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抓手”,打造优质语文课堂

2014-08-30刘康

教师·中 2014年8期
关键词:抓手诵读

刘康

关于怎样打造高中语文优质课堂,我认为,应找准“抓手”。好的“抓手”,就是能拎起整堂课的“好线头”——好的教学切入点。它如木偶提线,一线在手,指挥如意,教学流程自然如行云流水,顺畅无阻。为此,笔者就以《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为例,从“抓手”的角度来探究打造高中语文优质课堂的相关策略。

一、抓“文体”,从“饱含深情的檄文”的角度切入在《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中,笔者不无遗憾地看到许多老师要么仅仅把本文当做一般散文;要么把本文当做一般悼词。而事实上,本文是一篇“特异”的鲁迅杂文。不要说和一般的散文和悼词相比它很独特,即便是在鲁迅杂文中也显得很“另类”。因为一般的鲁迅杂文,以犀利的讽刺为主,抒情之作寥寥可数,而本文恰好是鲁迅杂文中难得一见的抒情之作。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饱含深情的檄文”的角度,以“文体”为“抓手”去切入和挖掘,进而体味流露在字里行间的作者深邃的“悲愤”的情感。

二、抓“关键词句”,品足课文语言的真味经典文章的关键词句往往具有释疑解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同时还关涉作者的情感、作品主人公的情感、作品的思想主题乃至读者的感受。由于“防人之口甚于防川”的高压钳制和个人独特的语言风格,《记念刘和珍君》的语言精练含蓄而又沉郁隐晦。所以,在本文的阅读教学中,应通过咬文嚼字,对难句进行索解和对意蕴深厚的词句进行品味,从而品足语言的真味。

一方面,对难句进行细致、深入的索解,明白它的真正含义。比如对“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等难句需要联系本文的写作动机以及写作背景,同时参考有关资料来释疑破难。

另一方面,对本文的关键词句用心品味。要想让学生有效地咬文嚼字,就必须以“关键词句”为“抓手”,从文章的思想脉络上着眼,紧扣课文语境和作者写作时的情感态度,细读文本,从而品味文意,品味情感等:①揣摩能“拎起全文”的关键词。比如,可抓住“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句中的关键词“必要”来拎起全文。②揣摩“这”“它们”等词语指代的内容。③揣摩“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概念的内容。④体会“伟绩”“武功”等词语的表达效果、情味、色彩等附加意义。

三、抓“诵读”,非诵读不能尽其哀愤诵读,就是将语言文字一句一句地“在舌头上滚将下去”(朱光潜语),“吐纳在人类的唇上”(梭罗语),就是用你的声音把无声的符号变成有声的语言,去“复活”作者的声音以及他的声音中所要表达的一切。那么,作为一篇情感喷发、意蕴丰厚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的教学更应加强诵读。因为只有通过诵读,学生才不会觉得本文艰深难懂;才能让鲁迅凝练沉郁、抑扬交替、曲折缠绕、翻旋回荡的文字,在他们心中留下巨大的回响;才能让作者“悲愤”的情感直抵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受到强烈的感染和震撼。因此,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另辟蹊径,以“诵读”为“抓手”取代教师费力而寡效的讲解。力图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让学生有如亲临历史场景,进入情绪氛围;让学生通过抑扬顿挫、长短疾徐的反复的吟咏诵读,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语言,读出文章的韵味,品出文中蕴涵的深层含义,深味独特卓异的鲁迅语境,体味作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曲折盘旋、欲吐还吞的深邃情感,进而从感知鲁迅、接受鲁迅到走近鲁迅、亲近鲁迅,重建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从而打造优质的语文课堂。

比如“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这一开头绝不只是对追悼时间、地点、对象的客观叙述,它同时营造出了几乎令人窒息的沉闷氛围。在教学时,只有通过诵读,用低缓、沉重的语调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

总之,阅读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科学合理地研读文本,可以从“文体”“关键词句”“诵读”等角度切入和挖掘,激发学生的阅读、探究的乐趣,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从而打造优质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孙绍振.杂文式抒情:在曲折的逻辑中深化——读《记念刘和珍君》.语文建设,2010(3).

代春芹.重拾文体知识正当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5).

杨建华.切入点·语言场·生成性——优质语文课堂三要素.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2012(3).

廖海燕.选准切入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5).endprint

猜你喜欢

抓手诵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性学习的四个抓手
冯“虚”御文,尽“虚”其能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