华,辜向东.国内外反拨效应实证研究二十年回顾[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3(1):4-17.

[25]Ferman I. The washback of an EFL National Oral Matriculation Test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A].In: Cheng L.,Watanabe Y. & Curtis A.(Eds) .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Contexts and Methods[C].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191-210.

[26][34]Shohamy, E., DonitsaSchmidt, S., Ferman, I.Testing Impact Revisited: Washback Effect over Time[J].Language Testing, 1996,13 (3): 298-317.

[28][30]Hughes, A.Backwash and TOEFL 2000.Unpublished manuscript[D].University of Reading,1993:37-42.

[31][38]Bailey, K.M.Working for Washb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 1996, 13 (3):257-279.

[32][39]黄大勇.构建语言测试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J].现代外语, 2011, 34(3):296-302.

[35]Li, X.How powerful can a language test be?The MET in China[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990, 11(5):393-404.

[36]亓鲁霞.愿望与现实:中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语言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0]Green, A.IELTS Washback in Context: Preparation for Academic Writing in Higher Educ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19.

(责任编辑陈志萍)

endprint

[24][37]刘晓华,辜向东.国内外反拨效应实证研究二十年回顾[J].外语测试与教学,2013(1):4-17.

[25]Ferman I. The washback of an EFL National Oral Matriculation Test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A].In: Cheng L.,Watanabe Y. & Curtis A.(Eds) . Washback in Language Testing: Research Contexts and Methods[C].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4:191-210.

[26][34]Shohamy, E., DonitsaSchmidt, S., Ferman, I.Testing Impact Revisited: Washback Effect over Time[J].Language Testing, 1996,13 (3): 298-317.

[28][30]Hughes, A.Backwash and TOEFL 2000.Unpublished manuscript[D].University of Reading,1993:37-42.

[31][38]Bailey, K.M.Working for Washb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J].Language Testing, 1996, 13 (3):257-279.

[32][39]黄大勇.构建语言测试效应研究的理论基础[J].现代外语, 2011, 34(3):296-302.

[35]Li, X.How powerful can a language test be?The MET in China[J]. Journal of Multilin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1990, 11(5):393-404.

[36]亓鲁霞.愿望与现实:中国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语言考试的反拨作用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40]Green, A.IELTS Washback in Context: Preparation for Academic Writing in Higher Educ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119.

(责任编辑陈志萍)

endprint

猜你喜欢

效应考试影响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