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2014-09-01张震
张 震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西部区域工业化进程及发展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
张 震
(陕西理工学院 经济与法学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近年来,汉中经济增长较快,总体经济实力和工业经济水平不断增强,但除人均生产总值较高达到中期水平外,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针对汉中工业化程度和问题,在促进工业化发展方面应采取相应对策:确立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推进汉中循环经济发展;以重点工业园区为龙头,做大做强园区;通过投资拉动优势,加快汉中经济发展;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西部;汉中;工业化;对策
工业化是各国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工业化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由落后状态转变为发达状态、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必然阶段。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具体体现。20世纪以来,尤其在“二战”后,工业化成为全球各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也是我们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我们现代化建设中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要想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部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实施工业化,这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点,也是难点。陕西省汉中市在西部欠发达地区中比较典型,有一定代表性,我们以汉中市为例来探讨如何根据各地工业化进程阶段、问题、特点等发展区域经济。
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北依秦岭,南屏巴山,中部为盆地,长江最长、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其中,全市辖11个县区,总人口373万,面积2.72万平方公里,其中中高山区占58%。 汉中资源富集,其生物、矿产、水能、旅游、制造企业五大资源在全省乃至全国尚有一定的位置,经济开发潜力较大。
一、 汉中市工业化发展水平基本评价
1.汉中市总体经济实力和工业经济实力评价
(1)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2年汉中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2.3亿元,是“十一五”期末2010年的1.5倍,2010年至2012年经济增速分别达15.1%、15.5%、15.2%,连续3年居全省前列;人均GDP 22602元,比2010年增加8140元;完成工业总产值780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全市财政总收入75.95亿元,是2010年收入的1.7倍,地方财政收入30.08亿元,是2010年的1.6倍;城镇化率达到41.53%,比2009年增加4.5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9827元、6181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318元、1998元。[1]
(2)工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近年来,汉中工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提高竞争力为重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工业经济取得了速度与效益同步增长的良好局面。 2012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780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值670.83亿元,增长30.7%,增幅居全省第四位,“装备制造业、有色冶金、能源化工和食品工业”四大支柱工业产业完成总产值584.26亿元,增长28.5%,拉动全市工业经济增长25.3个百分点,全年总产值超亿元企业104户,实现总产值578.27亿元,同比增长30.5%,贡献率85.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3个百分点。其中,陕钢集团汉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产值达到58.62亿元,占新增企业总产值的75.2%,实现工业增加值226.13亿元,同比增长27.2%。非公经济占全市 GDP 的51.4%。2012年,全市11个县区工业均保持较快增长,其中8个县增速在30%以上,6个县工业增速超过全市平均增长水平。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5户、“陕西名牌产品”11个。汉中经济开发区提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汉中航空产业园升格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1]
2.汉中市工业化程度评价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发展阶段,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工业领域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地区工业化的标志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理解为仅仅是工业发展。因为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并不是孤立进行,要与农业现代化和服务业发展相辅相成,并以贸易发展、市场扩大和产权交易制度完善等为依托。在工业化进程中,主要表现为工业生产量快速提升,新兴产业大量出现,高新技术获得广泛应用,各行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以及城镇化水平和国民消费层次全面提升。
国际上衡量工业化水平,主要看四项指标: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二是工业化率,即该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三是三大产业结构;四是城市化率,即一地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2012年,汉中市人均生产总值22602元,即3693美元;工业增加值226.1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3%;三大产业结构为20.65:43.78:35.57;全市城镇化率为41.53%。依据国际通常标准,汉中市人均GDP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率达到初期水平;产业结构除三产比重偏低,一、二产业均达到初期水平;城镇化率达到工业化初期阶段。总体判断:目前汉中市工业化水平除人均生产总值较高达到中期水平外,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1]
二、 汉中市工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 经济总量偏小,财政收入偏低
经过多年努力,虽然汉中市经济总量跨上了新台阶,但占全省份额始终没有大的改变。数据显示,汉中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汉中市人口约占全省人口的11.3%,201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72.26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5.3%,2012年全国人均生产总值为38544元,陕西省人均生产总值为38557元,汉中市人均生产总值为22602元,分别比全国和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低15942元和15955元,财政总收入75.95亿元,仅占全省的2.8%,属陕西省发展比较滞后的地区。同周边市区比较,形势也不容乐观,2011年,四川省达州市GDP首次过千亿,2012年超汉中363.2亿元,而在2010年仅超汉中市309.5亿元,差距在扩大。[1]
2.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县域间工业发展不均衡
从全国各省情况看,沿海发达省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工业自动化、程控化和集约化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从省内来看,陕北的延安、榆林除三产和城镇化率指标偏低外,其它均达到工业化成熟期水平,可以说延安和榆林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向成熟期过度阶段。西安和宝鸡市是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基地,二产特别是工业比重较高,宝鸡市除三产和城镇化率指标较低外,两市已达到工业化中后期标准。渭南、咸阳、铜川工业和二产比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其他指标处于初期阶段,总体看,这三个市工业化程度处于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与之相比,汉中工业化程度差距较大,各项指标除人均生产总值较高达到中期水平外,其它均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较低,其核心的制约因素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缺少龙头骨干企业和支柱产业,县域间工业发展不均衡。2012年,全市11个县区工业均保持较快增长,汉台区、城固县、勉县、洋县、南郑县、略阳县6个县区合计实现工业总产值605.25亿元,同比增长30.1%,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90.2%,贡献率88.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3个百分点,其余5个县所占比重较小,工业实力较弱。随着汉中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越来越紧密,工业化的产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城镇化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而在汉中两者的互促作用不强,互动关系不明显。
3.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形势严峻
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百姓富、生态美”西部强省,2013年3月13日陕西省政府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了《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依据规划,汉中市的西乡县、南郑县、勉县、洋县、佛坪县、宁强县、留坝县、略阳县、镇巴县等9个县是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以保护环境、修复生态、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目前,虽然汉中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效率不断提高,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根本转变,资源利用粗放,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汉中的经济增长依然依靠投资拉动,高投资需要某些高耗能行业的高增长,因而也带动高耗能行业快速发展。近几年,汉中市钢铁、有色冶金、建材、能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增速高位运行,呈扩张态势,给节能降耗带来巨大压力。这是汉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面临的一大难点。[2]
4.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较弱,产业升级面临新的挑战
受到自然条件和历史沿革的影响,汉中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压力逐渐显现。2012年,汉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和粮食占种植业的比重大,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仍显不足。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呈不断上升趋势,但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在38个工业行业中,除有色冶金、钢铁行业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外,其他大部分行业都低于全国水平,并且工业中的大部分总量规模较小、产业链短、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2012年陕西省第二产业增加值8075.4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9%,实现工业增加值6847.4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7.4%;汉中市第二产业增加值338.1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3.8%,实现工业增加值226.1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1、18.1个百分点。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较低,2011年,汉中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住宿餐饮业、仓储和邮政等传统服务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的比重达38.0%,而金融业份额仅为7.4%。陕西虽是能源生产省份,但高耗能产业比重较大,为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和优化产能结构,关闭淘汰部分高耗能落后产能企业和设备在所难免。汉中工业主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生产经营方式较为粗放,科技含量较低,产能过剩和淘汰落后问题将会更加凸显,并且汉中经济发展还将面临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等多重压力。
5.工业园区数量多而散,产业附加值较低
近年来,汉中市各地涌现出了一批工业园区,已成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成为推动工业现代化发展,繁荣区域经济的重要平台。但在工业园区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园区数量过多、过散,有的园区规模偏小,产业规模效益不够;有的园区规模虽大,但特色不鲜明,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有的园区龙头企业带动性不突出,产业配套体系不完善;部分园区以初加工和贴牌生产为主,附加值较低,处于价值链低端;园区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足等。以上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也制约了以工业园区为发展平台的汉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三、 促进汉中市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推进汉中循环经济发展
汉中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重点涵养区,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汉中市除汉台区、城固县是省级层面重点开发区域外,西乡县、南郑县、洋县、勉县、宁强县、佛坪县、略阳县、留坝县、镇巴县等9个县是国家层面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域,是保障国家和地方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任务,主体功能是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维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生态产品。汉中市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矛盾突出,只有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既保护生态环境,又发展经济。[2]
另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兴产业,科技含量高,人才要求严,资金投入大。根据国家发布的《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秦巴山区是国家确定的特殊困难地区,科技、人才和资金实力薄弱,仅靠自己很难开展循环经济,实现突破发展。因此,应抓住机遇,争取将汉中确定为国家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先行试点区,如能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可享有特殊的产业、财政、投资等区域差别性扶持政策,扶持汉中发展循环经济,可以特殊政策招引国内外大企业在汉中布局循环经济产业项目,可积极争取国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汉中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和补偿等。因此,汉中应树立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汉中经济发展。
2.以重点工业园区为龙头,做大做强园区
2012年,汉中市经济开发区上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汉中航空产业园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汉中应以此为契机,以“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循环化生产”做为工业发展战略,精心实施好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规划,把大平台建设作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做大做强一批重点工业园区,带动汉中工业快速发展。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统筹谋划。根据汉中市“十二五”规划、汉中市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规划和全市产业发展重点,结合各县(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规划,明确各自功能定位,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衔接的产业园区空间布局,推进产业加快集聚。(2)突出重点。进一步加强对重点园区发展的规划指导,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保证重点园区工作扎实、积极性高,打造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特色产业带。建立项目退出机制,如根据不同行业设定最低投资总额或一年内最低投资强度等,对个别“盲目性圈地、多征少用、征而不用”的项目,要引导其退园,消除园区“开而不发”现象。(3)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项目入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园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求把每个园区都建设成为“生态型、循环式、园林化”的现代产业园区。(4)积极引导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产品加工业向园区集中,实现项目聚集、产品聚集、品牌聚集、产业聚集,改善工业分布零散的状况,提高企业竞争力。(5)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机制。始终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园区发展的主导战略和强大动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区位优势和劳动力优势,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优惠政策,加快建立改善投资环境的长效机制,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机遇,推进园区招商、重点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外引商、以友引商、以情引商、媒体引商、网络引商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引进资本、引进产业。采取不同产业、不同规划、不同班子、不同配套措施的方式重点招商,做到“招得来、能发展、留得住”。(6)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投资环境是最大的竞争力,因此优良的投资环境是园区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不断增强“服务谁好我更好、环境谁优我更优”的意识;牢固树立“您带项目资金来,剩余的事我们办”的服务理念;全心营造“亲商、帮商、富商”的投资环境。建议把园区做为今后的“经济特区”、新城区来建设,按照“合理规划、超前设计、提前建设、确保需求”的基本原则,完善服务功能,配套基础设施,搞好园区建设。[3,4]
3.通过投资拉动优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
从经济发展阶段看,经济学家波特把经济发展概括为四个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导向阶段、创新导向阶段和富裕导向阶段。参照该理论,汉中投资率由2006年的36.7%上升至2012年的69.3%,经济正处在投资导向阶段。经验表明,投资在为经济增长提供巨大支撑的同时,也会带来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上升,投资报酬递减的问题(见下表)。ICOR值越大,投资效率越低。就ICOR数据分析,现阶段,汉中经济增长还存在投资拉动的比较优势。纵向比较,2006年至2012年,汉中增量资本产出率波动不大,就2011年同2006年比较,ICOR仅仅增长了0.62,而全省平均水平则增长了1.68,换言之,汉中2012年每完成1亿元GDP所需投资比2006年仅多出0.62亿元,而全省则多出1.68亿元;拿当年与全省平均水平横向比较,2012年全省ICOR比汉中高出1.37,换言之,完成相同的GDP,汉中所需投资额比全省平均少投1.37亿元。因此,汉中现阶段在省内具有较高的投资效率,应充分利用此明显的比较优势,要大胆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多方吸引投资,加大投资力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通过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加快增长。[5]
汉中市与陕西全省增量资本产出率ICOR测算比较
数据来源:汉中年鉴(2001-2013),陕西年鉴(2001-2013)
4.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
从国际经验看,在人均GDP3000到6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化工业和高新技术等高附加值产业比重呈明显上升趋势。要紧抓“西部大开发”这一历史发展机遇期,充分发挥汉中地处“西三角”经济区腹地的区位优势,加大外部产业引进力度,丰富经济产业组成。同时强化技术创新,把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相结合,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加快完善全社会技术创新促进体系,与“循环经济园区”、“工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战略性、先导性高新技术产业。做好优势产业的升级扩能工作,要鼓励航空、装备制造、医药化工、食品工业等大中型企业革新技术,延长产业链,丰富产品序列,提高产品附加值,将优势产业做成强势产业。做好传统行业的改造转型,针对有色冶金、钢铁、水泥制造等高能耗企业要强力推进资源整合重组,扩大规模,提升效益,引进技术,控制排放,利用市场“看不见的手”,淘汰落后产能,发挥政府调控职能,帮助企业转型。与全省其他地区相比,汉中在生猪养殖、茶、中草药、蚕桑、菜等特色农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要做大一批与本地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打出特色品牌,做强农产品加工优势特色产业。[6]
[1]汉中市人民政府.汉中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4-16)http://xxgk.hanzhong.gov.cn/nr.jsp?urltype=egovinfo.EgovInfoContent&wbtreeid=23523&indentifier=01603407-x/2013-0416005.
[2]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EB/OL].(2013-03-21)http://knews.shaanxi.gov.cn/0/103/9799.htm.20130321.
[3]林宽,郑勇.惠州市工业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J].企业经济,2011(7):18-20.
[4]饶华敏.西部地区的工业园区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2(11).
[5]刘云芬,马晓苗.兵团新型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分析[J]. 新疆农垦经济,2011(8):30-33.
[6]陈良海.关于加快我州产业园区发展的思考[N].黔南日报,2011-11-12.
[责任编辑:朱 飞]
2014-01-14
2014-03-21
张震(1970-),男,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发展经济学。
汉中市软科学项目:循环经济视角下陕南山区县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陕西理工学院科研基金项目(slgky13-3)
F427
A
1673-2936(2014)03-002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