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2014-09-01许慧芳

教育教学论坛 2014年16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大学生

许慧芳

摘要:受到社会竞争不断加强、学习和就业压力的增大、感情波折和经济困难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时有发生,心理危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个体发展和学校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危机。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密切关注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6-0272-02

一、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

第一,学生家庭成长环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一般来讲,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争斗;虐待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伤害别人;支配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依赖;干涉中长大的孩子,被动和胆怯;娇宠中长大的孩子,学会了任性;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第二,不适应大学生活环境。同宿舍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家里娇宠者,各自个性不能相互容纳由此发生矛盾冲突,日积月累却又不敢表达。因为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最多。第三,不适应大学学习环境。某些学生上高中时考大学的目标非常明确,上大学后突然失去了目标,心中茫然。有一种失落感。第四,性行为问题。一类学生是过于封闭自我导致性压抑;另一类学生是过于开放,随便发生性关系之后又非常后悔自责。第五,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学生和家长的就业观念滞后,往往一心要找很理想的工作岗位,如果单位与理想岗位差距大,就会有很大的失落感。第六,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都会对那些贫困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二、密切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危机表现状态

心理危机表现状态。①有强烈的孤寂感,同时又存在互相矛盾的另一种心理,喜欢独居,缺乏归属感。②很容易流露出挫折和失望心态,失落感强。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丧失兴趣。③有自责、自卑心理,经常为良心的折磨而烦恼。④人际关系不好,很内向,缺乏与身边的人正常交流的能力。比如说轻生的心理危机。如语言方面预兆。当事人会把想死的念头跟周围的人用语言表达和诉说或者在信件、绘画和乱涂乱画中的只言片字中表现出来,把自己想死的念头对周围的人说或者谨慎地暗示。此外还存在情绪预兆。如果他们情绪突然变得不稳定,甚至非常奇怪,感觉变了个人似的,就要对他们仔细观察。另外,还存在着一种行为预兆。比如没有任何理由地赠送礼物或把平时好友送的礼物还给好友、突然收拾东西向关系亲密的人道谢、无故缺课甚至出走、自残等。身体预兆。

三、建立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预防体系

一是建立任课教师摸底制度。我院大一每个班都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大学生人文素质》课程,每个科任老师在开展大学生一年的心理健康这个项目时除了给学生讲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常识外,可以让学生完成心理健康的自我分析报告。从学生交上去的分析报告中可以发现各班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情况,通过一对一的谈心、交流、疏导等可以帮助这些学生解除心理危机。二是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培训制度。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组织分批对各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宿舍管理员、保卫人员、各班心理辅导员及学生会主要干部、社团负责人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培训。三是公布应急求助信息。通过开设课程、举办讲座、发放资料、网络专题咨询等指导学生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了解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人有何表现,如何进行干预,公布心理求助热线电话、校医院急救电话、辅导员电话等。四是建立并健全大学生心理档案。通过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量,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掌握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关注有严重生理和心理疾病以及有自杀倾向的学生,以及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突然打击和受到意外刺激的学生。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采取重点辅导、专人管理、及时矫治的措施。五是建立大学生心理与行为问题应急处理机制。对自伤、自杀(或自杀倾向)者立即送医院救治或进行监护,并报告上级负责人。由当事人亲近的人员或指定专门人员进行心理救护,稳定和疏导情绪;帮助危机当事人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向危机当事人提供应对机制并与其共同制定缓解危机的行动步骤,注意危机后期的安全保护和心理康复工作,防止意外再次发生。六是建立和强化大学生心理辅导制度。提高心理辅导质量,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营建良好的心理文化环境,让心理有危机的学生,一能逐步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二能逐步具有健全的统一人格(所言、所思、所想、所做协调);三能逐步具有开朗轻松的心境(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虚而不卑下,自尊自重);四能逐步具有坚强的个人意志(行为上具有较高的自觉性、自制力和果断性、顽强性);五能逐步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六能逐步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七能逐步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当然对从事这项工作的队伍而言心理危机干预的主力是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师,但教师、管理者、同学、家长、社会工作者也都是危机干预队伍中的重要成员。从危机干预的体系建构来讲,仅仅依靠某个部门——如危机干预或心理咨询中心常常难以做到有效干预,它需要学校不同部门、机构的相互配合。这些部门和机构包括学生处、校医院、保卫处、院系学生工作委员会、辅导员、学生会等。

四、缓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途径

1.正确看待压力、挫折和危机。首先压力、挫折和危机都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一生困难、挫折和危机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是逢时俱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客观存在的这些情境,我们应该承认它,怨天尤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其次,压力、挫折和危机又是辩证的。它们对人既是刺激、威胁,也是挑战。从积极的意义上看,适度的压力、挫折是维系正常心理功能的条件,有助于人们适应环境、提高能力,同时也有助于认识自身的长处与短处。而危机能激发潜能,并能够发挥到极至。危机的克服能使人在增长人生经历的同时提高自信心,使人生变得丰富而充实。

2.争取社会支持。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大学生应该努力争取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拥有家庭的亲情和朋友、邻居的友情,拓展的网络包括同伴、同乡、同学、团体等。想要在人际交往中学会与他人协调合作,建议他们一是学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他人负责;二是对人不苛求。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欣赏他人的成功;三是不嫉妒人。比自己强的人没资格去嫉妒比自己弱的人,要不屑于嫉妒;四是主动关怀并帮助他人,从中营造互助互利的氛围,体味人生的价值。五是当面临自身难于应付的困难、挫折时,应主动寻求、善于利用并乐于接受他人所提供的社会支持,包括工具性的和情感性的支持。

3.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调节能力的核心是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一是以“真实的我”的面目出现,有适度的自信,不矫揉造作。二是对自我有明晰地认知评估,并以肯定的态度接纳自己,既能接纳自己的长处,也能接纳自己的短处乃至缺陷。那么怎样才能营造积极的自我概念呢?主要途径是从事实践活动并力争获得成功。成功可增强人的自我效能感、价值感,从而提高自信心。不仅如此,其还是医治抑郁症、焦虑症的良药。

密切关注大学生心理危机是每个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我们一定要本着“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立足教育,重在预防”的工作理念,努力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的大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心理危机表现以及应对策略浅析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