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教育工作职能探究
2014-09-01余宣
余 宣
(西安翻译学院,陕西 西安 710105)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面对信息时代成长中的“95后”,确实在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上都应有所不同。笔者结合实际工作,对新时期辅导员角色的调整、能力素质的提高等五个方面做了如下探析。
一、明确定位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而高校辅导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组织者和管理者。面对党和国家对我们的期望,辅导员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工作理念为指导,以传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学生管理,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加强自我完善提高自己的领导力、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做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他人
所谓重要他人,从心理学上讲,是指一个人心理和人格形成过程中,起过巨大影响甚至是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学前阶段之重要的他人是父母,小学阶段之重要的他人是老师,中学阶段之重要的他人是朋友,大学阶段重要的他人是恋人。高校辅导员可以根据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做好学生管理。笔者认为从重要他人这个视角来看是需要和学生做朋友的,辅导员要努力寻找与学生之间的共同点,这样做的原因:一是通过深入交流,才能了解学生更加详细的情况;二是学生处于依赖阶段,只有朋友层面才能解决深层次问题;三是现在的学生抗压能力比较弱,如果始终一副“苦瓜脸”,容易引起学生反感。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学生的管理中努力成为学生喜欢的人,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笔者认为良好的职业道德应体现在权利应用的“公开、公正、公平”基础上。辅导员干的是良心活,权利确实不大,但这却足以对学生产生影响。举例来讲,关注弱势群体——贫困生,辅导员要特别重视国家设立的助学金,目的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或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奋发向上的学生来顺利完成学业,希望他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能得到全面发展。其实辅导员工作的核心就是要把这些政策落到实处,这就需要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做得更细,在贫困生的评定过程中一方面听取广大学生的推荐意见,另一方面亲自深入学生中调查,同时在班级成立贫困生调查小组,成员由宿舍长及部分学生组成,其目的就是能长期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初评、复评,最后班级公示,争取落实到心理和经济上确实需要援助的贫困生身上。在工作实践中辅导员更要注重心理上的疏导,经常与贫困生面对面交流、谈心,解除他们心中的自卑心理。关注要继续、持续;鼓励他们要自信、感恩,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从心理上真正脱贫;同时鼓励学生勇于担当,努力奉献社会,做生活的强者,才能真正意义上摆脱贫困。
三、运用心理学的智慧提高工作效能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中常常会遇到“破罐子破摔”的学生。该怎样处理呢?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其实思路很简单:每个人都在寻找心理平衡,许多学生的问题在于自我评价。笔者建议的策略是:赞美。根据心理学的认知失调理论:一个人只有当他认为自己是好人的时候,犯了错误才觉得难受;而坏人犯错误心里是平衡的,所以批评一个人的前提是他有较高的自我认同,有自尊心。——那他没有怎么办?在批评之前,你先帮他找。先认可他、赞美他,培养其自尊,然后通过赞美,让其失调。“破罐子破摔”的学生,之所以犯错误之后还没丝毫悔改之心,恰恰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姿态放得很低,用一个较低的自尊心来达到与犯错误行为的协调,所以他才能持“我就这样,你能怎样”态度毫不愧疚。一个自我期待良好、有自尊心的人,面对自己的错误,必然心生痛苦,而这种痛苦才是改变的开始。此刻更要抓住教育的最佳时机,进行持续的引导。在班级管理中辅导员如何能完成终极目标做到学生自我管理?心理学的智慧给了我们很多启示: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研究,班级的发展要经历四个阶段,即组建阶段、磨合阶段、规范阶段、成就阶段。简单地说,依据的是一个班级发展过程中学生心理背景的变化。在班级的不同发展阶段中,学生的心态是不同的。比如,一个班级刚刚成立的时候,到一个班级已经成立很长时间,彼此行为做法都相当熟悉的时候,学生们的心态会有不同的变化。作为辅导员,必须理解班级发展过程中学生心态的演变,在此基础上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大家都知道最难管的阶段就是磨合阶段,也称为风暴阶段,它是班级矛盾多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发现并培养出合适的班级干部,让他们去管理,最后达到学生的自我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培养班干部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手把手指点,言传身教。同时在策略上指挥性行为和支持性行为双结合,一方面告知学生做什么,为什么以及如何去做;一方面不直接给答案,而是鼓励他:你可以做得到。
四、做好新生的心理危机干预
大一新生是适应大学最困难的时期。调查研究显示: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恋爱是导致心理问题发生的三大主要因素,其中学习压力最为突出,恋爱导致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对较少,但失恋却是最容易导致自杀的原因之一,女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比男生差,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抑郁或焦虑,缺乏耐心。其中独生子女并没有人们想象的有较为严重的人际关系问题,在心理素质方面甚至优于非独生子女。面对这些潜在的危机,如何帮助新生克服入学适应性中的心理和成长过程中的发展问题,笔者实践中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逐步进行,在开学的第二周到第十周内完成。在生活指导中,让学生知晓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学生资助中心的位置,让学生了解中心服务的内容,引导新生关注心理健康,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和援助;在学习引导中,一方面通过新老生交流会,发挥榜样带动作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请即将毕业的优秀学生给他们介绍并建议大学如何度过、自己作为毕业生最后悔的10件事等,帮助新生提升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在时间管理这一块,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在心理拓展这一块,主要通过认识自我、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五、不断深入研究学生发展的规律,探索工作新模式,增强创新意识
现在的大学生自主选择性强了,他们有广泛的兴趣,很少对某种价值观认同,对获取知识的方式并不停留在某一单方面上,这必然和我们传统的模式相碰撞。他们往往希望以自己喜欢的模式完成自己的事,希望从碰撞中产生自己的观点。所以在班级的建设中一方面抓住第一课堂的学生自我教育,比如在开班会时,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引导他们独立认识,独立思考,通过主题班会策划,就目前班级出现存在的问题做主题发言,让学生自己找出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给班级带来的影响等等展开讨论。另一方面可运用微博、空间网络分享方式开展第二课堂——学生成长课堂,与学生进行空间互动,也可根据不同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比如新生开学第四周我就开展了“中国好舍友”来分享感受与互动;国庆长假后是班级管理的关键期,收心的同时在空间发表让学生做时间管理的高手进行讨论形成共识,这一切需要和学生拉近距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在空间成长课堂里辅导员可以亲切地称呼学生们为小伙伴,比如在讨论到情绪管理和挫折应对时可在成长课堂里这么说的:我相信,经过一个多月的大学学习生活,每个人都遇到许多问题而带来情绪问题,你是如何应对自己暂时的不完美呢?你认为不完美意味着什么?你有怎样的理解和建议?请小伙伴们共同探讨和发言。结果学生们积极响应,随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通过这种方式增加彼此的信任感,同时及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正能量。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危机,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面对面的深度谈话。
所以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要不断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探索沟通新模式,让学生感知你的专业能力,增加你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你并真正成为学生大学生涯中重要的人。
总之,辅导员的工作是教育理念、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魅力的集中体现。做好辅导员工作要热爱自己的事业,爱护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他们的特长,能有一个展示自己潜质的舞台。辅导员要始终坚持育人为先的指导思想来对待这份神圣的工作,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项工作,以自己突出的成绩赢得社会、学院、学生的肯定。
[1]李永婕.新时期高等院校辅导员工作新探[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12):80-81.
[2]周莹莹.新时期辅导员工作角色及能力素质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0):141-142.
[3]邓国英.辅导员的作用是什么[J].河南教育,2007,(7):50.
[4]卓玉萍.新时期辅导员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技资讯,2007,(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