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看“虐童”事件

2014-09-01唐芳丽,周义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爱的教育

唐芳丽,周义生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屡见不鲜。怎样预防和制止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已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情。本文统计了近五年来社会反映较大的“虐童”事件,以及近一年来人们所提出的建议,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对“虐童”事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虐童;爱的教育;裴斯泰洛齐

中图分类号:G6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06-02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的权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们大力提倡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个性的同时,幼儿园虐童事件却累见不鲜。怎样预防和制止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已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情。

一、近五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概况

笔者通查阅新浪网、凤凰网、腾讯网、红网、人民网、东南网、厦门网—厦门晚报、新闻晚报、大河网—大河报、今日早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教育频道、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各大网站报社和电台,发现从2009年1月到2013年9月,社会反映强烈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不完全统计共43件。其中2009年有4件,2010年有5件,2011年有10件,2012年有13件,2013年有11件。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虐童的方式真是千奇百怪。这些幼儿老师的行为真是恶劣。这让笔者反思,这些事件是媒体报道出来的,那么没有被报道出来的到底有多少呢?笔者的侄儿刚去幼儿园两天后,高烧不止。经细细盘问才知道是在幼儿园被关在厕所里,受到了惊吓。笔者的姐姐去幼儿园交学费时,正好碰到她儿子大热天里被罚站在走廊,满头大汗,老师拿着棍子站在旁边。一问才知道是不好好午睡。幼儿园老师还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对,那你可以把你的孩子送到其他幼儿园去。”可见“虐童”问题,已不是一个小问题了。

二、近年来对虐童事件提出的建议

在一桩桩虐童事件发生后,人们也开始探索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制止和更好地处理这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3年有关虐童事件的期刊文章就有200多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1.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对虐童事件的处理。绝大多数人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对虐童事件的处理。其中何剑提出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虐待儿童的行为更有效地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1]杨晓雨提出完善我国虐待罪的立法建议,以有效打击虐待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进而维护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

2.从教师角度探索虐童事件。主要从幼儿教师心理、师德、专业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靳婷婷提出解决办法:减轻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升社会地位,并利用多种支持途径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3]童芬妮提出针对当今出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下滑原因的分析,提出规范和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议,以对这一问题贡献绵薄之力。[4]张冯青提出可从政府加强监管,严把教师选聘质量关,做好教师职前培训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个方面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5]

3.从社会、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方面。有一些人提出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制。其中张飞霞提出从财政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6]另外,还有人从幼儿园管理方面,从儿童发展研究方面,从媒体报导方面进行了论述。面对“虐童”事件,社会的保障、法律的约束、幼儿园的管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都很重要,但我们不可忽视教育中的“爱”。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幼教工作中,总在强调幼儿教师的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技艺。缺少了培养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幼儿园孩子年龄小,他们在幼儿园受到“虐待”,回家往往不敢讲,只有等到事情进一步恶化,被家长发现。另外,幼儿记忆力不太好,在幼儿园受到虐待往往回家时又忘记了。只有教育中充满了“爱”,我们的幼儿老师心中充满“爱”。才能从根本上制止“虐童”的再次发生。

三、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看“虐童”事件

在外国教育史上有一位提倡并且身体力行“爱”的教育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让这些“虐童”的老师羞愧。

1.“爱”的教育不计较收益。裴斯泰洛齐于1774年在自己家乡庄园的地基兴办了一所孤儿院,收容50多名流浪儿童。耗尽自己的全部家财,将孤儿院开办了五年。他曾说,“为了使乞儿活得像人样,而我自己却变得像乞丐一样”。[8]这种不计较收益的“爱”的教育,让人佩服。如果幼儿园的教师仅仅因为幼儿园的工资太低而“虐童”,那么他的教育中就严重缺乏“爱”。教育工作者虽然不能完全不讲功利,但绝不能只讲功利;教育者应脱离名缰利锁的困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我们呼唤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多一份爱。

2.“爱”的教育不计较教育对象。裴斯泰洛齐指出“爱”的教育就是要对教育对象的真诚的、全身心的、无保留的关心与热爱。他所在的孤儿院,很多孤儿刚来时,大多数身体有缺陷,很多人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痒痛,或是衣衫褴褛,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惯于乞求、伪善和各种欺骗;另一些儿童被不幸的折磨交成猜疑、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情感。[8]即使是面对这样一群孩子,裴斯泰洛齐深信他的热情将如春天的太阳使冰冻的大地苏醒那样,迅速地改变我的孩子们的状况。[8]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出只有具有爱心,才能播撒“温暖的阳光”,而我们今天有些幼儿教师的教育恰恰是没有感情、没有爱心的教育。教育中缺乏了那种让人感到温暖的“爱”,代替而来的是冷漠的面孔和表情,甚至是虐待。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教师还在因为幼儿人数多、幼儿不听话、幼儿太好动、太吵闹而虐待幼儿,请想想你们的教育对象再吵再闹,也是一群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

3.“爱”的教育不计较劳动量。裴斯泰洛齐在他的孤儿院里,从早到晚,他一个人和孤儿们在一起。他用他的双手供给孤儿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说到,“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他们都忘却了外部世界和斯坦兹,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和我在一起,我是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分享着食物和饮料。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生病,我在他们身边;他们健康的时候,我也在他们身边。我最后一个睡觉,第一个起床。”[8]现阶段我们幼儿园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量确实大,但面对裴斯泰洛齐的工作量可能也是小巫见大巫。怎能因为工作量大而虐待幼儿呢!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正是因为有些幼儿教师心中缺乏“爱”,才会做出“虐童”的事情。如果我们的幼儿老师将工资低、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职业倦怠作为虐待儿童的理由,那么在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面前都将是借口。幼儿教师工资低、社会地位等问题都不是幼儿的原因引起的,而且虐待了幼儿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还是需要通过正规途径和方法解决。如果接受了这份工作,请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

参考文献:

[1]何剑.论“虐童”行为的刑法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2).

[2]杨晓雨.从虐童案看虐待罪的立法完[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2).

[3]靳婷婷.“虐童”现象所反映出的幼师心理健康问[J].教育观察,2012,(8).

[4]童芬妮,张苗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探讨及分析——由虐童案引发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5]张冯青.从“虐童”事件看私立园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观察,2012,(8).

[6]张飞霞.基于财政角度谈幼儿园虐童事件存在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7]章锡琛.张载集[C].北京:中华书局,1978.

[8]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唐芳丽,女,研究生,学前教育研究方向,工作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周义生,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工作于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屡见不鲜。怎样预防和制止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已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情。本文统计了近五年来社会反映较大的“虐童”事件,以及近一年来人们所提出的建议,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对“虐童”事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虐童;爱的教育;裴斯泰洛齐

中图分类号:G6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06-02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的权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们大力提倡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个性的同时,幼儿园虐童事件却累见不鲜。怎样预防和制止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已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情。

一、近五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概况

笔者通查阅新浪网、凤凰网、腾讯网、红网、人民网、东南网、厦门网—厦门晚报、新闻晚报、大河网—大河报、今日早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教育频道、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各大网站报社和电台,发现从2009年1月到2013年9月,社会反映强烈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不完全统计共43件。其中2009年有4件,2010年有5件,2011年有10件,2012年有13件,2013年有11件。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虐童的方式真是千奇百怪。这些幼儿老师的行为真是恶劣。这让笔者反思,这些事件是媒体报道出来的,那么没有被报道出来的到底有多少呢?笔者的侄儿刚去幼儿园两天后,高烧不止。经细细盘问才知道是在幼儿园被关在厕所里,受到了惊吓。笔者的姐姐去幼儿园交学费时,正好碰到她儿子大热天里被罚站在走廊,满头大汗,老师拿着棍子站在旁边。一问才知道是不好好午睡。幼儿园老师还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对,那你可以把你的孩子送到其他幼儿园去。”可见“虐童”问题,已不是一个小问题了。

二、近年来对虐童事件提出的建议

在一桩桩虐童事件发生后,人们也开始探索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制止和更好地处理这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3年有关虐童事件的期刊文章就有200多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1.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对虐童事件的处理。绝大多数人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对虐童事件的处理。其中何剑提出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虐待儿童的行为更有效地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1]杨晓雨提出完善我国虐待罪的立法建议,以有效打击虐待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进而维护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

2.从教师角度探索虐童事件。主要从幼儿教师心理、师德、专业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靳婷婷提出解决办法:减轻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升社会地位,并利用多种支持途径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3]童芬妮提出针对当今出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下滑原因的分析,提出规范和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议,以对这一问题贡献绵薄之力。[4]张冯青提出可从政府加强监管,严把教师选聘质量关,做好教师职前培训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个方面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5]

3.从社会、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方面。有一些人提出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制。其中张飞霞提出从财政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6]另外,还有人从幼儿园管理方面,从儿童发展研究方面,从媒体报导方面进行了论述。面对“虐童”事件,社会的保障、法律的约束、幼儿园的管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都很重要,但我们不可忽视教育中的“爱”。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幼教工作中,总在强调幼儿教师的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技艺。缺少了培养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幼儿园孩子年龄小,他们在幼儿园受到“虐待”,回家往往不敢讲,只有等到事情进一步恶化,被家长发现。另外,幼儿记忆力不太好,在幼儿园受到虐待往往回家时又忘记了。只有教育中充满了“爱”,我们的幼儿老师心中充满“爱”。才能从根本上制止“虐童”的再次发生。

三、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看“虐童”事件

在外国教育史上有一位提倡并且身体力行“爱”的教育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让这些“虐童”的老师羞愧。

1.“爱”的教育不计较收益。裴斯泰洛齐于1774年在自己家乡庄园的地基兴办了一所孤儿院,收容50多名流浪儿童。耗尽自己的全部家财,将孤儿院开办了五年。他曾说,“为了使乞儿活得像人样,而我自己却变得像乞丐一样”。[8]这种不计较收益的“爱”的教育,让人佩服。如果幼儿园的教师仅仅因为幼儿园的工资太低而“虐童”,那么他的教育中就严重缺乏“爱”。教育工作者虽然不能完全不讲功利,但绝不能只讲功利;教育者应脱离名缰利锁的困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我们呼唤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多一份爱。

2.“爱”的教育不计较教育对象。裴斯泰洛齐指出“爱”的教育就是要对教育对象的真诚的、全身心的、无保留的关心与热爱。他所在的孤儿院,很多孤儿刚来时,大多数身体有缺陷,很多人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痒痛,或是衣衫褴褛,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惯于乞求、伪善和各种欺骗;另一些儿童被不幸的折磨交成猜疑、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情感。[8]即使是面对这样一群孩子,裴斯泰洛齐深信他的热情将如春天的太阳使冰冻的大地苏醒那样,迅速地改变我的孩子们的状况。[8]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出只有具有爱心,才能播撒“温暖的阳光”,而我们今天有些幼儿教师的教育恰恰是没有感情、没有爱心的教育。教育中缺乏了那种让人感到温暖的“爱”,代替而来的是冷漠的面孔和表情,甚至是虐待。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教师还在因为幼儿人数多、幼儿不听话、幼儿太好动、太吵闹而虐待幼儿,请想想你们的教育对象再吵再闹,也是一群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

3.“爱”的教育不计较劳动量。裴斯泰洛齐在他的孤儿院里,从早到晚,他一个人和孤儿们在一起。他用他的双手供给孤儿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说到,“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他们都忘却了外部世界和斯坦兹,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和我在一起,我是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分享着食物和饮料。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生病,我在他们身边;他们健康的时候,我也在他们身边。我最后一个睡觉,第一个起床。”[8]现阶段我们幼儿园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量确实大,但面对裴斯泰洛齐的工作量可能也是小巫见大巫。怎能因为工作量大而虐待幼儿呢!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正是因为有些幼儿教师心中缺乏“爱”,才会做出“虐童”的事情。如果我们的幼儿老师将工资低、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职业倦怠作为虐待儿童的理由,那么在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面前都将是借口。幼儿教师工资低、社会地位等问题都不是幼儿的原因引起的,而且虐待了幼儿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还是需要通过正规途径和方法解决。如果接受了这份工作,请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

参考文献:

[1]何剑.论“虐童”行为的刑法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2).

[2]杨晓雨.从虐童案看虐待罪的立法完[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2).

[3]靳婷婷.“虐童”现象所反映出的幼师心理健康问[J].教育观察,2012,(8).

[4]童芬妮,张苗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探讨及分析——由虐童案引发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5]张冯青.从“虐童”事件看私立园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观察,2012,(8).

[6]张飞霞.基于财政角度谈幼儿园虐童事件存在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7]章锡琛.张载集[C].北京:中华书局,1978.

[8]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唐芳丽,女,研究生,学前教育研究方向,工作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周义生,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工作于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

摘要:近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屡见不鲜。怎样预防和制止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已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情。本文统计了近五年来社会反映较大的“虐童”事件,以及近一年来人们所提出的建议,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对“虐童”事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虐童;爱的教育;裴斯泰洛齐

中图分类号:G6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006-02

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儿童的权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我们大力提倡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发展儿童个性的同时,幼儿园虐童事件却累见不鲜。怎样预防和制止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已成为人们关心的大事情。

一、近五年来幼儿园虐童事件的概况

笔者通查阅新浪网、凤凰网、腾讯网、红网、人民网、东南网、厦门网—厦门晚报、新闻晚报、大河网—大河报、今日早报、羊城晚报、南方都市报、教育频道、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等各大网站报社和电台,发现从2009年1月到2013年9月,社会反映强烈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不完全统计共43件。其中2009年有4件,2010年有5件,2011年有10件,2012年有13件,2013年有11件。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园虐童的方式真是千奇百怪。这些幼儿老师的行为真是恶劣。这让笔者反思,这些事件是媒体报道出来的,那么没有被报道出来的到底有多少呢?笔者的侄儿刚去幼儿园两天后,高烧不止。经细细盘问才知道是在幼儿园被关在厕所里,受到了惊吓。笔者的姐姐去幼儿园交学费时,正好碰到她儿子大热天里被罚站在走廊,满头大汗,老师拿着棍子站在旁边。一问才知道是不好好午睡。幼儿园老师还振振有词地说:“如果你觉得这样的教育方式不对,那你可以把你的孩子送到其他幼儿园去。”可见“虐童”问题,已不是一个小问题了。

二、近年来对虐童事件提出的建议

在一桩桩虐童事件发生后,人们也开始探索发生这些事件的原因是什么,怎样预防、制止和更好地处理这些事件。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3年有关虐童事件的期刊文章就有200多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提出了建议。

1.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对虐童事件的处理。绝大多数人从法律角度探讨了对虐童事件的处理。其中何剑提出当务之急是尽快将虐待儿童的行为更有效地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1]杨晓雨提出完善我国虐待罪的立法建议,以有效打击虐待行为,最大限度地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进而维护社会和谐,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精神。[2]

2.从教师角度探索虐童事件。主要从幼儿教师心理、师德、专业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靳婷婷提出解决办法:减轻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提升社会地位,并利用多种支持途径促进幼儿教师心理健康。[3]童芬妮提出针对当今出现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下滑原因的分析,提出规范和培养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建议,以对这一问题贡献绵薄之力。[4]张冯青提出可从政府加强监管,严把教师选聘质量关,做好教师职前培训和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四个方面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5]

3.从社会、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方面。有一些人提出应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制。其中张飞霞提出从财政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6]另外,还有人从幼儿园管理方面,从儿童发展研究方面,从媒体报导方面进行了论述。面对“虐童”事件,社会的保障、法律的约束、幼儿园的管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都很重要,但我们不可忽视教育中的“爱”。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幼教工作中,总在强调幼儿教师的唱歌、跳舞、绘画等技能技艺。缺少了培养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爱。幼儿园孩子年龄小,他们在幼儿园受到“虐待”,回家往往不敢讲,只有等到事情进一步恶化,被家长发现。另外,幼儿记忆力不太好,在幼儿园受到虐待往往回家时又忘记了。只有教育中充满了“爱”,我们的幼儿老师心中充满“爱”。才能从根本上制止“虐童”的再次发生。

三、从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看“虐童”事件

在外国教育史上有一位提倡并且身体力行“爱”的教育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他的教育实践和理论让这些“虐童”的老师羞愧。

1.“爱”的教育不计较收益。裴斯泰洛齐于1774年在自己家乡庄园的地基兴办了一所孤儿院,收容50多名流浪儿童。耗尽自己的全部家财,将孤儿院开办了五年。他曾说,“为了使乞儿活得像人样,而我自己却变得像乞丐一样”。[8]这种不计较收益的“爱”的教育,让人佩服。如果幼儿园的教师仅仅因为幼儿园的工资太低而“虐童”,那么他的教育中就严重缺乏“爱”。教育工作者虽然不能完全不讲功利,但绝不能只讲功利;教育者应脱离名缰利锁的困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7]我们呼唤幼儿园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多一份爱。

2.“爱”的教育不计较教育对象。裴斯泰洛齐指出“爱”的教育就是要对教育对象的真诚的、全身心的、无保留的关心与热爱。他所在的孤儿院,很多孤儿刚来时,大多数身体有缺陷,很多人有慢性皮肤病,使他们步履不便,或是头上痒痛,或是衣衫褴褛,满身虱子。很多人骨瘦如柴,形容枯槁,目光无力;有的是不知羞耻,习惯于乞求、伪善和各种欺骗;另一些儿童被不幸的折磨交成猜疑、胆怯的人,完全缺乏情感。[8]即使是面对这样一群孩子,裴斯泰洛齐深信他的热情将如春天的太阳使冰冻的大地苏醒那样,迅速地改变我的孩子们的状况。[8]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出只有具有爱心,才能播撒“温暖的阳光”,而我们今天有些幼儿教师的教育恰恰是没有感情、没有爱心的教育。教育中缺乏了那种让人感到温暖的“爱”,代替而来的是冷漠的面孔和表情,甚至是虐待。如果我们的幼儿园教师还在因为幼儿人数多、幼儿不听话、幼儿太好动、太吵闹而虐待幼儿,请想想你们的教育对象再吵再闹,也是一群健康活泼、天真可爱的孩子。

3.“爱”的教育不计较劳动量。裴斯泰洛齐在他的孤儿院里,从早到晚,他一个人和孤儿们在一起。他用他的双手供给孤儿们身体和心灵的一切需要。他说到,“我们一同哭泣,一同欢笑。他们都忘却了外部世界和斯坦兹,他们只知道他们是和我在一起,我是和他们在一起。我们分享着食物和饮料。我没有家庭、没有朋友、也没有仆人,除了他们,什么都没有。他们生病,我在他们身边;他们健康的时候,我也在他们身边。我最后一个睡觉,第一个起床。”[8]现阶段我们幼儿园绝大多数教师的工作量确实大,但面对裴斯泰洛齐的工作量可能也是小巫见大巫。怎能因为工作量大而虐待幼儿呢!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正是因为有些幼儿教师心中缺乏“爱”,才会做出“虐童”的事情。如果我们的幼儿老师将工资低、工作量大、社会地位低、职业倦怠作为虐待儿童的理由,那么在裴斯泰洛齐“爱”的教育面前都将是借口。幼儿教师工资低、社会地位等问题都不是幼儿的原因引起的,而且虐待了幼儿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还是需要通过正规途径和方法解决。如果接受了这份工作,请在工作中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爱。

参考文献:

[1]何剑.论“虐童”行为的刑法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2).

[2]杨晓雨.从虐童案看虐待罪的立法完[J].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2).

[3]靳婷婷.“虐童”现象所反映出的幼师心理健康问[J].教育观察,2012,(8).

[4]童芬妮,张苗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素质问题的探讨及分析——由虐童案引发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5]张冯青.从“虐童”事件看私立园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观察,2012,(8).

[6]张飞霞.基于财政角度谈幼儿园虐童事件存在的原因及对策[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7]章锡琛.张载集[C].北京:中华书局,1978.

[8]杨汉麟,周采.外国幼儿教育史[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唐芳丽,女,研究生,学前教育研究方向,工作于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周义生,研究生,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方向,工作于上海开放大学崇明分校。

猜你喜欢

爱的教育
理解与尊重,写就幼儿教育中“爱”的诗篇
教师职业道德培养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中“爱”的浅析
爱在字里行间
亲子教育中如何进行爱的教育
爱满天下,撑起爱的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