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习需求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4-09-01廖淮霞
廖淮霞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十八小,安徽 淮南 232001)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孩子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开放教学环境,营造探究的氛围
教学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因此,建立平等、民主、友爱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条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开放教学环境,优化师生关系。将课堂还给学生,将自主还给学生,激发学生自己去学习数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发表独立见解,敢于与同伴、老师争论,营造一种积极、向上、自然、和谐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二年级的“多位数的笔算加法”时,老师先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43+32=( ),让学生用小棒进行操作,一边摆一边想: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什么,教师提出问题后出示注意点:①相同数位要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一。再变换复习题成例1:243+132=(),继续让学生在动手中知道,为什么要数位对齐,三位数加三位数是怎么加的,接着出示例2:270+58=(),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十位上的7个十加5个十是120,也就是十二个十,怎么办?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认为要把十个10换为100,也就是十位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整堂课是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在观察中领悟,在运用中解决问题,最后在师生交流中,自然得出多位数加法的笔算方法。
二、营造民主氛围,激发探究的欲望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积极探究,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思维才能自由奔放。例如,在六年级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时,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练习:“给你一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把它围成一个长方形、正方形、圆,你认为它们的周长相等吗?哪个图形面积最大?”学生对此问题非常感兴趣,在猜测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认为他们的周长一定是相等的,而面积呢,有三种说法,有的说长方形面积大,有的则认为是正方形面积大,还有的说是圆的面积大,学生意见不一。到底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呢,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四人一组,一个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一个计算正方形的面积、一个计算圆的面积,一个人当评委,然后一起来比较,让事实说话。许多学生通过计算,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圆的面积是最大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学到这里,我又问学生:通过这道应用题的学习,你有什么发现?他们在交流、评比中,得出了这样一个规律:“当周长相等时,正方形面积比长方形面积大,但圆的面积最大。”这时,有学生反过来问:“如果三个图形的面积相等,那么周长谁最大呢?”有的说:“如果把这根长31.4厘米的绳子,沿着一个墙壁围一个鸡栅栏,可以围成哪些图形呢?这个时候,谁的面积最大?”对这些现实问题他们又开始争论起来了。教师就建议他们课后可以算一下,谁的判断是正确的。你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只有给学生一个自主的、开放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活跃出来,学生才能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培养他们的独创性才不失为一句话。
三、创设问题情境,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中利用数学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当学生对某件事情发生兴趣时,注意力就十分集中,求知欲就空前旺盛,思维也非常敏捷、灵活。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巧提问题,促进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操作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一课时,先让学生猜猜新华字典的厚度。学生学过长度单位“厘米”,所以能很快地说出新华字典的厚度是4厘米多一点;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元硬币,让学生说说它的厚度是多少;然后用直尺量量它的厚度是多少。这一下学生们都呆住了——它不满1厘米,怎么量呀!究竟是多少呢?学生马上就会产生一种想探个究竟的强烈欲望,这就使单调、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又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我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与已学过的长方形的异同点是什么?”接着让学生思考:“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怎样转化才能做到既不改变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又能实现利用原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呢?”最后“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成为学生自主探索的主要目标。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发现:“为什么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这样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思维实际,更能引发其探究。
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提供活动的机会
心理学家提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开放的探究学习材料,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活动平台。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作保证。因此,我们应该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提供一个有较大自由度的环境,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们动手剪下一个圆;师:同学们把你所剪下来的圆片对折,打开,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师:对折若干次后你们发现了些什么?师:你们有这么多的发现很好,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用O表示。师:你们发现圆心把每条折痕分成了相等的两部分,这是凭眼睛估计的,是否真的相等,请同学们拿出尺子量一量,并记下你所量的长度。师:你们的结论,教师不否定。请在你们的圆上任取一点,量一量圆心到这点的长度,多做几次,并记下所量的长度。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所量的数据。师:观察你们所量的数据,从你们所量的数据中,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这个规律是什么?师:相等说明了什么?师:你们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我们把这条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师:圆的半径有多少条?都怎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剪一剪、折一折、量一量,自己发现规律,主动获取知识,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虽然在时间上要比老师讲解花费得多,练习的数量也许会减少,甚至会完不成教学任务。但实践证明,没有亲身的体验,没有积极的活动,很多知识便如同“过眼云烟”,很难扎根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听过了我忘记了,看过了我记住了,做过了我理解了。”这很好地说明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懂、学透,“费时”、“费力”也是值得的。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通过有效措施,关注学生学的需求,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想”的时间多给学生,把“做”的过程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记得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在数学课堂上,如果老师放手让学生说话,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猜想、讨论、交流、合作,参与探究、体验成功,老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合作伙伴,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一定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精神,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