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级护士应急能力院内特岗轮训方法探讨

2014-08-31董西莲郑秀萍仇建华

护理研究 2014年3期
关键词:危重病应急护士

董西莲,郑秀萍,仇建华

三级护士是指进院后在内科系统和外科系统经过2年~4年规范化培训,护理部及护理站综合考试合格后定科的护理人员。护士应急能力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敏锐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能正确分析、判断,用熟练的技能技巧,沉着果断地配合抢救和护理的能力[1]。我院是一所地市级三级甲等医院,近年来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学科建设的发展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实际住院人数增加了1倍,其中急危重症病人、合并症病人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病人日益增长的需求,我院实行全院护理站床位共享,这对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三级护士虽经过规范化培训,但经验不足、应急能力弱,临床普通科室抢救病人的机会又少,因此急救技术不熟练,在面对不同病种病人病情变化时,不能及时发现并快速、有效的应对,且存在胆怯、焦虑心理,使抢救配合忙乱无序,严重影响急救工作质量。为提高三级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我院于2011年制定并实行了三级护士特岗轮训制度,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各临床普通科室的三级护士90人。其中本科46人,专科43人,中专1人;护师53人,护士37人,平均年龄27.1岁。

1.2 方法

1.2.1 培训方法

1.2.1.1 培训科室 一般重症监护室(ICU)、急诊室、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

1.2.1.2 带教老师 选拔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带教经验并取得专科护士认证的护师及以上护理人员作为带教老师。

1.2.1.3 培训时间 每批每个科室接收7人或8人,培训期为6个月。

1.2.1.4 培训内容 ①急救理论知识:血流动力学监测,心电图及心律失常的识别,血气分析的测定方法及结果分析,气管插管及各种管路的护理,专科新理论、新技术等护理进展。②急救技能:经口、鼻电动吸痰技术,心肺复苏术,电除颤技术,呼吸机应用及心电监护技术,微量注射泵的使用等。③护理病人的能力:病情观察、应急处理能力、抢救配合能力、管理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等。④各类监护仪及抢救仪器的使用、故障排除及维护能力。

1.2.1.5 培训方法 ICU、CCU、急诊科根据本专业特点制订相应专科培训计划,专人负责,一对一带教。采用理论授课 、床旁查房、随机教学等方法进行培训。①理论授课:按照计划每周进行一项理论、一项技能培训。每次上课前让护士观看感恩小短片或激励学习的内容,调动大家主动学习的兴趣,随后开始授课,在授课过程中重点内容适时停顿或提问,得到反馈后再决定进度或者重复讲解。②床旁查房:带教老师每天按照护理程序、依据危重病人管理标准查看病人,现场护理,要求轮转护士每个月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1份护理案例分析,独立完成1份护理病历,培养护士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③随机教学:管理病人过程中要求轮岗者碰到问题,随时找到带教老师,现场指导工作。强调实际与理论相结合的关联性,并教会查阅资料以指导临床。④培训考核:本着培训什么考什么,考用结合的原则,根据培训情况采取笔答、操作、口答、实际工作考核、护理病历书写等形式。考核标准采取百分制,总成绩>85分为优秀 ,8 0分 ~8 5分 为 良 好 ,<8 0分 不合格。

1.2.2 评价方法 ①自评:三级护士采用自我测评方法对培训前后自我应急综合能力进行评价。②他评:由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共同现场对三级护士培训前后实地抢救病人的应急综合能力进行考评。其中病情观察能力满分30分,应急处理能力满分30分,使用急救仪器技能满分30分,管理危重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满分10分。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直至培训合格。③问卷调查:采用问卷形式,由护士长随机抽取临床科室医生及病人各5人对三级护士培训前后的工作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三级护士应急综合能力自评成绩比较(见表1)

2.2 培训前后三级护士应急综合能力他评成绩比较(见表2)

2.3 培训前后三级护士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比较(见表3)

2.4 培训前后医生及住院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比较(见表4)

3 讨论

3.1 提高了三级护士的综合应急能力三级护士年资较低,处于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结合的磨合期[2]。单独值班时,独立面对紧急情况常会显得紧张慌乱,不能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及处理。ICU、CCU、急诊科急危重病人集中,病情复杂而且变化快,各种抢救仪器设备集中,通过轮岗,三级护士有更多的机会参加各种危重病人的抢救,将所学知识综合应用。熟知特岗工作流程及急诊急症处理流程,掌握急救技术、复苏技术和监护技术,具备按流程对病人实施功能监护和整体护理的能力,增强了急救意识,提高了全院危重症病人的整体护理水平。尤其在病情观察能力、应急处理能力、使用急救仪器技能及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方面较培训前明显提高。

表1 培训前后三级护士应急综合能力自评成绩比较() 分

表1 培训前后三级护士应急综合能力自评成绩比较() 分

时间 病情观察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使用急救仪器技能 管理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培训前21.90±4.59 21.10±4.44 20.60±4.85 6.50±1.58培训后 26.80±3.14 27.00±3.21 27.50±3.00 8.81±1.07 t值 -10.67 -10.88 -8.56 -13.76 P <0.01 <0.01 <0.01 <0.01

表2 培训前后三级护士应急综合能力他评成绩比较() 分

表2 培训前后三级护士应急综合能力他评成绩比较() 分

时间 病情观察能力 应急处理能力 使用急救仪器技能 管理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培训前22.60±3.02 22.70±2.99 22.70±3.08 5.40±1.32培训后 27.50±2.87 27.60±2.18 27.50±2.38 7.79±1.28 t值 -5.85 -6.47 -6.09 -10.58 P值 <0.01 <0.01 <0.01 <0.01

表3 培训前后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比较() 分

表3 培训前后急救理论、急救技能、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比较() 分

时间 理论成绩 操作成绩 危重护理记录书写能力培训前82.60±3.02 84.31±3.30 80.25±4.50培训后 95.50±2.87 95.64±4.10 90.24±3.10 t值 -8.85 -8.98 -7.06 P<0.01 <0.01 <0.01

表4 培训前后医生及住院病人满意度比较

3.2 提高了护士管理急危重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中对自己某种行为能力的自信程度[3]。即在面临具体任务时,是否相信自己或在多大程度上相信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该任务。通过轮岗培训拓宽了护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急救技能,增强了自信心,减轻了管理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压力,使护士能够沉着果断地应对各种紧急事件。培训后三级护士管理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明显高于培训前。

3.3 提高了医生、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培训提高了医护合作的默契,护士操作熟练、有序,实施抢救措施及时、到位,有时甚至能适时提醒医生的不足之处,使抢救成功率提高,提高了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通过医护配合,加强了医护间的理解和沟通,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培训的细化使护士在不同情境下能很快进入角色,明确分工,操作熟练、提高了抢救成功率[3,4],使病人及家属对治疗有信心,对医护人员更加信任,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培训后医生及病人满意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

3.4 减轻了医院的经费负担 通过对三级护士院内应急能力的培养,可以减少因外派进修学习而花费的培训经费,同时使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技术操作更加熟练、规范,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培训后的护士通过参与抢救和护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完成了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蜕变,回到原科室后因拥有娴熟的技能和丰富的知识,获得同行的认可,更加激发了学习热情,能够进行知识、技能传授,达到知识共享,同时将培训科室的好经验、好作风带回本科室,达到以点带面、共同提高的双重效应。

4 小结

针对我院三级护士应急能力存在的不足,采取院内培训的方法,进行有的放矢地培养和训练,有效提高了三级护士的应急综合能力,提高了护士自我效能感及管理急危重症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了医生、病人满意度,减轻了医院的经费负担。院内培训增强了三级护士的自我学习意识,同时带教老师既有动力也有压力,无形的鞭策使带教老师必须不断学习以充实自己,才能胜任教师角色,以教促学,以学致用,达到教学双赢,满足了护理事业发展和个人专业成长两方面的需要。

[1] 吴益芬.护士应急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0):1890-1891.

[2] 谭丽萍,蒋银芬.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评估及提高途径[J].护理管理杂志,2008,8(9):1561-1562.

[3] 周艳,刘晓丹,刘淑香.自我效能感在护理技术教学中的作用及增强策略[J].护理管理杂志,2006,6(4):24-25.

[4] 史珣瑜,刘鑫,江玲玲.低年资护士在抢救过程中医护配合能力培训的探讨[J].医药前沿,2012,29:245-246.

猜你喜欢

危重病应急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最美护士
小切口扩张后气管前壁穿刺切开术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与探讨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和转运工作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