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感性在《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
2014-08-30崔薇
崔薇
摘要:理性与感性在文学作品中时有出现,显示出人类成长的轨迹,启迪人类的思想也为文学舞台增添色彩。《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小说中作者展示了两位性格迥异的女性——充满理性的米莉安和富于感性的莫瑞尔夫人。本文探讨了理性与感性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的体现,主要分析了两位女性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她们悲剧的结局的原因。
关键词:理性;感性;《儿子与情人》
一、理性与感性的辩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理性”是相对于“感性”而言的,两者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低级阶段,是指感觉、知觉和表象等直观形式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抽象形式的认识。感性认识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是由感性认识发展而来的,它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与人的感官相联系,而理性认识则与人的思维相联系。
在西方文化中,关于理性与感性的认识最深刻也最难懂的大约是海德格尔,最精辟又最通俗的则是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理性定义就是自我。具体地说,就是:人人皆有本我,所谓本我,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天性、本能、七情六欲或感情,满足它们便是人生的根本动力。一个人,无论他生活在什么时代、什么文化或体制的社会,打着什么样的阶级或阶层的烙印,具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归根结底都离不开这一根本动力。而卡西尔深刻地认识到,“理性”已经不是一个仅仅标志近代认识历程的特殊概念,而是已经演变成(或者本来就是)包括18世纪在内的整个传统思想的汇聚点和中心,它表达了人类几千年所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一切,表达了人类所能取得的一切成就。
理性就是行为控制情绪,当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是以合理和恰当为标准,不流露感情色彩的时候,就称为理性,理性的关键就是不会感情用事,不会冲动和幼稚。感性就是说做事情以主观意识为主,情绪控制行为,当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是由心情决定的时候,就是感性,感性的人情绪多变,做事缺乏定力。
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家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中向人们展示了两个性格迥异的女性,充满理性的米莉安和富于感性的莫瑞尔夫人,以下我们将从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分析一下她俩的性格特点。
二、米莉安的理性理性是指“人的意识和思维”,作为主体的人,是有意识、能思维的存在物,在人的精神中,存在着概念、推理等理性因素和理性活动,这些理性因素和理性活动都表现为有目的有意识的,并遵循着一定的逻辑规则和逻辑程序而进行的自觉过程。
在小说《儿子与情人》中,作者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把青年主人公保罗和他的初恋女友米莉安的爱情设立为整个小说的核心部分,米莉安是一个害羞、美丽和超凡脱俗的女孩,受严格的宗教观念的影响,追求自我的价值和尊严,只相信精神恋爱。在他们交往之初,米莉安对保罗有些冷淡,因为她是个农民的女儿,生活在一个男权重压下的社会,她唯恐保罗会轻视她。因此,她需要尊严,她想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期盼,这使她变得好思考,时而敏感、时而浪漫,她向往着有一位骑士能拯救她脱离苦海。
作者用大量的文笔,描绘了她那种神秘叵测的气质:“这个女孩子内心充满罗曼蒂克的幻想、她想象着到处都有沃尔特·司各特笔下的女主人公。受到头戴钢盔或帽簪羽毛的男子的爱慕,而她就是一位公主般的人物,后来沦落为一个牧猪女。而她见到得多少有点像沃尔特·司各特笔下的男主人公的保罗时有点害怕,保罗既会画画,又会说法语,还懂代数,每天乘火车去诺丁汉。她害怕保罗也把她看做是个牧猪女,看不出她自身内在的那种公主气质,因此她总是冷淡地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个理性的思维一般都表现为:如果我要做某事,那要选择一个可行的方法。而所谓“可行”,就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理性具备有效地选择手段的能力;理性能够协调个人和社会生活;理性把探求知识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目标。米莉安就是这样的人,米莉安不屑于自己低下的地位,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她认定学习能让她出人头地,因此她请求保罗教她代数,她还常去保罗家学法语,他俩还一起读巴尔扎克的作品,写文章来提高自己的修养,她忘我地学习,这也是她独特的、充满理性的一面,作者描述道:“她不可能靠地位和财富成为一名公主,因此她疯狂地学习,想籍此来出人头地。因为她与众不同,不该与平庸之辈一起被别人忽视。学习则是她所寻求的出人头地的唯一方法。”
理性让人智慧。真正支配一个人一切言行的重要标准是理性而非感性。在某些环境与场合下,我们可以尽情自然体现感性的一面,但我们无法否认在感性的同时,必须以理性作为先导与基础。理性存在表现力,有时可让人在感性体现时更有血有肉,更丰富而精彩。人类的欲望是花样繁多千奇百怪的。但是由于客观规律的存在,有些欲望是可实现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可实现的。而理性表现为遵循规律,人又表现为充满欲望,于是理性人就表现为压抑欲望。因为理性能够改变人们的概念,并进而改变人的情感。
米莉安理性的光辉还表现在她的爱情观上,她信奉上帝,她以自己的方式深爱着保罗,她追求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只想在精神上拥有保罗,由于从小受到维多利亚时期的贞操观的影响,因此,两人极力回避身体接触,作者也用了一些笔触来描述他们的精神之恋:“他和米莉安俩人都不会承认他们之间滋生了爱情。他认为自己很稳重不至于如此多情,而她则认为自己非常高尚。他们俩都成熟得很晚,而且心理方面比体力还要晚熟得多。”“也许因为各个农场都不断碰到牲畜繁殖的事,米莉安对这类事更加敏感。即使听到别人对两性关系的稍微暗示,她就心跳加速,并十分厌恶。保罗亦步亦趋地跟着她。他们之间的亲密完全是纯洁的感情。在他们面前连母马怀孕的话都从来不提。”
三、莫瑞尔夫人的感性人的情感是多样而丰富的,悲喜欢愁、苦乐泪笑的瞬间体现,它不需要做作也不需要装饰,真实而自然地存在于我们的每一缕表情里。
保罗的母亲莫瑞尔夫人是一个充满感性的人物,在她的世界里感性胜于理性。19世纪的英国社会被划分成了三种阶级:上流社会、中产阶级和平民阶层,不同阶层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目标,受到的待遇是不同的。保罗的父母莫瑞尔夫妇就来自于不同的社会阶层,莫瑞尔先生是一位矿工,满口粗话,而莫瑞尔夫人出身中产阶级,受过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说一口标准的上流社会英语。莫瑞尔夫妇之间的落差导致了他们之间爱情的失落,丈夫开始酗酒和家暴,妻子倍感孤独。由于对丈夫的绝望,莫瑞尔夫人把自己的感情、爱情和精神寄托转向了她的大儿子威廉。她坚决打破丈夫希望威廉去当矿工的想法,相反她给威廉良好的教育,威廉也逐渐成为一位前程远大的年轻才俊。威廉的才华引来了不少女孩的追求,这让莫瑞尔夫人烦恼不已,她的“恋子情结”慢慢凸显,作者描写道:“有时,当她俯身站在洗衣盆边时,又想起儿子的事来,仿佛看见儿子娶了一个挥霍无度优雅漂亮的妻子,挣那几个钱,在郊区一间小屋子里苦苦地过着日子。‘唉,她对自己说,‘我就像一个傻子——自寻烦恼。尽管这样,她心底的那块忧虑始终伴随着她,害怕威廉自作主张干错了事。”
放眼世界,人的天性、本能、七情六欲或感情千差万别,秉性各异,人各有志。然而,人偏又是脱离了社会便无法生存的社会性动物,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如果人人皆按照自己的秉性和志趣率性而为,社会生活便乱了套。这就意味着人人皆不得不在本我与超我或“性”与“体”的夹缝中生存。
当莫瑞尔夫人知道威廉有女朋友时,她便开始吃醋,说这女孩的一些坏话,在给儿子的信中,莫瑞尔夫人写道:“可是,孩子,你想过没有,一个女孩子第一次给她男朋友一张这样的相片寄给他母亲,品位会高吗?当然,像你说的一样,她的肩膀很美丽,但我根本没料到第一眼就看到露出这么多。”“孩子,记住你可要自己把握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事再比一个没有前途的婚姻更糟糕了。我的婚姻已经够糟糕了,天知道我应该给你一些教训,可也说不准,也许你的婚姻要比我的还要糟糕许多倍。”可是威廉没能等到结婚就病逝了,这给莫瑞尔夫人是一个重击:“葬礼后,莫瑞尔太太不再像过去一样谈论生活,不再对生活充满希望,谁劝她也没用,她不和任何人交谈。在回家的火车上,她就自言自语:‘如果死的是我就好了!”
威廉死后,莫瑞尔夫人又把她那扭曲的母爱转移到了小儿子保罗身上,对于保罗的两次恋爱,莫瑞尔夫人总是妒忌不已,特别是对米莉安仇恨有加:“莫瑞尔太太恨她把她的儿子变成这样。她看着保罗变得急躁、自负、郁郁寡欢,就把这些都推到米莉安身上。”更加不幸的是,莫瑞尔夫人的喜怒哀乐能左右保罗,使他陷入困境。他和别的女人恋爱时,灵魂会被莫瑞尔夫人控制着,感到左右为难,无法获得自由。而莫瑞尔夫人在精神上与丈夫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只能从儿子身上寻找情感的慰藉,而这种努力又常常被保罗身边的女人所挫败,而与儿子,尤其是与二儿子保罗之间的情结,那种纠结的灵魂上的争斗给莫瑞尔夫人带来了无法愈合的创伤,最后,莫瑞尔夫人郁郁寡欢,得了不治之症,心理和生理衰竭,离开了人世。
四、结语威廉和莫瑞尔夫人的死以及保罗最后精神的颓废让读者充分领略了作者批判现实的理性光芒,作者一方面把现实生活残酷地活生生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又为小说人物洒下了同情的眼泪,刻画出生活的本质和实质内涵,让读者用清醒的目光,发现生活的底蕴。由此可见作者是赞美理性而贬低感性的,也许在现实当中和在小说世界里一样,理性是先导和基础,让人智慧,是真正支配一个人一切言行的重要标准。感性让我们发现生活的表面色彩,而理性却让我们感知生活的本质。感性可以让我们多梦,而理性却又使我们对梦有真实的认识。
参考文献:
(美)迪奈尔丁·斯奈德.劳伦斯的觉悟:一个智者的传记文学〖=M〗.陈德民译.劳伦斯:堪萨斯大学出版社,1981.
(英)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M〗.许先贵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