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策略”合理使用多媒体 打造活力语文课堂

2014-09-01谭鸿鹆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三策略多媒体教学动画

谭鸿鹆

(四川省双流县双华小学,四川 双流 610200)

一、多媒体教学的内涵

媒体也称媒介,是载有信息的物体,或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根据《教学论》中有关教学媒体的解释,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二、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教学的使用误区

在许多课堂中,为了让语文教学更生动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常会在课堂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借助图画、声音、动画、文字、视频等多种媒体的配合,增强对学生的直接感官刺激,提升教学效果。可是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存在很多误区。

1.图片与文字分离,喧宾夺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图片往往用于美化课件、补充学生想象空白、激发兴趣、创设情境等。有些老师为了使课件美观,为自己的语文课堂教学增色,不惜搜集许多精美图片用于装饰,忽略了本应理解掌握的文字内容,给学生一种视觉上的杂乱感,重点不明确。课堂中,在教师播放图片时,常常听见学生的惊呼声,学生多是惊叹图片,而对文字的理解与感悟并未真正借助图片而推向深入,由此产生图是图、文是文,二者相分离,不能完美融合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问题。

2.限制学生思维,包办代替。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强调学生个性化朗读,读出学生自己的感受。而老师们往往怕学生感受不到、想象不到、不能理解,将充满遐想的文字变为一幅幅图片,将文字中所流露出的情感配以一曲曲音乐渲染,将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做成一个个动画。这样看似将抽象的理解具体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实则禁锢了学生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在多媒体的不恰当引导下,将本该充满个性化的文字固化,违背了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的教学要求。

3.忽略传统教学媒体,盲目使用。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是相对而言的,传统教学媒体主要指教科书、标本、模型、黑板灯,现代教学媒体主要指投影、录音、视频、计算机、投影等。目前,在许多语文课堂中,老师将课文内容搬家,将文字搬到课件中,连低段写字教学也可以做成动画一笔一笔演示。整堂课从开始到结束,学生看课件、看电子屏幕多,看课本少,对书本越来越不感兴趣。传统教学媒体在课堂中是不能完全被替代的,比如: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指导写字,学生才能够清楚地知道笔画的起落,运笔轻重,写字力度等。

三、合理使用多媒体“三策略”

如何科学高效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成为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1.围绕教学目标,服务教学内容。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媒体的选择是否有利于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是否有利于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设计和选择多媒体教学的重要依据。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瑞雪图》时,在南方孩子很少经历下雪天,更未曾经历过大雪天的学情下,让学生重点体会和感受雪大、雪美是本课教学重点。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几个重点句子:“黄昏时分,风停了,那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地从半空中降落下来了。”“不久,雨住了,风停了,就只有那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簌簌落落地飘降下来。”“夜里,冬天的山村,万籁俱寂,只听到那大雪不断降落的沙沙声和树木的枯枝被积雪压断了的咯吱声。”让学生围绕重点词语先展开想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有孩子说仿佛听到下雪时树枝被压断的声音,有孩子说仿佛看到冬姑娘穿着白色的裙子在天空中跳舞,有孩子甚至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再出示图片,从形、声、色等多角度把学生带入美丽的雪景。这样,学生的想象才能转化为形象生动的雪景美图,仿佛身临其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把握教学环节,突破难点重点。多媒体不只是为了运用而运用,老师们将一节课设计得五颜六色、热热闹闹,却达不到教学的预期效果,让多媒体教学变成了教学的绊脚石。因此,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音乐、视屏、动画应该出现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教学环节,以帮助学生加大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升学生自由思维的活跃度。例如,在执教北师大版二年下册《称象》一课时,学生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是一个复杂的动作序列,有先后顺序,给二年级学生讲清楚曹冲究竟是怎么称象的很困难。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四个教学活动:①学生自读文字,初步感知曹冲称象的方法;②播放动画,教师用书中的文字进行解释,让每一步清晰明了;③第二遍播放动画,请学生讲清楚每一步;④在没有动画提示的情况下,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讲清楚曹冲称象的过程。这样从文本入手,借助动画将抽象的过程转化为具体形象化,再以学生自己的语言予以表达,以突破教学难点。

3.创设教学情境,熏陶学生情感。在语文课堂中,要合理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实现情景交融,让学生在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实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升华。例如,在执教《姥姥的剪纸》一课时,可以通过图片和音乐创设情境,将课文中姥姥剪纸技艺高超和“我”对姥姥的深情思念,转化成一个个动人的场景,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引导学生感受姥姥的剪纸技艺高、情意深之后,可以提供一组精美的剪纸图片让学生一睹为快,加深学生的直观印象。通过图片和音乐的引导,将“我”对姥姥、对家乡的思念还原成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烘托气氛、渲染情境,结合文本灵动的语言唤起学生的联想,将教师、学生、作者及课文的情感糅合在一起。

总之,老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让多媒体教学更好地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合理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实现高效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让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

[1]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三策略多媒体教学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我是动画迷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
如何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