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高职就业繁荣看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4-09-01单洪伟,韩邦云,费琳琳
单洪伟,韩邦云,费琳琳
摘要:本文通过对高职毕业就业繁荣情况的分析,提出高职生就业繁荣背后的忧虑——高职毕业生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制定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以期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建设有所裨益。
关键词:高职教育;就业率;人才培养模式;创造力;持续发展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008-02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政策性扩张,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招生、就业规模不断壮大。随着毕业生规模的壮大,毕业生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但对于高职院校的毕业生而言,却有着另外一番天地,他们凭借自身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了就业市场上的宠儿。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5月发布的《2012-2013年度50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中高职院校占到了15席。据最新发布的《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为90.4%,仅次于“985”院校;56%的毕业生3年内有过职位晋升,高于本科毕业生的比例(52%)。
二、高职就业繁荣现象调研
从数字上看,高职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良好,毕业后职位升迁速度高,但实际情况又是怎么样的呢?2013年,我们对山东地区1000个高职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在就业率上,除去通过专升本进入本科院校的有23人,初次就业的有956人,其余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全部就业,就业率达到100%。在专业对口方面,去除专升本的23人,在剩余的977个毕业生中专业完全对口的只有432人,专业相对对口的有371人,自主创业的7人。专业完全不对口的有167人,数值基本上与本科生持平。从就业质量上来看,工作半年后,工资1500元以下的103人,2000元以下的220人,2500元以下的501人,明确表示工资在2500(含2500元)以上的只有97人。通过以上数据,我们不难看出,虽然高职毕业生就业率高,但对口率表现一般,就业质量较差。
三、高就业低质量的就业状况分析
课题组针对高就业低质量的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走访调查,发现产生这个状况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高职毕业生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毕业后普遍存在先找个工作挣钱,等有了好的就业机会再跳槽的观念,对就业质量的要求被放在了第二位。二是高职院校比较注重学生技能培养的,注重理论与技能的融会贯通。从实践技能的方面来讲,高职生明显强过本科生,从理论知识储备的方面来讲,高职生明显强过中职生。中间层面的技术和理论水平很受中小企业的欢迎,兼具了中职生技能和本科生理论的优势,从而导致高职生就业相对“容易”。事实上,在很多企业,特别是在中小型的民营企业,集体企业,当技能型人才紧缺时,不少高职生毕业生被当成中职生在“屈就”使用;而在本科毕业生用人成本普遍居高的环境下,在很多研发功能要求不是很高的机电设备,电子企业,不少高职生则被当成本科生在“高位”而“廉价”地使用。从这两个方面,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被明显地推高。但是,显而易见,“屈就”和“高位廉价”这两种状况都是极不正常的。
四、高就业低质量的就业状况原因反思
高就业低质量的就业状况引起教育研究者对高职教育功能与定位的反思。第一是人才的使用。毫无疑问,毕业生如何使用高职毕业生,学校肯定无法为企业做主,企业拥有对毕业生的最终的使用权。企业以逐利为特征,对他们来说,科学合理的使用人才是其企业能力的重要体现,因而我们完全不必为用人单位会糟蹋人才而担心,企业自会量入而出,量才而用,发挥人才的最大作用。第二就是人才的定位,不用考虑人才的使用,高职院校需要考虑的问题在人才的培养上,高职院校应该培养怎样的人才,什么样的人才才是企业需求的,只有高职院校明晰了人才培养的定位,才能通过人才定位来引导企业的“人才使用”。第三,那么最后剩下的问题就是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应如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总所周知,决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方案,所以必须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入手,既不要简单地排斥甚至鄙视技能型教育,认为是体力劳动,没有技术含量;也不要自以为是、看不到本科理论型教育的长处,而是应根据理实一体的多元智能教育理论,对学生进行多元教育,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技术与人文融通”。让有技能发展潜力的学生能有更多的技能训练机会,鼓励和支持其走技能成才的路子;而对于那些有创造潜力的学生,让他们能在专业技术的道路上有长远的发展。但是不管学生是走什么样的成才之路。学校都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以适应职业岗位迁移和终身职业发展的需求,让学生在日后的职业成长过程中能拥有和保持持久的“前进力”,具有以职业为本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制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注重以下几点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建设院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来一套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明晰定位。明晰专业定位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各专业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在广泛开展市场调研基础上,明确本专业的职业岗位面向,对接行业(企业)岗位,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明晰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职业调研。职业调研分析是重构和序化教学内容,突破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各专业要面向区域产业(行业),广泛开展针对职业岗位的职业能力调研,摸清岗位能力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分析职业任职要求,将生产领域工作任务在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转换为教学任务,构建基于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3.因材施教。贯彻“人人成才”的职业教育思想。针对高职生源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采用语言感知、实境训练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推进行动导向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成才。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分类开设人文、自然、社科、生活、技能等数量充足的选修课,推行学分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知识结构多样化。
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说,不论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教育的根本吸引力来自社会对培养人才的认可和满意程度,而满意程度从根本上讲来自于企业对毕业生质量的反馈,而反馈的优良则最终取决于人才培养质量。其中,毕业生在职场上的“前进力”,也就是持续发展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决定性指标。
参考文献:
[1]林海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5).
基金项目:2012山东省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编号2012632)课题主持人:韩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