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农业院校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利弊分析
2014-09-01闫平,姜佰文
闫平,姜佰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驱动下,传统经济模式已走到尽头,我国经济逐步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高等农业院校的校企产学研合作具有地方农业发展的区域性特点,对于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农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高等院校典型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农业院校的特点,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发展的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利弊所在。
关键词:农业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31-02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合作各方以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以共同参与、共享成果、共担风险为准则,为共同完成一项技术创新所达成分工协作的契约安排。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以大学/科研机构为技术供给方的研发合作是主要形式。对高校而言,提升了教育针对性和效率;对于企业而言,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形象、知名度和忠诚度。多年来,产学研合作及其技术创新模式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科技创新管理学界的重要研究问题之一。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建成了世界高等教育大国。现在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提高阶段,将建设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强国,换言之,高等教育正在成为推进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源,成为国家未来发展最宝贵的新财富和最强大的新动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必然有宽广的发展前景。
一、高等农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互补性研究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关系。就科研机构来讲,它需要将创造的知识转变为技术创新。科研机构拥有众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专业研究人员,具有很强的知识储备和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本质上属于经济活动,单纯的知识创造不等同于创新,需要企业将其转变为创新。在此过程中,行业企业可以借助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来攻克技术难题和障碍。人力资源特别是创新型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区域性创新体系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区域内的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引进,正迎合了区域性发展的需求。
二、高等农业院校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优劣势分析
1.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优势。①有利于校企双方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校企合作是指不同的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的结合,创新意味着强强联合,单个企业的能力不足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校企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共享,降低成本,加快创新速度。东北农业大学与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建立了校企共建“倍丰肥料东北农大研发中心”。多年来,学校科技人员为企业在肥料配方改进、肥料研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培训农户、大力开展农化服务等方面提供良好服务。倍丰集团通过生产、调运、下拨水稻营养套餐肥等方式积极配合学校大面积推广“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新技术”,企业多销售水稻套餐肥10多万吨,获利润1000多万元,该项技术2009年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校企双方实现共赢。②有利于参与创新的各个主体分散创新风险,鼓励积极创新。校企合作创新的风险包括了技术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和管理风险,一般说来,承担项目规模越大、内容越复杂,成本就越高,风险就越大。校企合作由于是企业和高校共同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摊低、分散创新成本。③有利于促进企业适应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校企合作创新的对象不限于国内的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还包括了跨国合作,在创新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资金与技术的合作,也有人员交流。这对于企业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调整产业结构,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东北农业大学围绕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基地”建设,牵头组建了“黑龙江省食品工业校研企合作专业委员会”。通过该委员会这一平台,学校与完达山、龙丹、大众肉联等企业在乳品、肉品深加工等领域开展了良好合作。而我们都知道,像完达山这样的知名企业,通过产业创新,产品更新,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也会随之增强。从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发展的历程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发展体现了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我国进行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办学实践探索,并逐步形成了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的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这大大丰富了世界的合作教育理念。
2.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劣势。①组织管理的复杂性。校企合作创新涉及到许多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主体,要达到目标的一致,最重要的就是要协调利益关系,这就意味着各个主体中的人员变动及内部管理体制的变革,这些都造成了管理上的复杂性。如在校企互动模式中,建立共进共赢的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就是以大学为核心、多家企业参加的校企合作委员会,通过委员会体制建立大学和企业高层定期会商制度并结成战略技术联盟。2000年,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共有沈鼓等29家成员企业。而高校注重的是自由探索和学术价值,有时候会忽略科研成果的市场价值。与此同时,一些企业也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存在偏见,因为他们更加关注的是这些科研成果能否带来良好的市场效益。②成本上的增加。校企合作的成果是由多个不同的组织所有,企业和高校/科研部门的合作,实际上涉及到技术转让方面的问题,各主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就会对合作对象的技术转让行为进行限制,甚至通过一些补偿措施将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据为己有,这一切都需要高昂的额外成本。但是,在操作过程中,由于各自利益的原因,往往只流于形式,没有具体的内容,可操作性不强,缺乏长效机制。所以,联盟大多只能研究共性技术,无法共享核心技术。③技术成熟度不高。校企合作创新的项目研发以市场为导向,而在大学实验室里研发出的技术成果要转化成产品,受到资金等条件的限制,往往实现产业化还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技术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技术成熟度的难以界定,校企合作创新必然面临技术不成熟的风险。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政府、企业、高校、社会多方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而如何在自由的文化导向下,培养一流的技术人才,发掘一流的技术成果,这对于参与方来说是严峻的挑战。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模式下,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参与产学研的各方起着决策、协调、管理、评估和监督等作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是作为科学研究的主导力量;企业作为参与方,提供试验基地、科研成果转化与商业化并承担部分科研资金。但是问题就在于科技平台和人力资源的整合方面,公共研发资源不能实现有效的共享。endprint
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的进一步思考
1.研究生培养类型的多样性。借鉴美国大学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来讲,美国的研究生基本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学术性学位、专业性学位和第一专业学位。我国目前的专业性学位培养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足够重视,所以要提倡多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方案,真正体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这种做法无疑克服了研究生培养单一性的不足,而且更加切合人才需求多样性的实际。
2.健全创新的激励机制。政府、教育部门或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设立创新基金,可以提高各参与方的创新热情。学校也可根据学科专业优势,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更多地给予高校科研成果以关注。
3.创新型实践基地建设。多方参与共建创新实践中心,可以扩大创新实践的参与范围,突出高校和企业参与实验的自主性,在实践中提升其创新能力。如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型实践基地”和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它们是创新型实践基地的成功尝试之一,为我国农业院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4.创新符合各校实际的一体化合作。农业院校要围绕国家亟需解决的战略性研究、科技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等需求,探索建立适应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相互融合。坚持适应需求和引导变革的统一,推进学科群与产业链、产业群的协同,最大化地实现集成创新,产生协同倍增效应。
实践表明,要使产学研协同创新真正取得成效,使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须要结合实际,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加强合作各方的战略协同、组织协同和知识协同,与合作方构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把握市场需求,提高合作的速度与效率,加强学术界的基础研究源头创新,建立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高等农业院校校企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勤,李俊,孔祥.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模式的比较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7,(3):82-84.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GBC1211014);2013年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C1-2013Y08-120)。
作者简介:闫平(1990-),女,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资源利用。
通讯作者:姜佰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