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校园”浪潮下的高教变革展望

2014-09-01吕伟张祥云叶逢福赖勇强

高教探索 2014年4期
关键词:智慧校园校园教育

吕伟+张祥云+叶逢福+赖勇强

收稿日期:2014-02-28

作者简介:吕伟,韶关学院韶州师范分院高级讲师,硕士;张祥云,深圳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学博士。(广东韶关/512009)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智慧校园”等概念带来的观念变革和科技进步将使教育领域发生深刻的变革。即传统划分的教育学段将相对模糊,高等教育将可能前伸到个体教育的初始阶段并贯穿始终;高校校园边界将走向消融,网络在线、虚拟现实、智能交互将使优质高校的影响力遍布全球,从而引发非优质高校的生存危机;专业相对组合,专业可能呈现完全的个性化和订制化,课程内容亦将呈碎片化和组合化。

关键词:大数据;智慧校园;高教;虚拟2008年11月,美国IBM公司提出了一创意概念——“智慧地球”,随后美国政府高度肯定了这一概念,并将其纳为国家战略。2010年浙江大学率先在国内发布了“智慧校园”概念。所谓智慧校园,是指充分利用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监测、分析、融合、智能响应的方式,面向学校管理的主要业务流程,融合优化现有软硬件资源,实现各类应用系统信息共享,以提供高效的教学、科研、管理决策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高质量的、快捷便利的学习生活服务环境,构建节约型、智慧型校园,保证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1]此一概念随即在国内教育界,尤其是高教领域成为关注的热点,并迅速带动了“智慧化”建设的热潮。

无独有偶, 2011年5月,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发布了一个名为《大数据:创新、竞争和生产力的下一个前沿领域》的报告,首次提出了“大数据”的概念。根据报告界定,大数据是指大小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的抓取、存储、管理和分析能力的数据群。[2]美国IBM公司提出大数据具有“3V”特点,即种类(Variety)多、速度(Velocity)快、容量(Volume)大。“大数据”概念甫一面世,即引起全球所有领域精英群体的高度关注,正如哈佛大学社会学教授加里•金所称:“这是一场革命……所有领域都将开始这种进程。”经济领域如此,科技领域如此,教育领域亦如此。

无论是“智慧校园”,还是“教育大数据”,它们的共同点是明确的,即认同一场新的极其深刻的教育革命的到来。但基于这两大新概念的相关技术储备、产业协同及政策配套均尚未臻圆熟,且大方向的明确并不确保教育精英们一定能准确把握变革的每一步走向,以及走向可能带来的所有结果。因此,对这场刚刚起步的教育变革的近中远景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预判是必要的。目前,在现阶段教育领域进行有关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及前景的研究已较多,但对于“大数据”和“智慧化”成熟发展后阶段着眼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尝试就高教领域这一远景发展作一探讨。因考虑到此次变革的深刻性和颠覆性,故称之为高等教育“相对论”。即高等教育在学习区间的时间跨度将相对大大前延,与学习者的交互空间将相对大大拓展,高等教育的传统概念及运作模式也将相对大大改变。

一、教育学段相对模糊化

在传统的国民教育学习区间划分中,分为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学段。四学段从低到高,有着严密的知识、技能、人格发展的递进和衔接关系,分工明确。但“大数据”和“智慧化”时代的到来将可能使高等教育的部分功能可前伸到前阶学段,导致传统教育学段的边界变得模糊。

1.知识的相对贬值使传统教育学段划分的正当性不再绝对

现代主流教育理念尽管已对追求知识本身越来越倾向于淡化和削弱,但显而易见的是,视知识学习为教育重要内容的基本格局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即便在高教领域,掌握专业知识仍是学生学业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然而在大数据时代,这一状况可能将面临终极颠覆。因为自从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以来,新知识新信息的产生便已呈现几何级数增长的态势,而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这一态势可能会爆炸性加速,知识更新的速度更加惊人。据著名咨询公司IDC统计,仅2011年全球被创建和复制的数据总量便为1.8ZB, 远远超过人类有史以来所有印刷材料的数据总量(200GB)。[3]由此可见,知识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将严重下降,正如2011年12月薛华成教授考察南方科技大学时所作总结《大数据视角下未来教育的10个问题》一文中所言:“在大数据时代知识贬值。”既然知识这一基石已难存在,传统教育学段划分便必然面临重新思考。

2.日益强烈的创新渴求迫切需要推动教育区间内资源的再重组

现代主流教育理念另一特点是高度关注个体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尽管教育在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已经取得了大量的共识和宝贵的经验,但限于教育技术平台及教育资源和成本的局限,创新教育至今在操作层面依然是一种相对奢侈而难以理想企及的目标。以探究式教学的发源国美国为例,从20世纪60年代提出这一思想并从国家层面大力推行,至今已有半个世纪,以美国强大的国力和发达的科技水平相对应,探究式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与预期相距甚远。美国教育学者们按照施瓦布对探究程度的水平划分等级标准长期追踪探究式教学效果,在低中高三种水平测量中,发现美国学生始终基本停留在低级1阶段。[4]究其原因,归根到底还在于科技水平的局限。而随着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可以想见未来的教育基本可以在技术层面解决制约创新教育的全部实施成本和运行瓶颈。将来这样的一幕可能在学校教育中司空见惯:一个九岁的孩子上午十点坐在韶关市某学校的智能课室中通过远程参与终端进入清华大学的量子材料虚拟实验室观察夸克组合成复合粒子的过程,下午三点钟则在妈妈的带领下赴市区某幼儿园区参加一个预约好的亲子互动活动。

3.人格发展与大学文化有天然的匹配性

人格是一个人的稳定的行为模式。这些稳定而异于他人的行为模式,给人的行为以一定的倾向性,它表现了一个由表及里的、包括身心在内的真实的个人。[5]从弗洛伊德到埃里克森,无不认同人格发展自有其年龄序列,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的发展受文化的制约。大学文化中最可宝贵的就是“自由”精神和“求真”精神,自由引申出多元化,其与人的个性化天性相匹配,求真则弘扬文明的主流信念,其与人的社会化价值导向相呼应。让孩子从小有机会受到大学文化的熏陶,既不存在年龄逻辑上的冲突,也不存在心理发展坡度上的障碍,唯一制约大学文化前移的因素就是技术支撑能力。而 “大数据”时代的前提假设就是全部技术壁垒已然消除,人们最后要做的就是改变教育观念并将之付诸实施。如果一群十岁左右的小孩子有机会就生命的意义与最伟大的哲学大师进行对话,相信会比他们二十岁再深入探讨这个话题更有意义!同理,还有什么比让他们小时候就有机会接触类似人脑神经元记忆存储方式此类前沿研究更好的教育关怀呢?

二、高校校园边界相对消融化

•教育管理•“智慧校园”浪潮下的高教变革展望学校自从产生之日起,一个有形的边界便将学校微缩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象牙搭,其能直接影响的人群便限定在校园边界之内,容量有限。即便随着数字化时代远程在线教育技术的兴起,其因实时化同步化而大大拓展的影响力依然难以撼动传统的校园实体教育模式,究其原因仍是当前科技水平与理想需要之间差别依然巨大。但技术进步终将无限缩小差别,作为结果之一便是高校校园边界的消融。即虚拟教学取代实体教学,大学教育不再受任何地域限制。

1.学习手段的拓展是高校边界消融的内生动力

远程在线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教育技术的相继完善和推广,是现代教育走向大变革之路的标志性事件。远程在线初步解决了空间距离问题,虚拟现实则进一步改善了非实体教育的沉浸感、交互性、构想性等难题。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教育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拓展人类学习手段的过程。新技术的应用使得教育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效果更好,这使得教育的主受体均持续地发生深刻的变化。2012年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0C)在全球高校的爆发式崛起就是一个发人深省的信号——教育史上的 “一场数字海啸”(斯坦福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语)。当年,“在线大学”(Udacity)、“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教育平台”(edX)三大“慕课”平台竞相成立,如著名的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已经和普林斯顿、伯克利、杜克、香港理工等全世界30多所大学达成协议,通过其平台免费开放课程。如今这些学校的课程可以实现全球几十万人同步学习。[6]2013年,我国知名大学迅速跟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加盟“在线教育平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加盟“课程时代”。很难想象如此发展下去,世界名牌大学和名牌教授们会否很快带来可怕的兼并垄断浪潮,因为利用这似乎功能无限的新技术,任何一所大学理论上可以把自己的校园边界推进到地球的每个角落。所以从现在起,所有平庸的大学和平庸的教授们要小心了,现在不能走向卓越就可能意味着不远的将来走向消亡,因为高校边界的消融已在悄然发生。

2.教育的世俗化是高校边界消融的外部推力

传播文明、发展个体、研究学问是高校的三大职能,长期以来,高校坚守着自己相对超然于世俗社会的象牙塔,以尽可能远离名利纷争。但教育从生活化到世俗化的趋变压力始终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历史。从洛克的现实主义教育思想,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念,再到美国硅谷“产学研结合”模式的强大感召力,教育世俗化始终是教育发展绕不开的话题。象牙塔派相较世俗派有着天然的道德优势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但显而易见的是,世俗化派鲜有全面占优的时候。抛开道德是非争议不论,如果单从技术角度仔细分析杜威实用主义由盛转衰的十年史,科技准备不足也是一个明显的短板。这里又可以看成是实体与虚拟不能无缝对接招致失败的绝佳例子。让我们认真思考这样一对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关系:一方面我们同意,个体在实践探索中对智能发展是极有好处的(即便失败也是),但另一方面,实践探索失败导致的昂贵成本又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爱迪生据说在实验中失败了999次之后,终于在第1000次成功地发明了电灯。我们或许愿意承担一个爱迪生999次失败的成本,但我们愿意为每一个孩子支付同样的帐单吗?显然不会,因为现实世界里,资源总是稀缺的,我们没有可以随意浪费资源的资本。但在完美的虚拟工厂里如何呢?数据可以无限地损毁和重建,而成本却可以小到忽略不计。在将来的校企联合体里,这样的故事或许会一再出现:一帮小孩子在虚拟世界里学习并演练量子传感技术,顺手又鼓捣出了一件深受市场青睐的畅销品……

三、专业相对组合化

科学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是专业门类的急剧增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全国仅本科专业就有506种之多,如果算上研究生以上专业数量将更多。早在二十世纪初,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试图寻找到一个完美的理论,将整个宇宙统一起来,这看起来象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爱因斯坦之后,类似的“大统一理论”仍是科学精英们热情追逐的目标。这或许令人困惑,随着科技的持续发展,专业门类究竟会越分越多,还是逐渐相互简并呢?从现在来看,要得到一个明朗的答案尚不现实,但有迹象表明,当前的专业划分现状可能不能维持多久了。

1.“元能力”培养将打破专业固化

面对“大数据”时代之后的海量乃至超海量的知识流、信息流,每个个体最需要从教育中得到什么能力?据印度裔英国教育专家苏迦特•米特拉分析,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是学生用得到和必须学的:第一是阅读,第二是搜索,第三是辨别真伪。[7]苏迦特•米特拉的预测或许只是一家之言,但其逻辑预判上也并无明显不妥之处。而且,大多数教育学家们也会同意,不论在什么时代,高水平的元认知能力可能具有唯一可以令人立于不败之地的教育普世价值,那么在“大数据”时代个体在元认知发展过程中获得的各种基本通行能力——“元能力”自然会有其重大的价值。关于“元能力”的内涵可以再商榷,但毫无疑问的是,传统的专业格局一定不太可能还是原来的模样——当知识可以检索,物质可以被虚拟,统计、计算甚至推理可以有专业软件代劳,人类唯一独占性的优势还有什么呢?只有思想!所以在“元能力”大放异彩的时代,专业划分将相对显得没那么重要。

2.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订制化和专题化

所谓订制化,即完全个性化的课程组合。所谓专题化,即课程内容的动态化组合。订制化在专业固化打破的基础上实现多元重组,专题化则进一步打破课程固化并实现课程内容的优化重组。打破专业固化即便在今天也早已不是新鲜事。美国布朗大学现在就没有“分配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实行“自由的选修课程” ,学生拥有自由的同时也承担了设计自己的教学计划的责任。如果说布朗大学的“自由的选修课程”模式还多少有一点盲目的话,那么“大数据”时代的每个个体的选择肯定会清晰得多,因为每个人很可能从接受学校教育起便不断面临这样的选择。专业选择可以个性化,课程内容同样可以个性化,因为学习材料和研究材料无所不包,同一年龄段的人在同一时期接受同一类课程教育时,材料不同,内容不同,程度不同将是常态,影响选择的因素则可能是个人兴趣和个人天赋。

四、小结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未来学大师托夫勒便提出了“未来的教育”,预言在家上学、教育空间设计、面向未来的学校界限的消失将成为趋势。仅仅过去近半个世纪,托夫勒预言的科技基础——“大数据”、“智慧校园”等概念已轰然面世并形成建设热潮。教育的变革已不可避免,这些变革可能不是一夜间发生的,但显然已在路上,它的速度或许超不过人类的想象力,但结果却可能颠覆大多数人的预期。

参考文献:

[1]翟文彬,谭晶晶.高校智慧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华章,2013(20):185.

[2]郭晓科.大数据[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5.

[3]李国杰,程学旗.大数据研究:未来科技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领域[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2(6):647.

[4]黄鹤,马云鹏.美国理科教学中探究水平研究的特点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2(4):66-67.

[5]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3.

[6]徐玮.大数据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和挑战[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4.

[7]魏忠.教育革命的真正原因就是大数据[J].上海教育,2013(17):35.

(责任编辑刘第红)

猜你喜欢

智慧校园校园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B/S结构的学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智慧校园”浪潮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与设计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智能云教学系统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