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性研究
2014-09-01汪杰敏
汪杰敏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教育行业也在不断改革。以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突发公共事件不够重视。高校和社会必须重视突发公共事件,探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策略。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教育需要得到重视,建立起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本文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性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
由于大学中经常有学生聚集,是产生突发公共事件的频发场所。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没有概念,无法做到有效应对突发事件。汶川地震时,北京某高校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这类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且也没有考虑到遇到突发公共事件后的处理方法。高校将如何促进社会主义的安全建设,合理预防、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校园的稳定和谐,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事情。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及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高度关注的内容,2009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2009年工作要点》中说明,需要对学校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机制的完善,加强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安全稳定的社会建设体系,对大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薄弱环节进行改善,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公共危机意识进行提升。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视度不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的稳定,但大学生接受高校教育时,高校并没有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全面培养。学校将突发公共事件看作是学校的安保部门和高校管理工作,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实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防线。高校开展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计划中,没有纳入突发公共事件危机教育,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研究不够重视。因此,大学生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还比较陌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没有深入到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去。大学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培训和教育体系没有建成,缺乏规范性和法律性,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合法性将影响危机处理的操作方法。
部分高校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重要性,已经投入到教育中,但由于实施内容尚浅,多数属于松散型教育组织,教育人员的短缺、经费不足、理论性强但无实践演练等条件的缺失,使大学生不具备危机意识。如何培养大学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能力,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过程。
2.大学教育中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内容十分缺乏
大学生普遍缺乏危机意识及应对措施,没有自救、互救能力。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内容严重缺乏,不少大学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战略计划还停留在行政手段进行防范。若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法发挥作用。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有效性研究
1.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体系
要丰富教育内容,与时俱进地融入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体现民族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是爱国主义的核心,民族精神教育要得到不断地丰富,与现代信息融合。
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让学生清楚生命的价值与责任,珍惜生命。强化教育培训力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付诸行动,增强教育体制的时代性和实际应用性。针对社会上突发公共事件的增多,开设应急事件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安全避险等专业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应急能力及控制复杂局面的能力。
2.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突发公共事件的影响力、破坏力都将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各种消极情绪将会在校园内弥漫。如果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强,消极情绪扩散面更广。所以需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具有克服困难、克服恐惧、接受挑战等能力,大学教育需要进一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综上所述,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并不是某个部门、某个阶层所能控制的。大学校园中人流密集,若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没有很好的处理方式,后果将会非常严重。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课程并没有广泛普及,对大学教育中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内容也十分缺乏,所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教育体系,并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教育中应该重视的教育内容。
参考文献:
[1]韦帮得,李杨.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突发公共事件的抑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7(3):55-57.
[2]赵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困境与出路[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8(6):338.
[3]聂娟.应对突发性事件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4]刘瑞芳.思想政治教育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作用研究[D].银川:北方民族大学,2012.
[5]张英琦,张忠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现状与展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4,7(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