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4-09-01黄统信

读写算·教研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体育教学高校

黄统信

摘要: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它关注的是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等问题,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通俗点讲,情感教育就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高校体育具有丰富性、竞争性、团体性等特点,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30-02

在当代的大学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那就是活跃在操场上的学生身体会比缺乏体育锻炼的学生更要强健一些,这不得不引起学校的担忧。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关于身体健康的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之前的高校的体育教育主要集中在竞技小众化体育,现在我们的要求要向艺术、生态体育的大众化体育方面发展,这样能够使体育成为人们生存的必需品。因此,高校体育教育中,体育教师应该增加情感教育在里头而不是简单进行体育的授课。

一、情感教育概述

1、情感教育的概念

情感也称作感情,是构成态度的一部分,它由道德感和价值感两方面组成。情感是一种表明自己道德立场的心理表现和精神反映,它更加侧重于社会需求欲望上的态度体验,是态度在生理上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在教育事业中引入情感因素,顺应了我国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趋势。情感教育注重对学生态度、情绪、情感和信念的积极引导和培养,在教育过程中,老师通过情感因素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身心愉快的学习氛围和周围积极的社会情感态度的环绕,进而促进独立健全人格特征的形成。

2、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有目的的知觉过程,是感知认识事物的前提。体育教学过程中老师的讲解、示范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观察的效果,师生以良好的、合作的情绪状态参与到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使大脑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2)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体育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智力活动与体力活动相结合,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自觉积极地从事各种身体训练,它要求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摄取、储存、提取和加工大量动作技术信息,对学生的智力训练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学生从发现中感到兴奋和愉悦,这种学习的情绪体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加快动作技术的掌握;而忧愁、悲哀、烦闷、懒散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记忆力,对学习的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发现,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此时大脑皮层细胞会因此获得更多的能量以及动力,使大脑皮层处于一定的兴奋水平,延缓皮层抑制状态的形成即疲劳的产生,而且能使学生增强记忆力。

二、情感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1、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

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情时,首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的需要,采取换位思考的模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学生的需要。比如受尊重、受关注、受表扬等等,将尊重、自由、关注等等这些因素都考虑到自己的授课之中。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当前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通过素质教育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就需要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可以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2、采用灵活多变的情感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习兴趣是实行情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想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需要老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心理研究表明,情感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同时,理解越深刻也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情感。所以说,将情感作为整个教学方式的中心思想,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进行引导,在增进感情的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进而可以实现教学目的。体育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较多,针对这一特点,老师可以采用创设情感意境、角色转换、活动多样性等多种有趣的情感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可以充分的体会到轻松愉悦的感受和游戏般的快乐,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有意识的去关心学生,增进师生感情,进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

3、教师自身要不断提升素质

体育教师要有博大胸怀,处事冷静有力,在上课前应排除各种情绪的干扰,带着愉快的心情来面对学生,创造出轻松、欢快、风趣的教学情境,从而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内在外表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不断提高个人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渲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运用恰当的幽默使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使学生从心里上领略和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培养兴趣爱好,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4、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环境能够对人的情感造成一定的影响,创设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能够促进情感教育的开展。所以,教师要在在了解学生的情感特征基础上,调节以及控制好好自身的情绪,应用场地和设备,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在开始课程之前已经置于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动员学生积极地、目的明确、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不断地不断地鼓励、赞美和支持他们,使他们能保持积极饱满的精神状态。通过外部环境的影响对学生内在的情感产生影响,以此来培养学生对于自我情感的认识和能力的提升。

面对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提升我国人民的综合素质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我国的新生代力量,体能素质的提高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注重体育教学,教师要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运用情感因素来实施教学,使学生可以在快乐中锻炼身体,爱上运动,进而培养个人健康的身心素养和积极、和谐、美好的情感品质。

参考文献:

[1] 李斌.高校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2(31)

[2] 邓毅 冉文青.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

[3] 任延峰.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

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体育教学高校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