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语言学对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2014-09-01高秋菊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4期
关键词:语言学云南少数民族

高秋菊

(1.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4;2.楚雄师范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目前的英语教学很多是脱离社会文化的,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与英美国家的人进行得体的交流。针对这一问题,社会语言学为我们英语教师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法。因为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就是语言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它的主要研究课题是语言与社会文化及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研究语言的变异性。社会语言学的语言变异理论对外语教学中的外语使用理论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外语使用理论对外语教学目的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都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

一、社会语言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定义社会语言学为:“研究语言和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虑语言。”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个语言学分支。通过研究社会和语言的交互作用,试图通过社会文化现象分析一套言语行为,并通过语言使用现象说明社会结构及其内在机制问题。社会语言学作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涉及范围甚广的边缘学科,即是指联系社会因素,即社会阶级、教育水平、年龄、性别、种族等来研究语言的学科。它把语言看作社会和文化的一部分,把探讨语言规律如何与社会因素相联系作为基本任务(张颖,2006)。

二、社会语言学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

社会语言学研究对于英语教学具有宏观的指导作用。Fasold(1990:269)就指出:“社会语言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教学上出现的问题。”社会文化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反映了社会语言学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社会语言学理论强调语言运用,突出交际能力,反对脱离社会文化研究语言。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必须有足够的该语言所在的社会文化知识;而丰富的社会文化知识也会增强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有必要导入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英语的听、说、词汇、阅读及翻译等的教学有较大影响。社会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虽然产生的时间不长,但它对英语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英语教学也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产生了一些比较现代的教学方法(高正衡,2006)。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的英语教学有其独特性,应该应用社会语言学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并试图探索出适合该地区的英语教学策略。

三、社会语言学对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1.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现状分析。由于受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及经济条件的影响,该地区缺乏专业的合格的英语教师。与发达地区相比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英语教学设备存在较大的不足。大部分学校仅仅只有录音机这个唯一的英语教学设备。部分学校有多媒体教室等英语教学设备也是名不副实,长期的闲置无人管理。英语教学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且教材部分内容脱离学生实际。学生缺乏明确的英语学习目标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指导。以上诸多原因导致云南少数民族学生学习英语存在困难。

2.提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的教学策略。①课堂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使语言同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云南少数民族学生从小生活在民族传统文化中,对外来文化了解甚少,他们对英语文化背景的了解在上学之前几乎为零。他们在学习英语时常常会遇见一些和本民族文化差距较大的英语文化,对这些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将有利于他们很好地学习英语。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与学习有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是必要的。了解英汉差异,可以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帮助他们自然地接受英语文化。教师在讲到“My family”时就可以先给学生介绍外语中的人名和汉族人名、本族人名的区别,还可以介绍一些外国的家庭教养方式。在讲到“Festivals”时可以介绍英语国家的重要的节日来历和庆祝方式让学生理解,并和本民族的节日进行比较,在本民族节日区间介绍一些与这些节日相似的英语国家的节日。在讲到禁忌语时,教师应帮助学生了解:西方人一般忌谈年龄、婚姻、收入、物品价格、死亡、贫穷、衰老、发胖等话题,帮助学生表达时更接近英语的表达习惯。②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自信心。稳固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是每个民族都有的,只是表现的形式和强度不一样。同样,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也有一种对本民族的认同感,所以才能较深地理解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对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生来说,学习英语仍需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要想提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水平,还必须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首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察觉和认识学生对英语的情感态度并对这些情感态度进行反馈。由于云南少数民族的独特性,在语言上的障碍,在理解和表达上的错误是时常发生的。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移情。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用鼓励表扬的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③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以教师为主导、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英语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中。要解决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学习英语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通过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并对教学内容有所删减和选择。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及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如情景教学法、支架教学方法、自然教学法等。充分利用校园中可利用的一切素材,创设校内英语学习环境。在教室创设英语角,组建英语兴趣小组,提供各类英语学习材料。并定期开展活动。④创设听说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基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语种多样的语言环境,为学生创设适宜的英语听说环境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英语听说能力具有很大的价值。民族地区学生大多讲自己的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并且学习普通话和英语,所以存在着三语和多语现象,这对他们的英语学习有一定阻碍。营造宽松的听说心理环境,针对少数民族学生自身对民族语言的保护特点及在英语听说上的害羞、紧张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英语听说训练时允许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在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在自己的位置上相对于站着会感到更自然。在听说训练课前允许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时间,为学生提供可使用的录音资料,让学生在课前有学习、模仿的对象,减轻焦虑感。在交际中创设听说语言环境。如在圣诞节、母亲节、感恩节等节日期间举行适当的活动,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初中英语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和相关部门不仅要看到所教授的英语语言本身,而且要看到与语言相关的社会因素:语言的社会文化背景、民族特点、地域特点,交际者的社会、年龄、性别特点,所要完成的交际任务,在云南少数民族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英语文化,了解英汉差异,运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营造良好的听说环境,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等这些有效教学策略的使用对提高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将有很好的效果。

[1]Fasold.Ralph.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M].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0.

[2]祝畹瑾.社会语言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崔刚.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6):18-20.

[5]胡瑾.改善农村初中英语教育现状的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7,(03).

[6]张颖.社会语言学与中国的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01).

[7]高正衡.浅谈社会语言学与外语教学[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05).

[8]谢邦秀.语言学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北方论丛,2003,(05).

猜你喜欢

语言学云南少数民族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料库语言学未来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