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审美初探

2014-09-01王树森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武术美学探究

王树森

摘要: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动作演练趋于艺术化,艺术美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武术套路动作演练具有两种艺术美:一种是外在形式美,外在美主要是通过华丽的服饰、夸张的难度动作表演以及优美的音乐和舞台灯光协调配合体现出来的。通过对武术套路美学的研究,为武术套路编排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关键词:武术;美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8?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39-02

武术的核心思想是攻防格斗技击,套路是技击动作的有序排列组合,每一个套路动作都具有一定的攻防技击含义。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演练向着“高、难、美、新”方向发展,追求动作演练的艺术美感,给观众、评委视觉上以美的享受。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动作演练趋于艺术化,艺术美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武术套路动作演练具有两种艺术美:一种是外在形式美,外在美主要是通过华丽的服饰、夸张的难度动作表演以及优美的音乐和舞台灯光协调配合体现出来的。

一、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时体现的艺术美感

1.形态之美。武术套路动作的形态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功架。武术套路中的形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套路的动态和静态。动态:指套路在运动过程中肢体在空间完成动作的瞬间形态或构成的各种图形,包括弧线、折线和直线。静态:指套路中动作与动作之间那短暂的相对静止的造型。动态有快慢之分、大小之别。动作在快慢、大小的交错变化中,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充分展示出身体运动的典型的艺术形象。静态有高低之分、俯仰之异。身体在“动”或“静“的表现过程中,能够塑造出千姿百态的艺术形象,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

2.意境之美“韵”在武术演练中是一种和谐。紧凑完整的编排具有明显的节律美,犹如乐曲的高低轻重、长短急缓与抑扬顿挫的组合,体现出其节律的和谐。正是这种“韵律”能充分地表现出武术攻防技击中矛盾的激烈化与协调性,给人以变化清晰、层次分明之感。因此,只有真正做到了韵厚味醇才能给观赏者带来一种美的享受。武术的演练在把握动静、起落、快慢、轻重、高低、刚柔的分寸中,还需要形成一种相互补充、互相衬托,并使之成为一个辩证的统一体,才能表现出鲜明的节奏感。武术动态动作有快慢之分、大小之别,一进一退、一攻一防的动态动作,千姿百态,有难度大的空中造型,有蹿蹦跳跃、闪展腾挪,在转与折、开与合、起与伏的动作变化中追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的协调和统一,充分体现了武术攻防的巧妙性和动作的艺术性。套路动作通过艺术的渲染和夸张,能诱发出意境美的遐想,给人以体悟的艺术空间。如:器械套路中各种舞花,风声呼呼,使人联想到武术的“神威”,这便是武术套路动作的意境美。总之在动作位置、速度、层次、幅度、攻防意识以及意境的交互变化中共同构成了动态动作的艺术美。现代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音乐的引入活跃了武术比赛的气氛。运动员优雅的动作姿势和优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运动员演练腾空动作时的高飘之美,动若汹涌澎湃的波涛、静若山岳之美和优雅的音乐相得益彰。这些因素使观众在观赏竞技武术套路比赛时能够体验到武术运动的艺术美感。

二、武术服饰的美学特征

新的竞赛规则放宽了对运动员服饰的要求,华丽的武术套路服饰增强了运动员的演练效果。

1.“静定”——悬垂之美。就服装的悬垂效果而言,并不是武术服饰所特有的。所有的柔软面料都可以出现艺术性的悬垂感。但是武术服饰的悬垂感却是独一无二的,这取决于武术服饰的材质,即丝绸类面料。它们的柔软和轻盈,加上武术传统服饰的肥硕宽大,使服装垂下的部分自然形成垂直的褶皱,它由秋水般明净清澈的衣面以及自然下垂的犹如山溪陡然直泻的衣纹组成。这种褶皱不是人工折叠压制的,而完全是凭借着一种浑然天成的非加工手法。武术服饰悬垂感的形成,除了服饰面料和款式符合前提条件之外,还必须要求练武者处于静态姿势(如定势、造型)之中。悬垂是属于静止状态的,它与飘逸的流动状态相对,然而它并不是死水一潭,而是“静如海溢”,内含无法抗拒的巨大力量。这种静止之势与遒劲有力的武术动作造型相呼应,犹如大山般巍峨,似乎任何强大的力量也推不动,在静止中富有生气,给人一种勃发的生命气息。此时的“静”是“以静待动”,一旦发生什么情况就会很快做出反应。如果从武术服饰的悬垂效果来讲,应该在衣服的悬垂之外,还有佩饰的悬垂,也就是说武术服饰的悬垂之美不仅仅在于丝绸类面料悬垂后呈现的竖纹褶皱,其束腰彩绸、剑穗、刀彩、枪缨等佩饰也往往垂挂着,特别是悬空垂下来的效果更呈现出动感。在武术服饰中,这两种悬垂都是具有艺术性的,而且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武术服饰的独特风格.

2.“动速”——飘逸之美。从中国服饰艺术发展的全局高度来看,实际上也就是宽松肥大的丝绸服装,最能体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某些审美特征。练武者穿上这种宽松肥大的武术服饰,在攻守进退、闪展腾挪的运动中,一种灵动飘逸的审美效果就立刻凸现出来。虽说练武者走动时也能引起武术服饰的飘动,可是若没有动韵十足的攻防动作,武术服饰的飘动只能停留在悬垂与飘逸之间。这样说来,可以认为武术服饰的飘逸感是借助武术动作的魔力。也就是说,这种灵动飘逸的美感来自于武术服饰在运动中所产生的曲线、块面、光泽的逶迤变换及动静交替。应该说,武术运动与武术服饰共同创造的这种意韵,是其他体育运动所不能刻意追求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武术服饰这种灵动飘逸的审美特征,同武术所追求的逸、神、韵、妙的境界要求是相一致的。丝绸类武术服饰所具有的长处,很容易引发中国人追求服饰美的种种想象,实际上它也为中国人用其所长、挖掘武术审美的潜力留下了充分的余地。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内容结构编排较为简练,注重突出难度动作。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追求动作演练的艺术美感,给观众、评委视觉上美的享受。套路动作通过艺术的渲染和夸张,能诱发出意境美的遐想,给人以体悟的艺术空间。中国武术服饰灵动飘逸的审美特征,同武术所追求的逸、神、韵、妙的境界要求是相一致的。优雅的音乐、华丽的服饰融合武术套路动作演练的无限美感,增强了武术套路表演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攀.魏晋六朝时期的审美范畴——“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03).

[2]曹湘英,姚卓.竞技武术套路形成的主要技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

[3]吴松,王岗.对中国武术技术形态的“艺术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05).

[4]石成柱;方汝楫.情动于中而形于外——论武术套路意境的美学特征[J].搏击(体育论坛),2009,(01).

[5]方平,徐美玲.浅析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中的“高、难、美、新”[J].浙江体育科学,2001,(04).

[6]黄鸿生.论武术运动美[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1).endprint

猜你喜欢

武术美学探究
仝仺美学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盘中的意式美学
中华武术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纯白美学
“妆”饰美学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